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回顧拓展二公開課教案

回顧拓展二公開課教案

回顧拓展二公開課教案

  【教材分析】

  《回顧·拓展二》配合本組課文的學習內容,結合課內外學習資源,在回顧與拓展中積累語言,學會表達方法,感悟錘鍊語言之重要性。要用聯絡的方法來教學“交流平臺”,讓學生在聯絡已學課文,聯絡自己的習作,聯絡讀過的詩文來體會抒發感情的表達方法。“日積月累”安排的內容是積累表達鄉思的詩句。目的是使學生積累優美詩句,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鄉、思友之情。“趣味語文”講的是唐代詩人賈島作詩琢字煉句的故事,使學生透過讀故事,體會詩人寫詩時對運用字詞的認真態度,領悟到漢字的意趣和蘊味。為了讓學生讀懂故事,可以把賈島的《題李凝幽居》整首詩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在意境中理解為什麼用“敲”字好。以幫助學生樹立根據具體內容進行反覆推敲,字斟句酌的意識,並養成在今後的習作中學會推敲詞句的好習慣。

  【設計理念】

  圍繞“月是故鄉明”這一主題,架起時空的橋,讓學生浸潤在古今思鄉詩文中,讀讀相關的段落或句子,讀讀“趣味語文”,談談表達方法,體驗濃濃的鄉情。讓學生與文字對話,與同伴對話,在交流中溝通,在傾聽中欣賞,在展示中學習,把體會感情與領悟寫法、讀書與表達、語言積累與語言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最佳化。

  【教學目標】

  1、回顧本組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作者是怎樣用具體的景物或事情表達思鄉之情的。

  2、拓展學生視野,引領學生積累有關抒發思鄉之情的詩文、佳句、激發學生熱愛家鄉之情。透過讀書,引導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3、自主閱讀“趣味語文”,並能說出“趣”在哪裡。體會錘鍊文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作者是怎樣用具體的.景物或事情表達思鄉之情的。

  【教學難點】

  訓練和規範學生的口語,能聯絡實際來說說自己是怎麼表達情感的。

  【教學準備】

  對本單元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系統梳理小結。

  收集表達思鄉之情的詩文、佳句、歌曲及琢字煉句的軼聞佳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

  一、談話匯入,明確內容

  家鄉,在遊子的心裡,永遠是最溫馨、最難以割捨、最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思鄉情是人世間一種美好的情感,本組課文表達的都是思鄉之情。透過課文的學習,我們收穫了什麼呢?讓我們共同走進回顧·拓展二(板書課題:回顧·拓展二)

  二、賞讀片段,感悟鄉情

  1、讀著一篇篇思鄉的課文,一些感人的描寫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下面這些內容還記得嗎?出示相關語句:

  ⑴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⑵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⑶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⑷ 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著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⑸ “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裡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⑹ 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

  這些語句出自哪些課文?從這些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什麼?知道都是採用什麼方式來表達的呢?

  (詩人觸景生情;透過寫具體的事表達外祖父的思鄉之情;透過寫景物抒發懷念故鄉之情。)

  談表達方法,讀相關句段,這樣做一是避免交流時語言枯燥,二是與文章緊密聯絡,加深對錶達方法的體會。

  過渡: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向我們訴說著思念家鄉的情懷!家鄉,真是人們心中扯不斷的牽掛呀!請同學們默讀本組的幾篇課文,說說課文是透過哪些人、事、景、物來表達思鄉之情的?

  三、回顧課文,交流互動

  1、回顧課文內容,找出作者或寫事或寫景表達思鄉之情的內容讀一讀。

  2、你找到了哪些這樣的描寫?小組裡互相交流,暢所欲言。

  3、小組派代表發言:

  ⑴ 課文中透過描寫具體的事物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

  ⑵ 課文中透過寫景表達思鄉之情的語句。

  4、小結:

  表達思鄉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應透過描寫具體的事物或景物來體現。作家的作品是這樣,我們的習作也要這樣。

  5、平時我們的習作是怎樣表達感情的?(結合本次習作中的典型例子進行交流。)

  整體回顧中進一步提煉表達方式,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一個基礎;結合習作交流自己和同學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在言語實踐中掌握課文的表達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課時

  日積月累、趣味語文

  一、背誦古詩詞,啟用積累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詞三首,請大家先來背誦一遍。

  二、詩文連結,內化積累

  1、積累“日積月累”中的詩句:

  ⑴ 請大家反覆讀這些詩句,想想這些詩句有什麼共同的特點?說說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如“故鄉情”“浮雲”“遊子”“他鄉”“家在夢中”“人在天涯”“明月”等詞,都能感受到詩人的思鄉、思友之情。)

  ⑵ 熟讀成誦。

  ⑶ 引入部分原詩朗讀,鼓勵學生蒐集原詩讀讀背背。

  透過自讀感悟,誦讀體會,以積累優美詩句,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鄉、思友之情。

  2、課外拓展:

  ⑴ 千百年來,描寫思念家鄉的好詩句還有很多很多。請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課外收集到的描寫思鄉情的詩文。

  ⑵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三、趣味語文,激發興趣

  1、學生自讀“推敲的來歷”一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小組互問,解決不懂的問題。

  3、引入賈島的《題李凝幽居》整首詩,以理解為什麼用“敲”字好。

  4、這樣的趣味語文故事還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講給大家聽。

  讓學生自己熟讀感悟,體會詩人寫詩時對運用字詞的認真態度,領悟到漢字的意趣和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