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友愛殘疾人小學品德教案

友愛殘疾人小學品德教案

友愛殘疾人小學品德教案

  課題一、走近殘疾人(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2、增進對於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教學難點:

  增進對於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

  教學過程:

  1、匯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許多殘疾人,據統計,我國目前有6000萬殘疾人。那麼,現在請大家想一想,什麼樣的人是殘疾人?

  學生回答後歸納:殘疾人就是身體的某個部分有殘疾的人。

  問:你見過殘疾人嗎?你認識某個殘疾人嗎?能講講你對他們的瞭解嗎?

  2、體驗活動。

  雖然同學們可能都見過殘疾人,但是對他們不一定有很多的瞭解。今天,我們一起來進行一次模擬活動,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

  將學生分組,分別進行不同的模擬活動。

  3、記錄感受。

  在每個學生都輪流體驗後,教師佈置作業:每個同學都親身體驗了殘疾人的'感受,都會有一些感想,請大家把這些感想記錄下來。

  課時二、天天助殘日(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社會生活中各種為幫助殘疾人設定的設施,以及幫助殘疾人的做法。

  2、體會社會對殘疾等弱勢群體的關心。

  3、增進對殘疾人的同情心和愛心,樹立尊重並願意盡力幫助殘疾人的意識。

  教學過程:

  1、啟發。

  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許多殘疾人,他們要像我們正常人一樣地學習、工作和生活,要克服許多我們正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上節課,透過模擬活動,同學們已經有了一些感受和體會,因此,我們都要尊重、關心和幫助他們。

  我國將每年的5月19日定為助殘日,每年的這一天,全社會都會開展各種形式的助殘活動。同學們,你們知道助殘日這一天自己所在的社群都進行了哪些助殘活動嗎?

  2、自由討論。

  教師引導:助殘日活動是幫助殘疾人的一個有效形式,但是,關愛殘疾人不是靠一朝一夕的活動來完成的,更不能過了助殘日就忘記了。我們所有的健康人都應當為殘疾人提供經常的、切實有效的幫助。

  書本第81頁上有幾幅照片,反映的就是社會專門為殘疾人提供的專用設施。你們見過嗎?知道他們有什麼作用嗎?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3、小組探究。

  教師引導:全社會都應當幫助殘疾人,那麼小學生能夠做些什麼?將學生分成小組,提出小學生平時能夠為殘疾人做的情。

  4、全班交流。

  5、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