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祝福優秀教案設計

祝福優秀教案設計

祝福優秀教案設計

  [ 設計依據與教學目標 ]

  《語文課程標準(試驗)》強調指出學習鑑賞小說、戲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說、戲劇各自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解讀小說、戲劇作品,提高閱讀能力和鑑賞水平。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字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魯迅的小說《祝福》塑造了一個農村下層婦女的形象,透過她的慘死,展示了舊中國農村以至整個社會複雜的階級關係,再現了封建禮教吃人的現實。教學本文應引導學生根據小說的藝術特點來欣賞文字,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能動作用,從學生自己的興趣出發,用發現的眼光去探索文字的藝術特質,在合作探究中的創造性的閱讀中獲得深刻的審美體驗。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讀課文,理清脈絡,理解倒敘手法的作用。

  (2)體會環境描寫、肖像描寫等對於塑造人物、深化主題的作用。

  [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

  一、導語激趣

  有人說祥林嫂是個沒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裡死了丈夫,接著而她在春天裡死了兒子,最後她又在春節的祝福聲中死在寒冷的雪地裡。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小說《祝福》,看一看魯迅先生是怎樣演繹了這個發生在春天裡的人間慘劇。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速讀課文,列出本文的情節提綱,並且思考作者在小說的情節結構上採用了何種順序,這種安排有什麼作用?

  先小組談論,後全班交流

  情節內 容序幕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倒敘開端祥林嫂來到魯鎮發展祥林嫂被迫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尾聲祝福景象與我的感受

  《祝福》的結構是以祥林嫂的悲慘遭遇為主體安排的。開頭的序幕,交代了悲劇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環境。接著用倒敘的方法,先寫祥林嫂的悲劇結局,把祝福景象與祥林嫂的死連在一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然後,對悲劇的`主體部分,即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按時間順序展開敘述;最後,仍以祝福情景作為尾聲,深化故事的主題。

  倒敘的作用:造成懸念,引人入勝;造成悲劇氣氛,奠定悲涼基調;突出祥林嫂與魯四老爺的矛盾衝突;突出反封建的主題。

  (九曲黃河,東流入海,只有具體考察每段河身迂迴曲折的流程之後,才能對黃河入海的全程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在閱讀活動中,要把握文章的有機整體,也必須對文章的有機結構作深入剖析,細心發現各部分之間與整體的內在聯絡才行。在把握了整體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對精彩片段或各個部分的思想意義,也才能對精彩片段或各個部分在藝術上作出準確判斷,因為與整體的關係,對整體的作用,是解析評價各個區域性的藝術價值的主要標準。整體感知部分的設計是不可或缺的。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教材的能力。對提高鑑賞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