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餓壞了那匹馬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透過自學、討論等學習形式來理解課文。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質疑
1、匯入: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新的文章,齊讀課題。質疑:看了這個課題,老師想提兩個問題:“別餓壞了那匹馬”這句話是誰說的?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帶著這兩個問題自己大聲去讀讀課文。
3、解答問題並板書。(引導學生從人物、事件、結果等方面概括寫人記事文章主要內容)
二、帶著問題,再讀課文
1、過渡:透過剛才的朗讀,同學們對課文已有了大概的瞭解,那麼你看見了課題中提到的“那匹馬”了嗎?(沒有)
2、在課文的字裡行間,已交代出攤主沒有“那匹馬”。認真默讀課文,看看文中有哪些詞句能讓你看清書攤攤主的心思,可以用筆劃下來。
學生交流自己劃出來的部分,並說明原因,大致應包括以下內容:
(1)他先是一愣,繼之眼睛一亮……
“一愣”代表什麼?“一亮”又說明什麼?
(2)他盯著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
姑娘茫然的'眼睛裡透露的訊息是什麼?“命令道”讓你體會到什麼?
(3)“別別別……”他急了,“碧雲!碧雲!”他用雙手拼命搖著輪椅,想阻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雲來拿!”
“他”為什麼“急了”?
(4)“回來”!他在身後喊道,“那馬會踢傷你的!”
小結:同學們真會讀書,發現這些細節透露了一些資訊。誰能談談為什麼作者這麼寫?(為後文寫出真相埋下伏筆。對於這一點,學生了解即可)
(5)既然沒有“那匹馬”,攤主為什麼說“別餓壞了那匹馬”?
3、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內容,交流各自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動手練筆
1、教師:隨著“我”推開木板房的門而真相大白。我站在那一堆枯黃的馬草前,腦中浮現出一幕幕往事,耳畔彷彿還回響著守攤的殘疾青年說過的每一句話,“我”的心中,在這一刻會想些什麼呢?
2、請發揮你的想象,把它寫下來。
3、交流小練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