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課教案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課教案範文(通用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音樂課教案1
教學目標:
一、透過講述《天鵝湖》故事內容,讓學生感受體會樂曲的情緒的發展。
二、透過選擇綵帶表現樂曲的情緒發展,讓學生接觸瞭解帶再現的三段式結構。
三、透過各種形式的對同一樂曲的欣賞,讓學生能記住樂曲的主要旋律。
四、啟發學生展開豐富地想象。鼓勵學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演奏、跳舞、畫畫、寫詩等等)來表現出對樂曲的感受。
教學重點:
感受樂曲的情緒和發展變化,記住主題旋律與樂曲的結構。
教學難點:
理解樂曲所要表達的意境。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紅、藍兩種顏色的絲帶白紙油畫棒。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法談話法創作學習法模仿學習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孩子們,讓我們隨著音樂,模仿老師的動作進教室。音樂《天鵝湖》
2、師生問好。
二、談話式引入教學。
孩子們,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也特別喜歡,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動畫小片斷好嗎?播放動畫片《四小天鵝舞曲》
1、邊聽邊讓學生仔細看看這是哪種小動物?
讓我們來模仿一下它的動作,師生共同學習。再拍手、拍腿、跺腳、等形式為音樂伴奏。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為樂曲伴奏。
2、提問:動畫片中的小動物是誰?(天鵝)哪你對天鵝瞭解多少?
(學生談)教師總結:天鵝有黑白兩種顏色的,是屬於卵生動物,也是我們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如果大家希望有一天這些可愛的小傢伙在我們地球上消失的話,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3、教師曾看過一個關於天鵝的童話故事,大家想聽嗎?
教師講故事的同時播放相應的動畫片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公主名叫歐得珍。由於她不願意嫁給邪惡的貓頭鷹妖精羅度巴特,被羅度巴特變成了一隻不會說話的白天鵝。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裡特王子露過天鵝湖邊,發現了只有在晚上才能變回人形的公主。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詢問,公主向他講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並且告訴他只有勇敢、真誠的人才能解除魔法。羅度巴特知道他們見面非常生氣,為了阻止王子解除魔法,他想出了一個壞主意。他讓自己邪惡的貓頭鷹女兒變公主的模樣去參加王子的舞會,而把真正的公主關進了高高的鐵籠子裡,公主多傷心呀,當王子發現真像以後,便與羅度巴特展開了生死搏鬥,最終王子用勇敢消滅了邪惡的魔法師和他的女兒,解除了施加在公主身上的魔法。讓她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並且快樂的生活下去。
三、今天老師就將帶著大家走進這神奇的童話世界。去欣賞由俄羅斯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柴科夫斯基為故事中公主講述自己不幸遭遇時創作的一段管絃樂曲。
1、請大家認真傾聽,感受一下樂曲所要表現的情緒,並充分發揮你所想像力,為樂曲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多媒體播放《天鵝湖》教師輕聲的配上講述,幫助學生理解內容。
2、讓我們來看看樂曲的創作者為樂曲取了一個怎樣的名字。請大家看大螢幕,出示課題《天鵝湖》
3、隨著故事中公主講述時情緒的波動,樂曲的情緒也隨之上下起伏,大家的座位底下有紅、藍兩種顏色的綵帶,請大家隨著樂曲情緒的變化選擇顏色適合的綵帶揮動,感受樂曲發展時的情緒變化。並記一記你使用綵帶的顏色順序。
4、學生談談使用的顏色順序,教師總結:大家在開頭和結尾都用了藍色,中間則是藍紅交替使用,是不是?根據大家所使用的顏色順序,我們把樂曲分成了三個部分。
5、誰來說說藍色代表的情緒(學生談)[平穩、憂鬱、柔和等等]那紅色呢?(學生談)[熱烈、激動]
6、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開頭的第一部分,請大家用“啦”輕哼旋律。思考:在寧靜、憂傷的樂曲聲中你彷彿聽見公主正開始說些什麼?播放片斷欣賞。教師啟發:這是公主變成天鵝後第一次看見人類,你想她首先會對王子說些什麼?
7、再來聽聽第二部分,公主正在說些什麼讓她的情緒這樣激動。大家可以繼續揮動紅色彩帶來體會公主此時此刻的心情。
8、讓我們輕聲用“啦”哼唱結尾部分,並把這部分與開頭部分的旋律進行比較,看看兩部分旋律的關係。並思考:公主情緒趨於平衡想想她會在最後說些什麼?
9、學生髮現開頭和結尾的旋律很相似,教師總結:像這樣開頭和結尾情緒、旋律相似,而中間有著較大的差異,我們把這種曲式結構稱為:帶再現的三段式結構。
10、請三位同學隨著音樂把剛剛大家想到的公主的語言加入到相應的旋律情緒中去,來為這首樂曲加上精彩的'旁白。
11、欣賞完由管絃樂演奏的《天鵝湖》以後,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由兒童表演的芭蕾舞《天鵝湖》,讓我們和小演員們一起跳一跳。用動作來感受一下樂曲表達的內容和情緒。
12、剛剛我們透過揮動綵帶帶,為音樂加旁白、輕哼旋律、舞蹈等方式來表現對樂曲的感受。那大家想想除了這些我們還能用其它的哪些方式來表達對樂曲的理解、感受?(編故事、畫畫、寫詩、跳舞)那就讓我們邊欣賞由吉它這種樂器演奏的《天鵝湖》邊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選擇你們喜歡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感受。等會就讓我們來看看你們的表現
13、學生自由活動,教師個別指導。
14、分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創作。
15、教師小結
16、師生隨著《天鵝湖》音樂,由跳舞的同學帶領飛出教室。
小學音樂課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踩雨》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的一首演唱歌曲,表現了一個少年在夏日的雨裡踩著雨花在玩耍的情景,富有想象的歌詞與歡快的旋律相結合後,使歌曲更具有童趣、樂觀、浪漫的氣息。
教學分析:
歌曲《踩雨》分三個層次描繪了孩子們夏日在雨中踩著雨花玩耍嬉戲的情景,塑造了孩子們輕鬆、活潑、可愛的形象,反映了他們熱情純真的童心世界。歌詞的詞意充滿著童趣,聽“踩雨呀!踩雨呀!”這是孩子們興高采烈地發出的呼喊聲。特定的象聲詞“沙裡格沙”、“叭裡格叭”親切而通俗。富有想像的歌詞與歡快的旋律結合後,使歌曲更具有童稚、樂觀、浪漫的氣息。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正處於十歲這個階段,他們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充套件,體驗、感受與探究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這時的他們已有自己的思想觀念。教師因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體現生本理念。
二、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始終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差異。音樂課的教學課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鼓勵音樂創造,完善評價機制。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甜美輕鬆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能力目標:創編動作,隨音樂即興表演,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透過學習能感受到雨帶給人們的遐想,讓孩子們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音樂。
教學重、難點:學唱歌曲,感受雨和音樂的美妙,能輕鬆甜美的演唱歌曲。
四、教法、學法:
從新課標倡導的理念出發,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體驗探究法
2、合作學習法
3、模仿學習法
4、媒體演示法
五、設計流程:
本課選擇了人教版第九冊第七課《雨花》中《踩雨》一課為教學內容,以“雨”為主線,按“聽雨——賞雨——唱雨——踩雨——戲雨”為線索,對整堂課進行設計,力求讓學生感受自然美、音樂美、創造美。
教具準備:多媒體播放器、音效光碟、錄音機、磁帶、電子琴、學生準備自制樂器
六、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播放鋼琴曲《雨滴》,營造課堂氣氛。
2、聽上課鈴,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授課過程:
課前匯入:
1、教師設問:“在這段優美的鋼琴曲中你能聽出什麼?請你說說看,它描述了什麼內容。”
2、教師敘述:“其實我們生活的環境就象是有一個交響樂團,每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時刻演奏著不同情緒的旋律,我採集了一些聲音樣本,你能聽出它們是什麼聲音嗎?”
過程:運用多媒體播放音效光碟
要求:[1]“你能聽辨是什麼聲音嗎?”
[2]“你能比較並說出強弱嗎?”
[3]“你能用嘴模仿出它們的聲音嗎?”
[4]“沙沙沙、嘩嘩譁,這些聲音能構成美妙的音樂嗎?”
引入:“小的時候,老師特別喜歡在夏天的雨後和附近的孩子一起在水裡奔跑嬉鬧,有時乾脆脫了鞋赤腳踩水,一雙雙小腳丫在水裡跳來跳去,追逐打鬧。夏日的雨聲“沙沙沙”;赤著腳丫踩在雨中“叭叭叭”,這聲音構成了美妙的音樂。今天,老師把我心中一段最美好的童年回憶帶給你們,聽……”
【設計意圖】教師從聽鋼琴聲音入手,讓學生從聽覺上感知音樂,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聆聽:播放《踩雨》
1、初聽提示:“歌曲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感覺?表現了怎樣的情景?”
組織:簡短討論
2、復聽提示:“感受歌曲情緒,注意樂句之間異同之處。”
組織:簡短討論
【設計意圖】繼續從聆聽入手,讓學生對音樂有一個整體的感受過程,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唱譜過程:
1、模唱:“誰能模唱開始的四小節“沙裡格沙沙……”的曲調?說明他既聽的認真,而且記憶力又非常強!“教師範唱曲調,學生隨琴視唱曲調,期間教師要及時糾正錯誤並指導學生對前四小節連音與斷音進行比較,以及力度的把握。
2、“我相信全體同學能自學唱出前面12小節曲調,注意輕聲唱,不要影響周圍同學。”
3、“聽琴彈接下去的8小節。尤其是這8小節中的最後兩小節曲調,有些難度,有一個什麼節奏?”
組織:簡短討論
講解並指導學生進行切分音、附點、前松後緊音型的學習和演唱。
4、把歌曲的20小節曲調連起來唱一唱。
5、“最後8小節曲調不難,但注意有兩小節稍有變化,要看仔細,唱準確。”
6、“讓我們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把全曲連起來進行演唱。”
7、鼓勵:教師要及時的鼓勵學生
【設計意圖】由聽到學唱歌譜,一層一層的深入,由易到難的逐步學習知識。
唱詞過程:
1、聽辨相同旋律,聽後指出並模唱。隨琴唱一唱詞
[1]老師唱,請學生比較用哪一種方法唱這首好?
第一種:連貫不斷續
第二種:飽滿有顆粒性像下雨的感覺
[2]討論用怎樣力度演唱?
2、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聽範唱模唱。
要求:請你帶著歡樂、活潑的心情,表現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唱好這首歌。
3、小結:“‘沙沙沙、叭叭叭’這是多麼美妙的音樂啊!聽完這首歌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充滿童趣的圖畫。”
4、“我們大家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作為一次藝術實踐活動,輕鬆地、甜美地唱一唱。”
【設計意圖】學習音樂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學唱歌曲,教師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很容易的進入學習狀態,並很快的學會歌曲。
表演過程:
1、討論歌曲情緒“誰在雨過後踩過雨,說說你的心情?”
2、教師:“我想了一個好注意,可以在現場就感受一下踩雨時叭叭叭的聲音快樂,請在句末處加上“XX”,用自制樂器或用雙腳輕輕拍打地面,並用剛才我們所說的心情唱一唱這首歌。”
3、隨音樂伴奏完整演唱歌曲,並用自制的下雨音響為歌曲伴奏。
要求:邊唱邊用神態動作……表現你對音樂發展過程的感受。
4、教師:“同學們的臉上浮現的笑容真好看,大家想像著“踩雨”的情景,來一次藝術實踐活動,用我們身邊的自制樂器或其他表演形式(唱、跳),重現“踩雨”的情景,我們開始吧。”
5、分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6、展示、評價。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拓展延伸,為了提升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音樂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課堂小結:
教師:“大家表現的真精彩,老師被你們帶回了童年,在雨中踩雨,你們一定也經歷過這樣愉快的遊戲。雨聲、踩雨聲、笑聲編織成一首動聽的交響曲。只要我們留心,相信大家能聽到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更多創作靈感與快樂。”
課後延伸:
1、“雨滴帶給人們遐想,課後讓我們尋找並創作自己的音樂作品,主題《雨》,我們可以在下節課進行創作展示。”
2、構思:從命題出發構思內容框架。根據框架選用素材進行創作。
3、要求:根據本課內容學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夥伴或單獨發揮自己的想像,創作音樂——命題創作。
4、說明:因為是命題的自由創作,所以各種形式不限。
如:用各種音響的先後交織出現,組成一幅《狂風暴雨》;再如:用數首表現“雨”的歌曲串聯起來,加上打擊樂器、串聯詞等。還可以小品形式、藝術造型、舞蹈等等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創作。
小學音樂課教案3
教學內容:
1、歌曲“上學歌”學唱;
2、綜合訓練
3、欣賞:快樂的一天
教學目標:
1、熟悉學生情況,建立課堂常規。
2、透過學唱《上學歌》和欣賞《快樂的一天》,培養學生聽音樂與唱歌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指導學生聽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並能自編簡單的動作,表現《上學歌》活潑愉快的情緒。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並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緒,能透過演唱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教學難點:
感受樂曲情緒,能自編動作表現出音樂的情緒。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常規培訓(歡迎同學們來到音樂世界學習音樂)
1、老師先講今後上音樂課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兩腳平放在地上,不要亂動,背要挺直,有利於正確的發聲。書放在樂椅的扶手上,今後帶一隻筆一塊橡皮,不要在帶其他東西。要愛護音樂書這個朋友。再請學生自己說一說今後應怎樣表現。(調動積極性,自己感受到應遵守的紀律和要求)
2、發聲動作應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全體起立,跟老師找到雙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師體會吸氣和呼氣的變化,引導學生自己找到腹部變化的規律。
跟教師練唱小樂段,感受正確發聲方法的運用。
(第12頁發聲練習曲,譜例略)
3、進教室的要求:聽音樂並根據音樂節奏自編動作邊做邊走到自己的位置。
聽音樂練習
將學生帶到教室外練習,看誰做的好。
二、新授
1、匯入:
“同學們,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學,高興嗎?那誰能說一說你的這一天是怎樣過的,你都經歷了那些事。”
“好,接著,我們來聽一首“快樂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聽音樂的第一段“早早起”
請學生說一說這一段聽過後有何感受。
看圖,這一段表現了小朋友早晨起來的情景,請生根據音樂表現的內容,邊聽邊用動作表現。
“早晨起床後應該做什麼?”“上學去”“這時你的心情怎樣?路上看到什麼景色?”
3、直接聽第二段,請生邊聽邊做動作表現。
“那麼在上學途中,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4、學唱《上學歌》
①教師範唱歌曲,請學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②讀歌詞,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跟琴唱歌詞,注意情緒,要活潑歡快。
④歌曲處理:
中速、充滿朝氣地演唱。
“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連貫舒展。
“小鳥說:早早早”輕鬆、親切、富有彈性。
“我去上學校……愛勞動”情緒飽滿、富有激情、節奏明快。
“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堅實有力,表現出決心
注意以上幾點,教師範唱後,學生練唱。
⑤請同學根據歌詞給歌曲編舞蹈,邊唱邊跳,看誰表演的好。
5、分別聽“來學習”、“做遊戲”、“放學了”、“靜靜睡”,並請生邊聽邊根據樂曲情緒、表現的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聽後,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段的情緒是怎樣。
6、完整復聽樂曲,並做動作。演奏到“上學歌”處齊唱,做動作。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上學歌”,也欣賞了“快樂的一天”,同學們有什麼收穫?
(好好學習;長大立功勞;養成良好習慣;熱愛學習等)
希望同學們今後向歌曲唱的那樣好好學習、快快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