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案《量一量》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測量長度的方法。

  2、進一步感知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量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測量的次數越多。

  3、對測量活動感興趣。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透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用等長的量具一一排列擺放進行測量的經驗

  2、學具:

  (1)各種長度不同的量具

  (2)記錄用的作業單、筆等

  3、教學用品

  相等長度的小課桌若干、其他等物

  【活動過程】

  一、用打扮教室引起幼兒的測量興趣

  T:春天到了,我們小朋友們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們幼兒園也將要打扮一新,我們要給這裡的小桌子做一個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樣大小,現在我們就來量量看,桌子有多長。

  二、幼兒自選一種量具進行測量。量好後,請幼兒用筆和紙記錄下來。

  三、幼兒交流自己剛才的測量方法與結果。

  教師講述正確的方法:要求每次測量注意首尾相接。

  討論:量相同的桌子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測量結果?

  【活動小結】

  測量工具越長,測得的結果越小,

  測量工具越短,測得的結果越大。

  幼兒換一種測量工具進行測量,並和第一次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再次感受量具長短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係。

  師生共同小結

  在測量活動中,我們發現大家測量相同的小桌子,用的量具越長,測量的次數越少;最具越短,測量的`次數越多。

  【活動反思】

  由於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透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環節

  適宜行為: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並根據自己的測量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範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瞭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範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物件——椅子,由於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後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