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優秀教案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優秀教案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優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8課時: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

  教學內容:教材第13頁例6及試一試。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方法。

  2.引導學生由複習遷移、類推到新知的學習。

  3.引導學生透過筆算,感覺美源於生活。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理解“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和“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的算理。

  教學難點:理解“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和“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的算理。

  教學準備:師生各準備小棒8捆(每捆10根)又7根。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筆算(指名學生板演):

  24×2=213×3=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情景圖:(課本13頁例6)

  2.抽學生回答從情景圖中獲得哪些數學資訊。(學生觀察並自由發言)

  灰天鵝:48只;

  白天鵝:是灰天鵝的2倍;

  三、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探討兩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

  根據情景圖讓學生提出問題後出示完整題目:

  湖裡有48只灰天鵝,白天鵝的只數是灰天鵝的2倍。白天鵝有多少隻?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48×2

  (2)動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書:48×2=

  (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計算呢?)

  ①學生估算48×2的積大約是多少?為什麼?

  ②師生共同活動,演示操作,第一行擺4捆,另擺8根,表示48。接著再擺同樣一行小棒。要求2個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個8根是多少,再算出2個40是多少,最後把兩次乘的`結果加起來。先算2個8根是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行小棒的下面,另外6根放進這捆小棒的右邊:再算2個4捆是8捆,一共是9捆又6根,那麼48×2=96是怎樣算出來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③豎式計算。

  問:怎樣計算呢?藉助直觀操作、邊講解邊板書豎式。

  48×2

  16----------8×2

  8-----------40×2(8為什麼寫在十位上?)

  96---------(積的十位上為什麼是9?)

  然後指出,為了書寫簡便,以上豎式可簡寫為:

  48×12

  96(進位的表示什麼?)

  (3)嘗試討論,掌握演算法。

  2843×23×13

  84129

  引導學生比較:這兩題與例題,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同點?怎樣處理進位的數?使學生明白乘數乘被乘數個位上的數積滿十,向十位進1;如果積滿二十,應向十位進2,積滿三十呢?如果十位上滿十就向百位進位。

  ①歸納:用一位數乘被乘數個位上的數,積滿幾十,就向十位進幾。

  ②注意:告訴學生,為了防止忘記,進位數可寫小一些記在橫線上。

  2.探討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

  出示試一試:4×152=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1)估算出大約的積是多少?

  (2)請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豎式,其它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

  (3)指名讓學生說一說:積的百位上寫幾?為什麼?

  小結:引導學生歸納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說明乘的順序及進位法則。用豎式計算時,注意什麼?

  四、鞏固、拓展練習

  1.完成課本第14頁1、2題

  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完成課本14頁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五、課堂總結,課後延伸

  1.歸納一下本節課所學的算理。

  2.歸納一下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應注意的地方。

  六、作業:

  課本14頁第3、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