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親近詩歌》教案實錄

《親近詩歌》教案實錄

《親近詩歌》教案實錄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課堂實錄:《親近詩歌》——袁衛星。

  又是中秋節,想起了當年的一堂課——

  [課前請學生欣賞音樂《春江花月夜》、《藍色多瑙河》。

  [上課鈴響。

  師:上課!(師生問好)同學們,今天這節閱讀課,我想和大家一起去親近世界上最精粹的文學樣式——詩歌。(打投影)我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喜歡讀詩嗎?喜歡的同學請舉手。

  生:(三人舉手)

  師:嘗試過寫詩的同學請舉手。

  生:(舉手者寥寥無幾)

  師:真是“星星之火”!是啊,走過了唐詩宋詞的全盛時期,中國的詩歌如今頗有些落寞,頗有些迷惘,頗有些無奈。請大家看講義上的詩。哪位同學來讀一讀?

  生:(讀全詩)

  詩人

  這個菊花在陽臺上呼喚東籬的季節

  我瞧見我們的詩人比黃花還瘦

  這些活在人群中的五百羅漢

  為什麼落到這般地步

  他們一定是把子瞻的明月

  當成燒餅充飢了

  他們一定是把摩詰的清泉

  當成美酒暢飲了

  他們在唐詩宋詞的美味館裡

  只一碟五絕小令

  就能消受半個黃昏

  剩下的半個黃昏

  他們摸著不長鬍須的下巴

  想吟出一句絕唱

  可家人把燈光搶了去

  說,寫詩幹啥

  勞神,又費電

  師:讀得很好。請大家揣摩一下,作者當時寫這首詩時的心情。

  生:我想詩人本來是滿懷激情地想要抒發自己的情感,但並沒有受到社會上甚至家人的理解。

  師:回答得不錯。我們一起來看詩中的某些句子。“菊花在陽臺上呼喚東籬”的句子是什麼意思?實際上用了一個典故——有誰知道相關詩句?

  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師:很好。菊花應在大自然中開放,但是現在放到了陽臺上成了一個盆景,並且到處都在用它賣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生:經濟社會)或者可以說是物質社會。在這個物質社會里詩人活得好不好?

  生:(齊答)不好。

  師:怎麼個不好法?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生:比黃花還瘦。

  師:照例說這些人應當是五百羅漢,為什麼會落到這樣的地步?他們為什麼會活得不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師:子瞻是誰?

  生:蘇東坡。

  師:蘇東坡寫的最有名的詩作是——

  生:《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師:摩詰是誰?

  生:王維。

  師:王維最著名的詩句之一是什麼?

  生:“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師:對。他們把東坡的“明月”當作燒餅來充飢,把王維的“清泉”當成美酒來暢飲,這些都是他們在什麼方面的追求?

  生:精神方面的追求。

  師:對。他們的追求甚至包括夜夜在燈光下苦思冥想,只為吟出一句絕唱。在物慾橫流的社會里,詩人的精神追求有沒有被理解?

  生:沒有。連最親近的家人都不理解,更不用說我們讀者了。

  師:這正如剛才所說,詩歌很無奈。(稍作停頓)這首詩是我前不久參加全國詩歌會議時寫得一首隨感詩。在這次詩歌會上,我遇著詩人舒婷,她送我詩集,名字叫《最後的輓歌》。我說詩歌不應當成為“最後的輓歌”。

  師:這堂課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帶領同學們去親近詩歌,去感受詩歌,去喜歡詩歌。尤其是要感受詩歌的真、詩歌的善、詩歌的美。

  師:課前,我佈置了一個難度較大的練習,讓大家畫一幅畫,用畫的形式回答一個問題:詩是什麼?我收上來一看,畫得五彩紛呈。我挑了一些同學,讓他們製成膠片。現在大家來看一看他們對詩歌真、善、美的理解。

  [投影第一張膠片:五線譜。

  師:這是錢學傑同學的作品。錢學傑,你來說說看詩是什麼?

  錢:我認為詩是美妙的音樂。

  師:音樂是很美妙的。還記不記得課前我們欣賞了哪幾首曲子?

  生:《藍色多瑙河》、《春江花月夜》。

  [投影:燈塔。

  師:我們再來看焦鬆鬆畫的。焦鬆鬆,你認為詩歌是什麼?

  焦:我認為詩是昏黃夜色中的導航燈。

  師:導航燈能穿透迷霧。

  [投影:呈利劍狀的“詩”。

  師:再來看看姚成同學的。姚成,請你解說一下。

  姚:我認為詩是一把無形的劍。

  師:你能舉個例子嗎?

  姚:比如杜甫的《石壕吏》。

  師:那麼,這把利劍指向誰呢?

  姚:指向封建統治者。

  師:很好,請坐。

  [投影:裝著酸甜苦辣四味的調料瓶。

  師:這是婁旭璋的作品。婁旭璋,請你說說,你認為詩是什麼?

  婁:我認為詩是人生況味的結合。

  師:或者說,是人生況味的寫真。

  [投影:一個信封。

  師:路婷,你來說說看你的理解。

  陸:我認為詩是維繫你我友誼的紐帶。

  師:這個“你”當然是泛指吧?(眾生笑)——你把詩的功能也指出來了。

  [投影:箭穿雙心。

  師:周玲,你來說說。

  周:我覺得詩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流。

  師:可是你畫的是一支箭(生大笑)。這不是一支普通的箭(生再次大笑)。這應當是丘位元手裡的箭吧?——同樣是愛的表現,有的人表達方式就不同。這是梅鑫的作品:

  [投影:一男一女手拉手在海灘上奔跑。

  [投影:頭頂書本的莘莘學子。

  師:汪洋同學,你來解釋一下。

  汪:我覺得詩是我們閒暇時發洩的工具。

  師:是閒暇時嗎?你畫的是書、考卷。我看是苦惱、痛苦時的發洩。(生笑)

  [投影:一座房屋。

  師:陸葉你來解釋一下。

  陸:我覺得詩是人最好的歸宿。

  師:其實是精神的歸宿。我覺得這幅畫技巧上有點兒問題:人都要進去了,門卻是緊閉的(生笑),門應當開著。

  [投影:滿天繁星。

  師:這是最後一張,誰來描述一下?

  生:我認為詩是天上的繁星。

  師:很燦爛。

  師:從以上圖片可以看出,大家對詩歌的真、善、美理解得不錯。但我有一個疑問,既然大家對詩歌的真、善、美有這樣大的把握,為什麼不喜歡讀詩?

  生:讀不懂。

  師:讀不懂——那為什麼不寫詩呢?

  生:不會寫。

  師:讀不懂,不會寫,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這裡最主要的問題,我看是對詩歌特徵把握不夠。詩歌不僅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是生活的提煉。

  [投影:詩——生活的全部;生活的提煉。

  師:請男同學朗讀講義上的第一段文字,女同學讀第二段。

  男:(讀)哦,停電了,第二次停電了!別的班的同學都衝回家了,可我們班卻把中秋節留下來的蠟燭點了起來。大家有的繼續看書、做作業,有的兩三個人圍棋來討論問題。在燭光下,一切都顯得那麼有情趣。

  女:(讀)漫漫長夜,人影彷徨。幽幽燭光,裝飾安詳。看那無聲的世界,此刻不再輝煌。而僅有一處充滿熱情的地方,閃亮,閃亮……

  師:這兩段文字都是同學們自己寫的。題目都叫《停電的夜》。請大家看一下,哪一段是詩,哪一段不是?

  生:第二段是詩。

  師:為什麼?

  生:我覺得第二段文字讀起來琅琅上口,第一段相對比較平,所以我覺得第二段文字是詩。

  師:這是從詩歌的語言方面來講的。這段文字琅琅上口,富有音樂性,而且它的語言優美,字數相對較少。好的,語言優美、凝鍊,富有表現力,這是一個角度。有沒有誰能從其它角度來談談?

  生:第二段文字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師:請朗讀相關詩句。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讀得不錯,請坐。有沒有其它感想了?

  生:第二段更富有想象力。

  師:何以見得?

  生:從一些詩句中可以看出。比如“閃亮,閃亮……”這句,給人無限遐想。

  師:很好,請坐。把大家剛才的發言歸納一下,我們就得到了詩歌的特徵: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會生活;具有強烈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語言精煉、準確、富於表現力。(投影演示)什麼是詩,什麼不是?我們可以用這三條來衡量。由此我想到了昨天晚上的一場足球賽——中國隊對韓國隊。汪洋請你說說結果——汪洋是我們班的超級球迷。(生大笑)

  汪:1比1踢平。

  師:請你就這場比賽完成一篇口頭百字文。

  生:昨夜,一個黑色的星期五,中國隊對韓國隊生死決戰,一個角球,把中國隊逼進了死衚衕,中國隊痛失出線機會,中國球迷心在泣血……

  師:已經比較有感情色彩了。只要語言再精煉一點兒就是一首詩了。我昨晚也難以入睡,今早起床後寫了一首詩。開始寫了四行,來到學校後,舍務處的老師告訴我,你們班男生昨晚講話扣一分,於是我又寫了兩行。

  [投影自己寫的詩]

  師:姚成,請你讀一下。

  姚:(大聲朗讀。朗讀時,底下不時傳來笑聲)

  昨夜

  中國球迷的心集體越位

  上半場補時階段韓國隊的一粒角球

  把中國隊進軍奧運會的夢想洞穿

  梁豐中學高一7班的男生因為氣憤

  從舍務處老師那兒領了一張黃牌

  要我說,與其黑燈瞎火地罵娘

  還不如捂著被子悄悄地彈淚

  不知7班的小夥子們有沒有想過

  下個禮拜還有一場球賽在等著他們

  而梁豐中學的綠茵場上

  是從來也沒有替補席的

  師:請坐。大家體味一下,我表達的感情除了悲憤、悲痛外,還有沒有其它的意思?

  生:最後一小節好像有點特別。

  師:大家一起把最後一節朗讀一下。

  生:“不知7班的小夥子們有沒有想過,

  下個禮拜還有一場球賽正等著我們,

  而梁豐中學的綠茵場上,

  是從來也沒有替補席的。”

  師:有沒有讀出點兒味道了?

  生:下個禮拜要期中考試了。

  師:期中考試,我們每位同學都是參賽者,都是球員。下面請男同學齊聲把這首詩讀一遍。

  [男生齊讀。

  師:相信現在大家對詩歌的特徵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希望汪洋同學下次能用詩歌的形式完成這篇口頭作文。同時也希望其它喜歡詩歌的男同學能用詩歌表達你們的情感。

  師:以上講了什麼是詩歌。是不是每一首詩都值得咀嚼呢?肯定不是。上面我那首即興之作就未必是好詩。要讀就要讀好詩。那麼怎樣來評判一首詩的優劣呢?實際上還是上面三點。(投影詩的三項特徵)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兩首詩《我不知道——致寶島》、《靜夜思——致寶島》。我想請一位男同學朗讀第一首。

  男:(大聲朗讀)

  我不知道

  ——致寶島

  我不知道那裡是否有害人的風暴

  也不知道那裡是否有驚濤有暗礁

  反正,我已通知明月準備好

  三五之夜伴我同行去寶島

  我不知道是否能見著龍飄飄

  也不知道是否能會著瓊瑤

  反正,我已通知明月準備好

  三五之夜伴我同行去寶島

  我不知道是否能去阿里山登高

  也不知道是否能在日月潭洗澡

  反正,我已通知明月準備好

  三五之夜伴我同行去寶島

  師:第二首請一位女同學朗讀一下。

  女:(朗讀)

  靜夜思

  ——致寶島

  便有三百六十五隻酒杯

  站成今夜

  在九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八仙桌上

  斟上十一億思念

  祭月

  便有婀娜的'浣紗女入夢

  在你憶舊的心湖浣洗

  那一片有一片

  故鄉的雲

  (母親的淚痕

  在那片片雲上

  盛開了四季)

  便有臨窗的月桂

  開出如詩的婉約

  開出《山海經·精衛》

  西飛

  便有西山的苦楝

  一枚青果一枚青果地流淚

  淚水蒼翠了

  種啥長啥的土地

  便有

  那四十歲的海峽

  正寢

  在今夜

  [生自發鼓掌。

  師:兩位讀得都不錯,很有感情。現在請大家評判一下,哪一首詩好?為什麼?

  生:第二首。

  師:說說理由。

  [生討論。

  師:誰來講講看?

  生:我覺得《靜夜思》第一句用了誇張的手法,表達的感情比較深沉。

  師:詩歌要有強烈的感情。——第一首詩感情也很深沉啊,尤其是“反正”一詞,表明態度很堅決的樣子。

  生:可是第二首詩表達得更加委婉。

  師:也就是說強烈的感情不一定要外露,可以藏在內裡,像火山一樣,不到爆發的時候就不爆發。——你能從感情方面著手非常好。——還有其它方面嗎?

  生:第二首的語言非常優美。

  師:舉個例子。

  [生朗讀相關詩句。

  師:這些語言較富有表現力,相對來說,第一首詩的語言就較普通,缺少表現力,有些語言甚至缺少美感。這就是好詩與壞詩的區別。——很不好意思地告訴大家,這兩首詩都是我寫的(生大笑),第一首詩高中時候寫的,第二首是大學時候寫的。可見,同一個題材,寫成一首壞詩還是好詩,最關鍵的在於詩歌的創作技巧。讓我們閉上眼睛,再來聽一首詩。

  [師放錄音。江蘇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戈弋配樂朗誦。

  小木橋的心事

  ——致寶島(朗誦詩)

  在波濤寬闊的海洋

  你是一條躑躕的小船

  頂著風浪

  在巍峨莊麗的山崗

  我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向著遠方

  看見了嗎

  那是我五十年的惆悵

  東流入海浩浩蕩蕩

  聽見了嗎

  那是我五十年的呼喚

  拍岸驚夢聲聲高亢

  你是看見了的

  要不,你的眼睛

  怎會有熱淚流淌

  你是聽見了的

  要不,你的嘴唇

  怎會哆嗦著

  想說,又說不出的模樣

  若不是隔著海峽

  你準能比劃到我

  那份山海難比的思量

  若不是隔著海峽

  我準能觸控到你

  那顆怦怦跳動的心臟

  這就是海峽嗎

  此刻她是多麼溫順

  沒有驚濤沒有駭浪

  這就是海峽麼

  此刻她是如此安分

  託著日出託著希望

  這就是海峽

  五十年前,她用風浪

  推動一次註定要回首的

  遠航

  這就是海峽

  五十年前,她用波濤

  疊起一列註定要崩潰的

  高牆

  五十年

  那麼短暫又那麼漫長

  五十年

  那麼艱苦又那麼輝煌

  改革進取,南方的甘蔗林

  立起高樓追彩雲

  對外開放,北方的青紗帳

  長的不再只是紅高梁

  高山作證,大海作證

  中國,什麼時候有過今天的

  燦爛輝煌

  藍天作證,白雲作證

  中國,什麼時候有過這樣的

  富足安康

  門前那棵老槐樹

  恨不能開口說話

  今日得歡暢

  今日得歡暢

  可是誰

  在槐樹下手搭涼蓬

  可是誰

  在家門口翹首遠望

  是那千星萬點的小河麼

  含羞帶顰望著你

  像當年那樣

  被她豐盈的乳汁餵養

  是那千腸百結的小路麼

  苦思冥想盼著你

  像當年那樣

  把她曲折的心曲唱響

  不,不是小河

  小河把情感積蓄

  匯入大江

  不,不是小路

  小路把思念延長

  伸向遠方

  那是故鄉的小木橋啊

  搭在歲月的河床上

  歲月的河床上

  夜夜有淚水在流淌

  小木橋的小事

  一夜夜,一年年在瘋長

  他指望有朝一日能長大

  好讓他橫跨在海峽上

  渡你還鄉

  渡你還鄉

  渡你

  還鄉

  師:剛才這首《小木橋的心事》也是同一個題材。還是我寫的,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徵詩活動中獲了獎。——一個題材還可以寫出很多的作品。下面我們再來看一首詩,主題也是致寶島。請一位同學朗讀一下,我給配上音樂。

  [生讀,師配樂。

  中秋月

  楊然

  今夜只有中國才有月亮

  只有中國才有這樣大這樣明這樣圓圓的月亮

  這樣沉重的月亮,是中國人懸天的魂魄

  啊!中秋節

  只有中國人在望月,今夜

  中國最公開的隱痛啊被嘆息的夜色浮動

  七月流火之後,母親又為我們授衣

  授第三十五件衣。蟋蟀,又將入我床下

  但是古代的淚眼啊還是這麼圓睜

  望穿歷史,望穿歲月

  月亮,月亮,從遠古照耀現代的中國

  今夜中國最動情了

  用期盼去填海峽兩岸的距離

  同時推開的窗

  這邊岸上的,那邊岸上的

  集中人類五分之一的目光一齊望月

  每張臉,陰了一半,睛了一半

  碎了的月亮在這裡,復圓的月亮在天上

  寫深深的情思,在淺淺的海面

  縱然被水沖走了,還是要寫下去,一年又一年

  目光飛不過去,就到月面相逢

  聲音飛不過去,就到海上碰杯

  那三十五年沒有啟封的一瓶酒

  還是桂花釀的味,還是菊花染的色

  最清醒的一醉,飲出五千年的史記

  還記得徵人的淚,還記得烽火臺下的羌笛

  中國的關啊雖不是漢時的關

  天上的飛機,水面有輪,地下有火車

  中國的月啊卻還是秦時的月

  還是李白舉杯相邀,蘇軾把酒問天的那一輪

  還記得陽關古道楊柳攀折,樂遊原上殘陽如血

  還記得江南又綠兩岸,夢醒秦娥傷別

  中國的月啊,難道就永遠這樣離愁別恨

  這樣照九州的不全,這樣幽思聲聲哽咽

  就到月上暫時相會,月上有海無峽

  還有哪一張中國人的臉,不願飄來鏡中相看

  那邊有陽明山,這邊有東嶽

  那邊有日月潭,這邊有云夢古澤

  總不能把月也鋸成兩半,怨這祖先遺傳的佳節

  要怨,就怨這使人頻添白髮的懷想

  怨這太多太綿纏的鄉戀、鄉愁、鄉情

  怨這龍的、鳳的、長城的、黃河的相思

  怨父子母女、夫妻兄妹割不斷的恩愛

  怨吧,最親最親的人,最可怨恨的

  只有中國,今夜多夢

  月亮的名字丟失了,明月不再叫做明月

  而被中國叫做團圓

  今夜中國推開所有的窗,啊!中秋節

  [掌聲自發響起。

  師:很有感情。——大家一定能夠感到,這首詩又遠在前詩,也就是我詩之上。詩人幾乎不露痕跡地把月華詩魂交融在了一起。那平平仄仄地鳴唱餘於韋編竹簡、線裝詩卷的蟋蟀,那曾醉到無數遷客騷人的菊花、桂花酒漿,以及羌笛、陽關、烽火臺的隨意組合,同樣也使詩歌顯得曠遠、深邃、沉重。

  師:詩美不美?

  聲:(齊答)美!

  師:現在願意讀詩的請舉手。

  [生紛紛舉手。

  師:有沒有誰願意嘗試寫詩的?

  [有一大半兒學生舉手。

  師:這回人不少。好,下一節課我們就用自己寫的詩歌再來上一堂課——親近詩歌。

  [下課鈴響,教師宣佈下課,師生道別。

  附記

  這是我在1999年執教的一堂展示課。上課的班級是我接教一個多月的高一7班。

  是陳鍾梁先生的一席話觸動了我。他說,教什麼永遠比怎麼教重要;語文教師不要在教學方法上過多糾纏,而要在教育內容上注重開拓。

  我覺得我有義務帶領學生去親近世界上最精粹的文學樣式——詩歌。誠如英國散文家和文學評論家赫茲裡特在他的《時代精神》一書中說:“詩是構成生活的一種東西。”“生活中一切值得記憶的東西,都是生活中的詩。”“詩是我們生活中的精細部分,它擴充套件、淨化、提煉我們的心靈,它提高整個人生。”

  詩是什麼?我想起每個教師的一個考題。一位美國教師給高中學生出了一道試題,問“詩是什麼”。題目也許算不上新鮮,但答題的要求卻極為有趣——這就是,必須先把一張白紙剪裁或摺疊成某一特定樣式後再發表看法。學生答案五花八門——有的將紙剪成兩個“心”形,並解釋說,詩必須由作者的心通往讀者的心;有的將紙疊成螺旋形,並解釋說,詩是心情的螺旋形的上升;有的索性將白紙剪碎,然後說,詩是從破碎的心中流出來的;更有的將白紙原封不動地送回,說,什麼是詩只能由寫在上面的東西自己來解釋……

  我在課前也讓學生做這道題目,不過回答問題的要求有變:畫一幅畫來說明,並找一首詩來佐證。

  然後就是上面一堂課的實錄。

  課後,市教研員頗具創意的把上課學生留下來,讓他們用書面形式評課評教。以下是學生所評:

  劉蕾:以往上公開課,老師準備了又準備,關照了又關照,有時甚至把內容先彩排一下,結果課上毫無新鮮感,表面看似生動,實則乏味不堪,而我們班這節語文課截然不同,開課前兩天袁老師讓我們用一幅畫、一首詩表達出“詩是什麼”,除此之外,他什麼也不要我們準備。

  周萍:倘在今日之前,你問我:“詩為何物?”就像在問一個啼哭的嬰兒:“你在想什麼?”我的潛意識裡可能有詩的影子,可是我卻無法用我的言語去論詩,體會詩。因為我根本無法去辨別何為詩,拿到詩,我也無法去深味,那詩裡是所蘊含的哲理、感情是我無法觸及的。但是,今日之後,有所不同了。……當我閉上眼睛聆聽《小木橋的心事》時,我的心隨著那句句詩上下跳動,感情隨著小木橋的心事跌宕起伏,那字字敲擊著我的心扉,我彷彿化作小橋,屹立在小河上,我是多麼企盼長大,去迎接我們寶島。……經過這節課,激起我對詩更多的遐想,我的心底泛起漣,我的不安分細胞開始騷動,我想讀詩更想創作詩。

  陸曉春:對於讀詩,我一向意興索然,對於寫詩,我更自嘆沒有詩人們的那份才情,然而,在今天上午聽了袁衛星老師的閱讀課後,我深深感到自己與詩歌之間的距離被大大拉近了,甚至萌發了一種創作的衝動。……讓不瞭解詩的人瞭解詩,讓不喜歡詩的人喜歡詩,我想,這正是這堂課的成功之所在。

  陳濤:詩被人稱作“陽春白雪”,“孤芳自賞的月下玫瑰”,而今揭開了詩的面紗,感覺卻是如此和心靈接近。我真的愛上詩了。此時此刻,我的內心湧著一股衝動,一股讀詩、品詩、寫詩的衝動。真是難以想像,40分鐘前,我還對詩不感興趣,而40分鐘後,我就成了一位詩的熱衷者。袁老師真的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

  李香晴:上完這節課,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了寫詩的衝動,並且寫了一首不成功的小詩。

  窗外

  窗外

  一片孤葉

  悠悠地

  飄落地上

  靜靜無語

  人踏過

  孤葉

  碎了

  默默無言

  生命被毀的聲音

  在耳邊

  作響

  深深凝思

  驀然抬頭

  碎葉已隨風飄起

  去向新的天堂

  查曉卉:下課後,我產生了寫詩的衝動,可見,這節課在內容上是相當成功的。附詩兩首。

  傷害

  抬頭

  看見燈光

  箭一般穿透心房

  難道

  光明與傷害是同窗

  最好

  無光

  只請

  留下淌血的地方

  黑暗

  心靈最後的殿堂

  不願

  最後一刻

  隕落

  那隻翠鳥

  劃過

  沉寂了千百年的心湖

  血

  滴落在

  深沉的湖面

  震撼

  心岸

  於是

  千百年的大堤

  就在這一瞬

  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