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沉浮現象科學教案

沉浮現象科學教案

沉浮現象科學教案

  設計意圖:

  觀察物體的沉浮現象是幼兒很喜歡的探索活動,中班幼兒對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建構,但在汽水中的沉浮現象卻沒有相關的知識,而葡萄乾在汽水中不斷沉浮“跳舞”的有趣現象,也引起幼兒無限的探索慾望。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活經驗,開展了本節科學活動“會跳舞的葡萄乾”。讓幼兒獲得知識與經驗,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觀察葡萄乾在汽水中的運動狀態。

  2.對探索活動感興趣,透過個體的觀察、操作,找出問題的答案。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初步掌握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材料準備:1.雪碧。2.葡萄乾。3.探索材料(瓜子、石頭、花生)。4.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探索慾望

  1.我這裡有一杯水,你猜這是什麼水?

  2.你是怎麼猜到的?

  3.我請來了一位舞蹈家,你們看它是誰?它是怎麼在水中跳舞的?

  二、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觀察

  1.幼兒觀察葡萄乾在汽水中的運動狀態,方向。

  2.在觀察的時候,如果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先告訴我。(幼兒探索,教師記錄)

  3.你們看了葡萄乾跳舞后有什麼發現呢?(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進行記錄)

  4.它是怎麼在水中跳舞的?

  5.你覺得它為什麼會在水中上下運動?

  6.為什麼到了水面後又沉下去了呢?

  7.要是沒有氣泡會怎麼樣呢?

  8.這裡還有一些東西,請你們猜猜哪些會跳舞,哪些不會跳舞?

  9.幼兒動手操作、觀察,並進行記錄。

  10.集體討論哪些物體會在汽水中跳舞,哪些不會。

  三、教師小結

  原來汽水中的小泡泡就像大力士一樣,他們一起合作用就把汽水中的物體拖起來,讓它跳舞了。

  活動反思:

  活動材料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將科學現象與生活緊密聯絡在一起,有利於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活動注重自然過渡,即探索交流——思考討論——體驗感受——經驗提升,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地獲得知識與經驗,在情感上獲得愉悅與滿足。為每個幼兒都能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從幼兒最感興趣的.操作活動入手,讓幼兒透過實驗、記錄去積極主動地獲得相關知識,透過記錄、分享、交流的形式,讓幼兒不斷積累學習經驗,並且透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現和建構知識,從而發現汽水中氣泡與沉浮之間的秘密,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讓幼兒感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不足之處:

  1.記錄表的使用方式幼兒不太理解,不明白如何如進行記錄,應在之前進行示範、講解,或重新按照幼兒的特點最佳化設計。

  2.多提供一些“說”的時間,滿足幼兒探索交流的願望。

  3.教學形式再開放些,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