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學六年級數學統計圖教案

小學六年級數學統計圖教案

小學六年級數學統計圖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2.瞭解製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製作條形統計圖.

  教學重點

  掌握制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制條形統計圖的第(2)、(3)步,即分配條形的位置和決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單位長度.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我們學過簡單的資料整理,統計資料除了可以分類整理製成統計表外,還可以製成統

  計圖,用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係,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瞭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統計圖有條形、拆線和扇形統計圖(用投影器逐一顯示)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已初步認識了條形圖,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條形統計圖)

  二、探求新知.

  (一)介紹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及特點.

  意義:條形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出長短不同的

  直條,然後把這些直條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特點:從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教師提問:

  l、圖中統計的內容是什麼?

  2、圖中畫有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請你看看水平射線和垂直射線分別表示什麼?

  3、每個車間多少人?哪個車間人數最多?哪個車間人數最少?

  (二)教學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1、出示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據上表的資料,製成條形統計圖.

  2、教學制作方法,師邊示範邊講解.

  ①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教師講述:要制的統計圖有年份和降水量兩方面的內容,需要用兩條射線來表示.

  先畫一條水平的射線(向右)表示年份,再畫一條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表示降水量.

  教師說明:水平射線下面及垂直射線左面都要留有一條空白,因為水平射線下面要註明每個直條所表示的內容,垂直射線旁要註明各直條的資料,兩條射線不能畫在圖紙的中間部位,因為那樣會因高度不夠畫不下,或排不下五個直條.

  ②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教師提問:例1的統計表中有幾個年份?那麼圖中要畫幾個直條?

  ③在垂直射線上根據數的大小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教師講述:年降水量最高的`資料是1005毫米,垂直射線的高度要略高於最大的數量.在垂直射線上方要註明單位.

  ④按照資料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

  教師講述:為了準確地表示各個資料,還應在每個直條的頂上註明數量.

  (三)引導學生看圖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幾倍?(1005670,是1.5倍)

  教師提問:對照統計圖和統計表說一說,用哪種方式表示的數量關係更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