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幼兒園教案
活動目標:
1、四散追捉跑能力練習。
2、在運動中調節自己的身體活動,進行追捉或躲閃。
3、探索和積極活動。
4、初步瞭解影子的特性。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選擇風和日麗的天氣進行此次活動。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1)站成四路縱隊,走成一個大圓。
(2)交替走、跑練習。
2、影子造型。
(1)在陽光下,師幼圍著圓圈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
找找地上有沒有自己的影子?”“你還在什麼地方看過自己的影子?”幼兒討論。
教師總結:在陽光下可以看到我們的影子,在月光下、路燈下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影子。
(2)變動一下方位,影子有什麼變化。
請小朋友們圍著圓圈走,發現了什麼?
“影子會和我們一起動,我們走到哪裡它就會跟到哪裡。”
(3)變化不同的姿勢,影子有什麼變化。
請小朋友們變姿勢,搖搖頭、擺擺手、蹲下來,有什麼發現?影子和我們是好朋友,我們變它也會跟著變。”
(4)將姿勢變化和方位變化結合起來,影子也就動起來了。
邊走邊動,影子又會怎麼變?
(5)簡單小結: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人動,影子動,姿勢不同,影子造型也不同。
3、我和影子一起做遊戲。
(1)在空地上兩人一組互相追捉對方的.影子,一個人踩,一個人躲,踩到影子
後互相交換再玩。追跑時注意安全。
(2)暫停遊戲,引導幼兒討論在遊戲中怎樣才能踩到別人的影子,或者怎樣才能不
被別人踩到影子。
(3)再次遊戲,不能盲目亂跑,要注意觀察同伴行動,進行追捉和躲閃。
(4)熟練後,集體進行遊戲,一人(或同時2~3人)踩,其餘的幼兒躲,被踩到影子後互相交換再玩。(活動中注意動靜交替)
4、放鬆活動。
師幼活動身體各個部位。整理活動場地,排隊回教室。
教學反思:
讓孩子透過自己的操作來探索影子的變化,而且用語言表達出來,雖然語言不是很準確,但是能講出影子的變化,說明孩子的進步,通學習,發現物體的變化,自己探索,真的為孩子們的提高感到高興。
不足之處:
玩“踩影子”的遊戲時,個別孩子發生你推我擠的現象。說明我準備不夠充分,有待完善。
小百科:
影子是一種光學現象。由於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分為本影,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