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和智慧》教學教案
這篇教案我只寫了上課的大致流程,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建意。
教學目標:
1、弄清“學問”和“智慧”的區別與聯絡,瞭解作者所闡述的學習觀,理解作者所說的“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需要智慧”的觀點。
2、理清文章結構。
教學設想:本文以自學為主,老師只是引導和點拔。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大家知道“紙上談兵”的故事嗎?請同學們講講。趙括有沒有學問?他為什麼卻大敗呢?(學生答)大家說的便是學問和智慧的關係。這便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
二、檢查預習
三、瀏覽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劃出每節的中心句。
2、學問和智慧的區別是什麼?
3、學問和智慧的聯絡是什麼?
4、作者得出怎樣的結論?
四、論證方法:
1、老師引導學生回顧以前所學議論文,有哪些論證方法。
2、老師歸納:(1)內容:事實論證(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2)方式:引證、比喻論證
(3)角度:正面論證、反面論證、側面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3、小組結合,找出文中所用的論證方法。並體會比喻論證的作用。
五、討論題:
1、請結合上下文概括什麼是“著書的`智慧”,什麼是“讀書的智慧”?這一節與“開卷有益”矛盾嗎?
2、作者認為讀書“若是像諷誦高頭講章的讀法,則雖讀破五車,也是沒有用的。”這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觀點是否矛盾?為什麼?
3、瞭解了“智慧比學問更重要”後,有的同學可能會對要求記誦的內容產生了疑惑,認為那是死讀書,讀死書。對此,你的看法如何呢?試作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