小班小刺蝟運果子教案範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小刺蝟運果子教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願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感知多、少的概念。
3、嘗試用增加物體或者減少物體的方式使兩組物體的數量一樣多。
活動重點:
願意參加數學活動,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感知多、少的概念。
活動難點:
嘗試用增加物體或者減少物體的`方式使兩組物體的數量一樣多。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小刺蝟摘果子的情境匯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許多果子都熟了。今天小刺蝟就要去果園摘果子了,我們看看它都收穫了哪些果子?(教師說完出示第2張ppt)
二、出示ppt第3-4張,引導幼兒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兩組果子數量的多少。
1、教師出示第三張ppt,引導幼兒比較蘋果和梨的數量,引出“一一對應”的概念。
教師:這麼多的果子堆在一起,我們怎麼知道哪種果子的數量多呢?於是,小刺蝟把所有果子摘下來之後,對他們的數量進行了比較。它首先比較的是蘋果和梨。(教師說完這句話,再出示第三張ppt)
重點提問:
(1)蘋果的數量多還是梨的數量多?
(2)你是怎麼知道的?
(3)還有別的方法嗎?
教師請幾名幼兒說說自己的答案,然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小刺蝟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簡便的方法,叫做“一一對應”,用這個方法能很快知道哪種果子的數量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蘋果從左到右排在第一行,梨也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排在第二行,並且每個梨都排在每個蘋果的下面,這樣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一個蘋果、一個梨的對應來看,最後沒有和梨對應的蘋果了,那就說明梨比蘋果多。明白了嗎?
2、出示第四張ppt,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橘子和香蕉的數量。
教師:接下來,小刺蝟想請小朋友們用這個“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一下橘子和香蕉哪種果子的數量多。你們願意嗎?(說完教師出示第四張ppt。)
重點提問:
(1)橘子的數量多還是香蕉的數量多?
(2)你是怎樣比較的?
三、出示ppt第5-8張,引導幼兒嘗試用增加果子或者減少果子的方式使兩組果子的數量一樣多。
1、教師出示ppt第5-6張,提出重點提問,引發幼兒思考。
教師:現在小刺蝟說了,我想讓蘋果和梨的數量一樣多,該怎麼辦呢?
重點提問:
(1)如果增加蘋果,那增加幾個蘋果就能使蘋果和梨的數量一樣多呢?
(2)除了增加蘋果,還有什麼好方法呢?(引導幼兒說出減少一個梨,也能使兩組果子數量一樣多)
2、教師出示ppt第7-8張,引導幼兒用新方法使橘子和香蕉的數量一樣多。
教師:剛才我們想的方法都不錯,現在再來幫小刺蝟想一想怎麼使橘子和香蕉的數量一樣多?(如果幼兒不能自己說出來,那提問同上;如果幼兒能自己說出來,那麼請教師注意幫助幼兒將意思表達完整)
四、創設情境讓幼兒練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果子的多少。
1、教師出示ppt第9張,並講述:現在,小刺蝟們要把摘下來的果子運回家,每個刺蝟只能運一個果子,我們來看一看它們能不能一次性就把果子運走呢?
重點提問:現在小刺蝟要運蘋果,它們能一次性就把果子運走嗎?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蘋果和小刺蝟的數量相同,所以小刺蝟能一次性就把蘋果運走)
小結:原來,只有果子和小刺蝟的數量一樣多的時候,小刺蝟們才能一次性把果子運走。
2、教師出示ppt第10-11張,並講述:這次小刺蝟要來運橘子了。那麼小刺蝟們能一次性就把橘子運走嗎?有什麼好方法可以使橘子和小刺蝟的數量一樣多呢?(增加兩個橘子或者去掉兩隻刺蝟)
3、教師出示ppt第12-13張,並提問:那怎樣使小刺蝟們一次性把梨運回家呢?(增加一個梨或者去掉一隻刺蝟)
五、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分奶片,鞏固新知識。
教師:小朋友們真是太聰明瞭,幫我解決了這麼多問題,為了報答你們,我給你們準備了健康營養的奶片,每人一片。可是我不小心把每組數量分錯了,你們想一想怎樣才能使每個小朋友都拿到奶片呢?
延伸活動:
教師可以帶幼兒玩“搶椅子”的遊戲,透過親身體驗來感知“一一對應”的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