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運輸血液的管道生物教案

運輸血液的管道生物教案

運輸血液的管道生物教案

  運輸血液的管道

  一.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1.理解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點。

  2.知道出血的初步護理

  能力目標:1.透過觀察三種血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 透過學生對三種血管的比較,培養學生的概括、歸納的'思維能力。

  3.透過實驗知道止血帶的使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德育目標: 1. 透過學習毛細血管及心臟的結構特點與功能,使學生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透過學習,教育學生熱愛體育鍛煉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種血管的結構和功能

  難點:三種血管的功能與結構相適應

  三.學情分析

  學習了血液的組成,對於運輸血液的管道並不陌生,但具體的特點以及功能還不瞭解

  四.教學方法

  掛圖法 實驗法 觀察法 分類比較法

  五.教具

  掛圖 止血帶(布條) 木條

  教學雙邊活動

  一. 引入新課

  提問 1)我們每天都用水,那你每天用的水都是從那獲得的呢?

  2)現代化的家庭中,用天然氣做飯,那天然氣的運輸需要什麼呢?(天然氣管道)

  3)人體內有血液,血液在人體內是怎麼樣流動的呢?(運輸血液的管道)

  二.講授新課

  出示)血流示意圖和血管示意圖

  講) 根據血管內血流方向和血管的結構,功能,劃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

  觀察)血流示意圖,說明三種血管

  實驗1.摸手腕動脈

  觀察)動脈的結構特點 (管壁厚)

  師生總結)動脈的其他特點和功能 (血流速度快,布在身體較深部分,把血液從心臟送到全身各處

  過度:動脈分佈在身體較深的部位,如同樹幹,與分越細,最後與毛細血管相連

  提問)圖中哪個是毛細血管?

  生)第三個

  觀察圖並總結其特點(管壁極薄,血流速度很慢,分佈在全身各處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

  過渡:毛細血管的另一端與靜脈相連

  實驗2.觀察手背的的靜脈

  提問:靜脈是那一個?

  學生:第二個

  問:管壁又有何特點?血流速度又怎樣?分佈在哪裡?

  師生總結:管壁較薄,血流速度較慢,有的分佈較深,有的較淺

  講:靜脈功能(將血液從身體各部送回心臟)

  小結:整體看三種血管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過度:生活由於磕碰劃破,就會引起血管出血, 你都見過什麼樣的出血?

  學生自學出血的初步護理

  試驗3演示:用止血帶止血

  總結:本節主要學習了三種血管的結構及功能,還知道了出血的初步護理

  習題:課本P55填表

  想一想:1,2題

  思考:動脈血和動脈有何區別?

  靜脈血和靜脈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