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中班關於獨自在家的自我保護的教案

中班獨自在家的自我保護的教案

中班關於獨自在家的自我保護的教案

  活動目標:

  1. 知道不能給陌生人開門,懂得在家時的安全常識。

  2. 知道保護自己,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 相關的錄影帶(圖片)

  2. 各種形狀的卡紙、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匯入

  師:小朋友,你有過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嗎?

  幼:有。

  師:你一個人在家時,都做什麼呢?

  幼:我自己家時就看電視。

  幼:我一個人在家時,會玩玩具、看書…

  師:今天,也有一個小朋友一個人在家,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遇到了什麼事情?

  (簡短的談話,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 觀看圖片

  師: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幼:給陌生人開門。

  師:他這樣做對嗎?

  幼:不對。

  師:這樣做有什麼危險?

  幼:會被陌生人騙走。

  小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如果有陌生人敲門,千外不能開門,要問清是誰,找誰,然後告訴他,過會再來,隨便給陌生人開門會發生危險。

  (此環節,讓幼兒懂得獨自一人在家遇到陌生人來時該怎麼辦,懂得不能給陌生人開門)

  三、 安全討論

  師:小朋友,一個人在家很悶怎麼辦?

  幼:可以看電視。

  幼:可以畫畫、看書…

  師:自己在家肚子餓了,怎麼辦?

  幼:餓了看看冰箱裡有什麼吃的',先吃點。

  幼:餓了我就拿點心吃…

  師:自己在家時,如果來了壞人或是發生了事情該怎麼辦?

  幼:大聲喊救命。

  幼:打110。

  幼:給媽媽打電話…

  小結:自己在家時,要特別注意安全,不要做危險的動作,如翻跟頭,不要玩弄電器插頭、插座以及煤氣開關,不要到陽臺上去。一個人在家時可以安靜的看書、畫畫、玩玩具、看電視等。

  (透過談話,使幼兒知道哪些東西是不能亂動的,以及一個人在家時應該做哪些事情,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四、 製作“安全警示牌”

  幼兒自由設計,為有危險的地方製作“安全警示牌”,教師巡迴指導,重點輔助能力差的幼兒。

  (讓幼兒進一步瞭解哪些地方是有危險的,要注意)

  五、貼上標誌牌

  引導幼兒將做好的“安全警示牌”貼在電器插頭、插座、桌角、玻璃門窗等認為有危險的地方。

  (引導幼兒將製作的安全警示牌貼在相應的地方,進一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透過引導幼兒觀看錄影、討論交流等形式,使幼兒懂得了自己在家時,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能動有危險因素的物品,瞭解了危險的物品能給人們帶來的危害,知道了危險發生時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培養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及能力。

  本活動符合幼兒的興趣,所以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在活動中積極思維,大膽探索,勇於結合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見解,發展了幼兒的語言概括力及表達能力,幼兒透過自主探索中,在原有基礎上拓展了新的知識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