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教案設計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教案設計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課本P2—P3

  教學目標:

  1. 結合“買文具”的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 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徵。

  2. 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3. 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教學準備:

  教具:掛圖、“附頁1”圖1。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匯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買文具,可是文具店裡的標價牌上的標價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會讀了,想請同學們幫幫忙。

  二、 玩中學

  1. 創設情境,啟用先前的生活經驗,感受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徵。

  (1)出示文具標價牌,學生仔細觀察,並將文具標價中的數分成兩類。

  鉛筆0.50元 尺子1.06元 筆記本3.50元

  書包45元 水彩筆16.85元 鋼筆8.00元 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說一說小數那一類中每一種文具的單價表示幾元幾角幾分。

  (3)動筆填寫各種文具的價格,同桌互相檢查核對。

  2. 觀察對比,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1) 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小數與以前學過的數,並進行比較,說說這組數有什麼特點。

  (2) 說明像3.50,1.06,16.85,……這樣的數叫做小數,認識小數點。

  (3) 簡單介紹小數的來歷。瞭解小數的讀法,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

  (4) 用小數的`形式寫一寫文具的單價,再讀一讀。(可以寫書上的,也可以寫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單價。)

  (5) 小討論:小數點重要嗎?(小明把筆記本的單價3.50元寫成0.35元,會造成什麼後果?讓學生議一議,交流後彙報。)

  3. 生活中你還在哪裡見過小數?

  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見過的小數,如有的學生說不出來,可留作業,讓學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課前再交流。

  4. 試一試。

  獨立完成“試一試”中的習題,同桌互相反饋。

  三、 學中做

  1. 寫一寫,讀一讀。完成“練一練”第1題。

  學生自己理解題意,獨立完成。注意指導“一張20元的人民幣與一枚5分硬幣一共是多少錢”這一小題的寫法、讀法。

  2. 完成“練一練”第2題。

  四、 做中得

  數學遊戲。完成“練一練”第3題。

  五、 總結。

  貨比三家

  教學內容:課本P4—P5

  教學目標:

  1. 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以及與同伴交流的過程。

  2.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3.提高學生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新學期開始了,麗麗要為自己買一個新的鉛筆盒,請同學們幫助她選一選,哪家文具店的最便宜。

  二、玩中學。

  1. 設立情境,複習舊知作鋪墊。

  出示主題圖,學生獨立觀察情境圖,讀一讀各種文具標價牌上的文具價格。

  2. 藉助問題探究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的方法,發展數感。

  (1)思考“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這個問題應如何解決。(學生獨立思考後彙報)

  (2)自主探究比較4.9元與5.1元大小的方法。(學生藉助以往的知識,獨立思考比較方法。)

  可能出現的比較方法:

  a.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

  b.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c.以小數點為中心,4.9元小數點前是4,5.1元小數點前是5……

  (3)組內交流比較方法後推選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3. 提出新問題,延長知識點。

  (1) 根據主題情境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 根據學生提的問題,選擇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大家試著解決。

  4. 試一試。

  完成“試一試”的兩道題。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再與同伴檢查完成情況,每人選一題說說比較的方法和過程。

  三、 學中做

  1. 完成“練一練”第1題。

  反饋評價時說說如何比較0.05元與0.50元、6.00元與6.0元的方法,說說有什麼發現。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四、 做中得。

  完成“練一練”第3題。

  在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進一步明晰比較三個數大小的策略與相應的步驟,並能對策略與結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斷。

  五、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