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中班大家一起玩教案

幼兒園中班大家一起玩教案

幼兒園中班大家一起玩教案

  一、 活動目標

  1. 透過活動,逐步體會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2. 懂得玩別人的玩具,要先徵得別人的同意,學習與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3. 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二、 重點與難點

  1. 玩具大家玩。

  2. 友好地玩。

  三、 材料及環境創設

  1. 每人自帶一件玩具。

  2. 大皮球若干(如全班人數)。

  3. 與大班老師聯絡,擬定和大班幼兒共同玩皮球的計劃。

  四、 設計思路

  現代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他們擁有許多玩具,但常常因缺少玩伴而不會與人分享玩具,和別人一起玩。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將自己的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同伴一起玩,和大班哥哥姐姐一起玩,在活動過程中,使其體會分享的快樂,並從中激發幼兒交往的願望,培養幼兒初步的交往能力。

  本設計僅僅是一種思路。在日常教育中,老師可抓住時機,多設計這類活動,使幼兒在反覆的`情緒體驗中,形成正確的觀察。

  五、 活動流程

  激發情緒,介紹玩具,看別人玩——體驗情緒,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樂

  (一) 介紹各人的玩具

  1.讓每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是什麼,怎麼玩)。

  說明

  (1)教師可讓幼兒邊介紹邊示範玩,以激發 幼兒玩的興趣和願望。

  (2)教師可邊介紹邊將玩具歸類,如電動玩具、長毛絨玩具等等。

  (二) 玩玩具。

  1. 幼兒相互交換玩具,大家一起玩。

  說明

  老師不提示,讓幼兒自然地交換玩具,互相交往。

  2.講評。

  說明

  (1)你們每人帶來幾件玩具?你玩了幾件玩具?怎麼能玩到那麼多的玩具?

  (2)請玩得多和玩得少的幼兒都來作一下情境表演,讓幼兒討論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應該怎麼辦?

  (3)老師小結:要玩別人的玩具,先要有禮貌地向他借,徵得對方同意後才能拿,並要有禮貌地說謝謝。

  3. 幼兒多次交換玩具,大家一起玩。

  說明

  教師可小結:大家交換玩具,一起玩是很高興的,以後還可把自己的玩具帶給大家玩。

  教學反思:

  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都可進行這類活動教育。幼兒只有在不斷的情緒體驗中,才能形成正確的觀念。

  小百科:玩是一個漢字,本意是以手玩弄,透過獲得非直接利益來娛樂自身,玩耍,玩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