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教案設計

《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教案設計

《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審題,能根據題目要求寫作文。

  2、會寫一件親身經歷的事,並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3、感受事倩所表達的意義和教訓。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寫一件親身經歷的事,並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1、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引導“審題”,明確習作要求、範圍、內容。學習“參考片斷”,指導學生選材並開始作文。

  2、學生作文,教師巡迴指導,選擇部分作文評講指點,然後學生修改作文,完成習作。

  一、導語。

  同學們,從你懂事到今天,不如已經做了多少事。比如去游泳池戲水,去農村捉泥鰍,或去海邊拾貝殼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寫一篇作文《記親身經歷的一件事》。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好這篇作文。

  二、學習“習作要求”。

  1、學生自讀思考:這次習作有什麼要求?

  2、討論明確。

  要求:

  1、審清題意。

  2、把經過寫具體。

  三、引導審清題意。

  1、選一件親身經歷的事。

  2、怎樣束緊扣題意,寫好一件親身經歷的事呢?先讓我們來思考下面的的問題。

  (1)出示幻燈片,區別下面兩個題目

  《記一件難忘的事》

  《記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思考:共同點在哪兒?不同點在哪兒。

  (共同點:所記的都是事,且都只要寫“一件”事,不是幾件事。不同點:前一側重於“難 忘”,印象特別深刻,在時間上一般離現在較遠,促仍然記得很清楚很清楚,很有回憶性、回味性。當然難忘的事,一般來說親身經歷的比較多。後一題所寫的重點是“親身經歷”的事,重點必須放在“自己親身”參與、體驗的事。舉一例子來說明,某同學幫助一個困難的同學,事蹟很突出,很感動人,你看到這件事,深受感動,也會產生“難忘”。但“親身經歷”的事,就不能寫看到或聽到的事。)

  (2)出示幻燈片,辨析下面四位小作者選擇的'事例,哪些符合這個題目,哪些不符合,為什麼?

  幻燈片1:不明打算寫外婆告訴他的一件事,有一位叔叔送外婆回家。

  幻燈片2:小剛打算寫寒假裡慰問交警叔叔的事例。

  幻燈片3:小玲打算燒一桌菜宴請客人。

  三、學習“習作提示”,明白親身經歷的事可以寫哪些?

  1、默讀習作提示,思考:文中列舉了哪幾種內容的事?用“——”把它劃出來。

  2、交流:

  a、可以是好事。b、也可以是應吸取教訓的事。

  c、還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新鮮事、樂事。

  3、你再想想,還可以寫哪幾種內容的事?(動腦的事、傷心的事、氣憤的事等)

  4、“習作提示”中列舉了哪幾件有意義的事?讀這些有意義的小事。

  四、學生交流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1、每位同學獨立思考,教師提示,你做過錯事嗎?你做過有益他人的事嗎?你經歷過傷心的事嗎……

  2、四人一組交流,教師巡迴指導。

  3、集體交流,學生評議,教師評價。

  五、明確要求,指導寫具體。

  1、再讀習作要求。

  剛才,我們討論了習作要求中審清題意這一點,選一件親身經歷的事,第二個要求是把事情經過寫具體。

  2、聯絡《飛奪瀘定橋》一文,想想文章是如何寫具體的?

  (先寫搶時間,再寫攻天險。在寫的過程中,作者抓住了戰士們的語言、動作、神態)

  3、學習“參考片斷”(見課本)。

  這個片斷是從幾個方面把事情寫具體的?

  同步作文

  ····

  寒假裡的一件事

  今年寒假,我經歷過許多有趣的事,不過……為了慶祝新春佳節,大年三十晚上,我們家搞了個別開生面的廚藝比賽。

  參賽者是經常下廚的爸爸和好久也沒下廚的媽媽,我和弟弟做評委。比賽就要開始了,比賽雙方也準備好了材料,等著我發令,“各就各位!”我喊道,“預備,開始!”爸爸搶先一步開炒了。爸爸做的是“爆炸魚頭”,他已經做好了配料和醬汁,等油熱了以後,迅速將脫骨的魚肉倒入鍋裡炸,炸的時候,魚肉很容易粘鍋,得技術高才行。只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鍋鏟和筷子翻動著魚肉。不久,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爆炸魚頭”就做好了。此刻,媽媽也正忙著配醬,她先向碗裡放些豆麵,再接一些清水,拿著筷子不停地攪動,接著又放些番茄沙司、醋、糖等等,都準備好了,媽媽開始炸排骨。只見她熟練地將煮熟的排骨向鍋裡一倒,用鍋鏟攪了攪,不久,這盤香噴噴的“火燒雲”便做好了。一會兒功夫,爸爸就完成了“金玉滿堂”、“荷葉蒸雞”等菜;媽媽也完成了“宮爆雞丁”、“玉珠落盤”等菜。香噴噴的菜引得我們兩位評委口水直流,開始品嚐了,我和弟弟一下把菜一掃而光。

  莊嚴的時刻到了,下面宣佈獲勝者,弟弟跳上沙發,大聲地對大家宣佈:“20xx年春節廚藝大賽的冠軍是——”他故意拉長調子,“媽媽,因為爸爸炒的‘金玉滿堂’忘放了鹽,我哥就是這樣說的,嘻嘻!”“什麼,你竟背叛我,我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