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最大的麥穗》教案設計範文

《最大的麥穗》教案設計

《最大的麥穗》教案設計範文

  教學理念: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利於溝通與合作的良好空間,學生在研讀過程中學會交流,讀懂課文。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節。

  2、能前後聯絡,領悟最後一節語言文字,明白必須善於抓住機遇,不能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絡實際,談談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重點:

  讀好蘇格拉底說的話,體會弟子們所悟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古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一天他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那正是大熟的季節,地裡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讀出麥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顆粒飽滿的。

  這時正是麥子大熟的季節,粒粒飽滿的麥穗沉甸甸的墜在稈上,多引人注目啊!這不,大學者蘇格拉底帶著弟子摘麥穗來了。不過他是有要求的。

  二、學習體會蘇格拉底的話

  出示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你們去麥地裡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生讀:

  加上提示語,讀,

  蘇格拉底嚴肅地對弟子們說:

  我們讀書就要根據他的提示語,讀出感受。

  要重點突出讀只許進不許退短句

  這個短句表達蘇格拉底的意思是沒有回頭重選的機會或者說沒有商量的餘地

  該如何讀中表達,生再讀(分組):()

  誰來做蘇格拉底讀一讀

  過渡:蘇格拉底提出要求後於是他們紛紛走進了麥地,去摘到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摘到了最大的麥穗了嗎?結果怎樣?你從哪兒知道的?

  三、多媒體顯示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

  突然,大家聽到了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般的聲音:你們已經到頭了。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那些詞讓你感受最深?

  輕聲讀,你體會到弟子們此時的心情了嗎?

  (他們可能會說什麼?)

  四、學習24小節

  弟子們到底是怎樣追求最大的麥穗的呢?讓我們讀一讀課文2-4節。

  出示要求:劃出弟子們摘麥穗時表現的有關語句,怎麼做的用﹏﹏,怎麼想的用。思考你從中體會出什麼。

  小組討論

  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大組交流(根據學生回答,師適時點撥:弟子們怎麼做,怎麼想,你認為該怎麼讀?)

  同學們請你對他們的做法發表意見,談談你的看法。

  我們再看一下老師的要求,作為旁觀者你想給他們提個醒嗎?

  五、學習蘇格拉底的話

  過渡:同學們提醒得對,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們看看蘇格拉底是怎麼說的?

  投影出示: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這塊麥地裡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見到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1)討論:有一穗是最大的與最大的`麥穗是不是同一穗?為什麼?

  (2)師小結:是呀,真正最大的麥穗是很難得到的,在麥地裡尋尋覓覓,最終一無所獲,還不如抓住顆粒飽滿的那一穗。

  同學們聽到這兒有什麼感受。(最大的一穗是我們的追求,而眼前的穗才是我們要緊緊抓住的機遇。)

  (3)想一想,蘇格拉底此時說話時的語氣?(語重心長意味深長)

  集體語重心長地朗讀蘇格拉底的話。

  師:讀到這,同學們誰能用上雖然但、即使也說說說當時弟子們的感受。

  過渡:蘇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麥穗這件小小的事來教育學生們,含蓄地告訴學生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學生聽懂了嗎?

  蘇格拉底只是在教學生摘麥穗嗎?

  過渡:他的循循善誘、良苦用心弟子們領悟了嗎?

  六、學習第7小節

  人的一生彷彿也是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1)輕聲讀一讀,你最喜歡哪句,為什麼?

  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體會到了什麼?讀出什麼問題?

  (2)解決問題。

  先自己讀書,再小組討論,最後討論。

  第一句:人的一生彷彿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

  人的一生與在麥地中行走有什麼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麼?

  第二句: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

  這裡說到了哪兩種人不同的生活態度?如果你們就是蘇格拉底的弟子們,此時聽到老師說你們已經到頭了,會怎麼想?麥穗為什麼加引號?顆粒飽滿的麥穗指什麼?

  第三句: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聯絡第6節體會,發現了什麼?

  (眼前的一穗、就是剛剛摘下的一穗,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拿在手中。最大的一穗,最大的指遠大的目標。眼前的一穗或者說剛剛摘下的一穗對每個人來說是不同的,請舉例說說。)

  (3)聯絡生活實際,舉個事例說說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小組討論交流。

  讓我們再次感悟品讀這段話齊讀

  (引導:談談聽說過的其他人和事。除了反面例子,再談談正面事例。)

  小結:我們應該要有遠大的目標,但更要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這樣,一穗一穗積累起來,就會得到一堆閃光的金子,就獲得了最大的成功。

  背誦課文最後一節。

  師小結:我的追求是想成為一名最優秀的教師,但今天對我來說摘取最大的麥穗就是認真上好這堂課,明天又有新的挑戰。這些對於我們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標是永無止境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踏踏實實地幹好每一件事,我們才能有所收穫。

  七、小結: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達爾文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爾扎克

  許多人對待機會,一如孩童在海灘那樣:他們讓小手握滿了沙子,然後讓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馬思

  板書:

  最大的麥穗(追求)

  眼前的一穗

  (實實在在)

  (要抓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