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快樂的節日生活小學品德教案

快樂的節日生活小學品德教案

快樂的節日生活小學品德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不同民族的節日及其節日生活習俗。

  2、能夠分辨出各種節日習俗中封建迷信的東西。

  3、學會編輯“家鄉的節日集趣”手冊。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蒐集不同民族和自己家鄉節日的習俗資料。

  2、準備彩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匯入。“春天是我國大多數民族共有的節日,請同學們說一說,在我們的家鄉,春節期間都有哪些活動?你和家人是怎樣歡度春節的?”請學生自由發言,待學生髮言結束後,引導學生閱讀和欣賞教科書第70—71頁的課文和照片,讓學生在腦海裡形成春節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的概念。

  2、介紹。“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做了一個調查,要求大家瞭解在我們家鄉還有哪些有趣的節目。你們能說一個與某個節日有關的傳說嗎?”教師把自己收集的節日故事介紹給學生,或放一段有關家鄉節日慶典的錄影片供學生欣賞,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家鄉各種有趣的節日與家鄉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是家鄉人生活的一部分。

  3、編輯製作。“同學們講了許多有趣的家鄉節日及節日習俗活動,你們想不想編輯、出版(文字、圖片)等,然後進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手冊”的編輯、製作工作。

  4、小結。對學生製作的“家鄉的節日集趣”手冊進行評價。

  第二課時

  1、匯入。‘上次課我們瞭解了家鄉的節日及有趣的節日風俗,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了解其他民族的節日風俗。”閱讀並欣賞教科書第72—73頁的課文和照片,說一說教科書提供的是哪些民族的節日,這些節日有什麼特有的習俗活動。讓學生自由發言,做適當的引導。

  2、欣賞。“下面,老師給同學們播放幾段介紹不同民族節日的錄象片,呢們在欣賞時,要記清楚這些節日都是哪個民族的,主要的節日習俗活動是什麼等問題,看完後,請呢們回答這些問題。”看錄象,回答問題。

  3、手工製作。“同學們瞭解了一些不同民族的節日及其習俗活動,老師選了一種大家較熟悉的節日習俗活動---剪窗花,請大家一起體驗吧!”組織學生學習剪窗花,讓學生透過參與制作,進一步體驗節日的快樂氣氛。

  4、對這兩個課時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個民族,不僅擁有各民族共同的節日,在每個民族內部,還有各民族特有的節日及其節日習俗活動。節日不僅是一種生活,也是各民族同胞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

  家庭作業

  1、請父母欣賞自己剪的窗花。

  2、閱讀“家鄉的節日集趣”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