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的教案設計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的教案設計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的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頁的例3。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課

  1、提出問題

  (多媒體出示例3的.情景圖)

  教師: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資訊?

  學生可能回答:

  學生1:我知道了三峽大壩全長2300米。

  學生2:我知道了隧道長3千米。

  教師:你想提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我想知道“三峽大壩”與“隧道”誰長?

  教師:怎樣比“三峽大壩”與“隧道”的長短呢?

  2、合作交流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抽學生彙報交流結果。

  學生1:因為3千米=3000米,3000米?2300米,所以隧道比三峽大壩長。

  學生2:因為2300米比3000米少,而3000米=3千米,所以隧道比三峽大壩長。……

  教師:為什麼想到這樣比較?

  學生1:因為3千米與2300米單位不同,3千米=3000米,而3000米?2300米,所以我就想到了把千米換算成米再進行比較。

  學生2:我想到2300米比2千米多,比3千米少,所以2300米?3千米。

  教師:這兩種比較方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學生:都是先把不同的單位化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比較,那麼這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是什麼呢?

  學生1:一種是把千米數換算成米數。

  學生2:另一種是把米數換算成千米數。教師總結比較方法。

  教學反思:

  略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