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濟南的冬天》小學教案

《濟南的冬天》小學教案

《濟南的冬天》小學教案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重點難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匯入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

  (請學生各抒己見)

  山東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著老舍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簡介作者、作品

  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等。本文寫於1931年春。

  三.整體感知

  1、朗讀

  (1)、自讀(任選一段,為下面朗讀打基礎)。

  (2)、範讀(朗讀較好的同學一人一段)。

  要求:結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讀,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聲音響亮。

  2、思考並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 ? )(把自己讀了課文後對濟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並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加以印證。)

  (2)、作者透過描寫什麼來表現濟南的特點?(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以上朗讀與思考分析這兩個環節結合在一起,旨在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朗讀中,督促學生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也使課文的朗讀不顯得呆板單調。)

  四.品味賞析

  1、小組交流:美讀自己喜歡的語句,並與合作小組成員交流各自的語句,說說喜歡的理由。

  2、班級交流: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班級交流。教師隨時整合學生的看法,擇取精彩語句與學生共同探討。探討中把寫作方法滲透進去。(例如:仔細觀察、運用修辭、抓住特徵、情景交融等。)

  五.互動質疑

  在學生尋疑的基礎上,可任選一種或幾種形式加以質疑:

  A、我們有分歧(組內意見不一致)

  B、請幫幫我們(組內不能解決的,需要別人幫忙)

  C、考考大家吧(認為很有價值的,雖已解決,但想聽聽別組的意見)

  六.體驗反思

  透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裡,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七、拓展延伸(機動)

  交流片段作文《校園的秋天》。

  八.佈置作業

  1、借鑑課文的寫法,用你的筆描繪一副校園秋景圖。

  2、閱讀朱自清的《冬天》,比較兩文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