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我愛家鄉教案(通用6篇)

幼兒園小班我愛家鄉教案

幼兒園小班我愛家鄉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我愛家鄉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我愛家鄉教案 篇1

  活動總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家鄉美景,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能大膽說出自己聽到、看到的事物。

  3、培養幼兒合作,互助精神及探索慾望。

  4、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活動一:遊鼓山

  活動準備:

  1、請家長事先帶幼兒坐過纜車。

  2、教師瞭解鼓山風景區的有關知識。

  指導要點:

  一、教師以導遊身份講解“鼓山”名稱的由來,讓幼兒知道鼓山是我們美麗的家鄉。

  二、幼兒觀賞鼓山的山、水、花、樹、田野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師:今天,我們要一同去登鼓山,看風景,請小朋友去看一看,我們的家鄉美不美。

  三、介紹鼓山的亭、寺、殿、塔、石刻感受古代文化美和藝術美。

  師以導遊身份介紹鼓山登山古道上的七里亭及湧泉寺等,大雄寶殿、喝水巖,摩崖石刻等景物,引導幼兒感知古代文化美、藝術美。

  四、激發幼兒提問題,培養幼兒探索慾望。

  師:小朋友,你們對鼓山的哪些東西感興趣或還想知道什麼們解答。

  五、說說鼓山美,美在哪裡?

  附:七里亭:七里亭有七座亭

  “觀音亭、半山亭……”

  分佈在登山古道上,供遊人休息

  湧泉寺:寺內大多物品由幾百年前造的,大雄寶殿十分壯觀,有大佛像、小佛像很多,有藏經閣、舍利塔內“舍利子”是如來佛的牙齒,是佛家的寶貝。

  喝水巖:傳說開山祖師神晏在此唸經,因澗中溪水吵擾

  喝水巖勝景。

  摩崖石刻:參觀喝水巖附近摩登石刻群,感受古代書法

  活動二:說鼓山,畫美景

  活動準備:收集有關鼓山的圖片及登山照片佈置在活動室周圍。筆、紙等。

  指導要點:

  一、觀賞、議論、回憶鼓山美景。

  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一邊觀賞有關鼓山風景的圖片和照片。—邊自由議論,說說鼓山的美景。

  二、畫美景

  引導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物或景區,並把它畫下來。

  三、說說我眼中鼓山美麗的景色

  組織幼兒將各自畫好的畫說一說,我最喜歡哪裡?為什麼?

  活動三、福興投資區

  活動準備:事先聯絡幾家工廠:華科光電有限公司(外商投資)、金以童年玩具廠(國內玩具連鎖廠)、服裝廠(鼓山人投資)、福興投資區分佈圖。

  指導要點:

  一、向幼兒介紹福興投資區的由來:

  福興投資區是我省第一個由農民集資辦的投資區,現有國內外投資商投資辦起了200多家工廠。

  二、參觀工廠:感受投資區的規模及完善的設施。

  老師帶幼兒到工廠門口。

  1、討論商量:哪個小朋友願意去聯絡進廠參觀的事?鼓勵幼兒大膽與交往。

  2、參觀工廠聽介紹。

  三、討論:

  1、參觀福興投資區,你覺得建設怎麼樣?

  2、開發福興投資區有什麼好處?

  3、長大後,你想為家鄉做些什麼?

  活動四:鼓山新區美

  活動準備:事先聯絡鼓山苑物業鼓山新區指揮中心。收集鼓山苑售房廣告圖,新區規劃圖。

  指導要點

  一、導語

  鼓山山美、人民勤勞勇敢,他們把鼓山鄉建設地這麼美。鼓山不僅是旅遊勝地,而且住在鼓山也是一種享受,今天,我們就一同去參觀全國示範住宅小區——鼓山苑。

  二、參觀鼓山苑住宅小區及周邊配套設施。

  1、參觀鼓山苑幼兒園、鼓山苑小學、超市、住宅等。

  2、這裡美嗎?美在哪裡?(從綠化、樓房設計、周邊環境等方面引導幼兒)

  3、住在這裡有什麼感覺?(以採訪戶主,參觀戶型等形式,並瞭解完善的物業管理)。

  三、參觀鼓山新區建設指揮中心,感受家鄉變化。

  引導幼兒觀看鼓山苑周邊建設工地?

  1、你們知道這些是建什麼嗎?

  2、看新區規劃圖,聽介紹?

  鼓山新區新建成集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娛樂於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

  3、說說你理想中的鼓山新區是怎樣的?

  活活動五:建構鼓山新區

  活動準備:

  各種積木、插塑、紙盒、可樂瓶、易拉罐及新區規劃圖。

  指導要點:

  一、討論:我們要搭建什麼?用什麼材料建構?

  1、建構鼓山苑住宅小區及周邊配套設施。

  2、建構鼓山新區

  引導幼兒根據想象,創造性建構未來的鼓山新區——水上公園、大型商場、遊樂場、醫院等。

  二、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材料,互相協商合作建構。

  三根據新區規劃圖,師幼一同組合,佈置鼓山新區,並拍照留影。

  四、延伸

  活動:

  師幼一同創編兒歌贊鼓山。

  我愛家鄉美

  鼓山美、鼓山新

  鼓山風景美如畫

  人民勤勞有智慧

  外商投資辦企業

  從此走上富裕路

  我愛家鄉鼓山美

  幼兒園小班我愛家鄉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生對家鄉的美食和風土人情的瞭解,體會美食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知道不同地區的人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美食也各不相同。培養學生對家

  鄉的熱愛之情,更多地瞭解家鄉。

  教學準備:

  1、學生蒐集家鄉美食和家鄉的風土人情相關資料資料。

  2、親自動手做家鄉特色小菜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我們先來玩一個遊戲——“看圖猜謎”。

  (多媒體課件示圖一)

  請看,這是什麼?(雙皮奶)

  你們吃過雙皮奶嗎?什麼味道呢?

  這甜而不膩的雙皮奶可是我們佛山順德的特有美食。(課件介紹:雙皮奶,顧名思義,乃含雙皮之奶也。據說當年順德一位叫何十三的農家子弟,在清晨烹製早餐的時候,不小心在水牛奶裡翻了個花樣,不久有個識貨的老朋友買去了配方,開了間食檔,這順德雙皮奶便吃成了傳統,而雙皮奶也便由清末流傳至今。)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家鄉的美食。齊讀課題。

  除了雙皮奶,你們還收集了哪些家鄉美食的資料?4人小組交流一下吧。

  二、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欣賞各種小吃圖片。

  師:同學們真棒!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帶你們到佛山美食街去逛一逛?(出示佛山各種美食的圖片)。你們都看到了有什麼?看過後有什麼感受呢?(每個地區的美食都不一樣,品種多)(板書:品種多)

  二、家鄉美食

  (一)家鄉美食

  1、師: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玩在美國,吃在中國。中國地廣物博,食文化歷史悠久,各地都有自己的傳統美食。我們班裡的同學來自不同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來開展一次美味佳餚甲天下,家鄉特色美食展示活動。

  首先,先讓老師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菜吧!

  3、師:我是廣東省湛江人,有許多名菜,名小吃,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我湛江看看有什麼美食。

  4、課件展示湛江美食。

  5、教師總結評價:海鮮是湛江最出名的美食了,中外遊客來廣東湛江旅遊,一般都會嚐嚐這些海鮮的!

  (二)家鄉特色菜展示

  1、師:老師展示完了自己家鄉的菜,那你們家鄉又有什麼美食,什麼特色菜呢?誰來說說看?

  (教師邀請一些來自不同省份的學生來說說自己家鄉的名菜,名小吃。)

  (1)先介紹自己來哪個省的哪個城市?

  (2)然後介紹自己家鄉的特色名菜或名小吃。(說菜名即可)

  2、(老師3個省份分成3個小組廣東省、江蘇33、20號、廣西11、10)每一小組派一到二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家鄉的特色名菜或名小吃。

  師:聽了廣東省的同學們介紹,老師又新認識了許多的美味佳餚。

  3、小結廣東家鄉的美食。

  我們廣東人除了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不敢吃外,其他的真的什麼都吃,懂得吃美食,很自然就懂得做美食,每年中秋節,我們都愛吃的月餅就是其中一個美食,怪不得人人都說:廣式月餅,馳名天下。

  我們剛才說的大都是廣東的美食,我知道有部分同學家鄉不在廣東,你們能說說你們家鄉有那些著名的美食嗎?

  (二)家鄉的風土人情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美食是由於生活環境不同,風土人情不同。(板書:不同的風土人情)

  1、我們中國的一些特色食品不僅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而且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寄託了人們的良好祝願和希望。

  2、介紹四種食品的意義。(湯圓、月餅、年糕、粽子)。

  三、總結:

  1、瞭解了家鄉的美食。

  2、知道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土人情。

  這節我們從家鄉美食瞭解到了祖國各地美食是各不相同的,其實全世界的各國飲食習慣風土人情也各不相同,我們應該尊重各國、各地人民各不相同的風土人情、品嚐不同的美食。

  四、小小廚藝展

  是的,不同地區的人們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當然,當地的特色美食也各不相同。好,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家鄉的美食。

  幼兒園小班我愛家鄉教案 篇3

  活動內容:

  1、瞭解家鄉名勝古蹟及部分土特產。

  2、黃山聞名天下,教育幼兒熱愛家鄉,要保護家鄉名勝古蹟,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透過家園聯絡,要求家長配合帶幼兒在家鄉旅遊拍照,收集各種名勝古蹟資料。

  2、環保資料:

  3、黃山松所懼怕的松蟲圖片。

  4、太平湖清澈水面與髒水對比照片。

  5、佈置好“美麗的家鄉”展廳。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組織教學。

  師:知道我們的家鄉在哪嗎?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們去“美麗的家鄉”展廳參觀,看看我們的家鄉有多美。

  二、進入展廳。

  1、教師擔任解說員,講解黃山太平湖主要景點。

  黃山有四奇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風景秀麗聞名天下。

  太平湖大橋是座單塔斜拉橋,是亞洲最長的斜拉橋。太平湖許多島嶼如猴島、鹿島、蛇島鳥島等等。

  2、出示有關環保方面照片,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朋友,這棵松樹怎麼了(生病了)

  如果黃山的松樹生病了那會怎麼樣?

  1、黃山變的光禿禿的,不好看了,迎客松、送客松也沒有了。

  2、沒有松樹的根固,會引起山體塌翻、泥土流失。

  3、沒有樹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也會被破壞。

  怎麼辦?(和爸爸媽媽一起宣傳在木材進出口時要進行檢疫)

  師:(出示太平湖清澈水面與髒水對比照片)水為什麼會髒?需要保護嗎?怎麼保護?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太平湖環保問題,並要求孩子從孩子自己做起,從身邊的人做起。

  3、自由活動

  請幼兒擔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點解說員。教師給幼兒獨立欣賞、討論的時間。讓幼兒暢所欲言,並嘗試家鄉土特產茶葉、獼猴桃、板栗、香榧等

  4、在大部分幼兒參觀討論結束時組織幼兒創編兒歌。

  師:小朋友我們的家鄉如此美麗,我們一起編首兒歌好不好?

  引導幼兒創編。

  我們的家鄉在哪裡?———我的家鄉在黃山

  黃山的風景天下聞名———風景秀麗天下傳

  太平湖上有座什麼橋———太平湖上斜拉橋

  像只大雁飛的高

  我愛黃山

  我愛太平湖

  我愛我的家鄉

  教師總結後要求幼兒為詩歌命名《我愛我的家鄉》並要求幼兒回去讀給自己的父母、親人聽。

  5、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自己美麗的家鄉風貌用筆畫下來,並組織幼兒進行“美麗的家鄉”繪展。

  幼兒園小班我愛家鄉教案 篇4

  教學目的和要求

  對孩子熱愛家鄉的啟蒙教育,使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家鄉,知道家鄉是養育自己的地方,教育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1、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播放《誰不說俺家鄉好》的MTV)

  2、歌中唱到的景色多美啊!唱的是什麼地方?(生答)對,這是作者的家鄉。(板書:我的家鄉)

  3、討論:家鄉指的是什麼?

  :家鄉是我們生長的地方,我們吃、穿、住、行都離不開這片土地。媽媽養育了我們,我們深愛自己的母親;這片土地養育了我們,我們對這片土應該有怎樣的情感呢?把板書補充完整。(我愛我的家鄉)孩子們,請你們深情地讀一讀課題。

  二、學文明理。

  (一)初步感知

  1、紅星村是長沙市雨花鄉一個典型的富裕村,我們一塊去看一看吧1

  2、播放關於紅星村的錄影。

  (二)分析明理

  1、聽完了介紹,同學們想一想,紅星村是怎樣富起來的?(發展個體經濟,招商引資,辦村組企業)

  2、紅星村興辦了哪些企業呢?(農貿大市場、紅星花卉大市場、傢俱城、化工廠)

  3、我們一下紅星花卉大市場(看書)

  a、這個花卉市場的規模怎樣?(大)說明了什麼(經商者多)

  b、這些美麗的花木可以用來幹什麼?對紅星村的村民有什麼幫助?(孩子們可以各抒已見)

  c、:這個花卉市場給經營者和國家帶來了財富,像花卉大市場這樣的企業,紅星村還有很多,難怪那兒的人們都富裕起來,過上了好日子。

  4、瞧(出示課件:紅星村的別墅圖)這就是整齊、威武的紅星農民新村。

  誰來噹噹小解說員,結合課文說一說紅星村村民的生活情況?

  5、:紅星村的村民抓住改革的機遇,大力發展經濟;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小作者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

  我們來讀一讀。(教材P59詩歌,出示燈片並配上音樂)

  6、紅星村現在如此的富裕,你知道它原來的樣子嗎?

  a、生存方式:人多地少、種菜、養豬。生活情況:一家九口擠在土坯房裡,只求填飽肚子。

  b、過去的紅星村不富裕,人們是如何努力去改變它的?

  7、家鄉富裕後,紅星村的人們又是怎麼進一步努力把家鄉建設得更美好的?透過學習,你發現紅星村的村民是以怎樣的實際行動去愛家鄉的?(板書:建設家鄉)

  :大家這麼熱愛家鄉,我們相信,家鄉的明天將更美好。

  三、激情導行。

  1、你的家鄉在湖南省的哪個市(縣)?,哪個鄉鎮?

  2、你的家鄉現在可能還沒有紅星村那麼富裕,想一想:

  a、你的家鄉有什麼特點(風景、特產等)?b、家鄉的人民怎麼樣?

  3、噹噹小導遊:外賓來你的家鄉旅遊,你會向他們介紹些什麼?

  4、長大後你準備怎樣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好?(談一談想法)

  :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是養育我們成長的地方。愛家鄉是愛祖國的表現,愛祖國的人也一定會愛家鄉。讓我們飽含深情地把課題再讀一遍。同學們要把我愛我的家鄉這句話,永遠記在心中。

  幼兒園小班我愛家鄉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2、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並展開豐富的想象。

  3、能自己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片語成的詞語。

  4、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5、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一、談話引入

  二、明確說與聽的要求:

  1、講清你介紹的這處風景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點,要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如有小朋友提問,應耐心解答他們的提問。

  2、認真聽別人講,可以補充,可以提問題。

  三、小組同學互相介紹,並評出介紹得最清楚最動人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點評或提問。

  五、佈置在生活中的交際。請父母或其他長輩介紹一處家鄉景物。

  第二課時、第三課時

  習作

  教學目標: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並展開豐富的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並展開豐富的想象。

  一、激發興趣,匯入主題

  師:小朋友,透過你們的介紹,我發現,你們的家鄉是個非常可愛的地方!你們的介紹,讓更多的人瞭解了你們的家鄉。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在最初是名不見經傳的,說不定因為你們的介紹,會使你們的家鄉成為著名的風景區呢!這次習作就請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家鄉的景物。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於家鄉景物美妙的傳說,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習作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瞭解全班習作的情況。

  第四課時

  修改習作

  教學目標:學會自己修改習作。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自己修改習作。

  一、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評價標誰:語言是否通順明白、是否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習作,老師範讀優秀習作。

  三、1、自讀教材中的導語。2、讀自己蒐集的描寫大自然的文章,勾畫出精彩片斷。3、抄寫在採蜜本上並鼓勵學生經常做摘錄,養成好習慣。

  第五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1、能自己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片語成的詞語。

  2、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3、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一、我的發現

  1、出示課本里的詞語。

  2、學生自己讀詞語,想想你發現了什麼

  3、交流: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懸是相反的。

  4、說一說,還發現哪些詞有這個特點?引導學生髮現更多類似的詞語。

  大小多少東西來往

  二、日積月累

  1、我會填(1)自己嘗試填一填

  (2)指名說說是怎樣填的,並說幾句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

  2、讀讀背背

  (1)自由讀成語

  (2)指名讀,讀準生字的音。認讀生字:奼、紫、嫣、繽、鬱、旭、皓、崇、峻、懸、峭

  (3)引導發現:看看每一行成語有什麼特點?

  第一行:多用於寫花草樹木的

  第二行:寫日月的

  第三行:描寫山的

  (4)多樣讀

  (5)背誦

  課後反思:每當教“展”字,我總忘不了提醒學生不要多一撇,提醒自己要教好學生。可是,在識字教學中,經常事與願違,你怎麼提醒他們注意寫正確,可總有學生記不住,似乎是越提醒越出錯,他們對部分漢字只有模糊的印象,尤其是筆畫多的字更是如此。於是,我教他們學會拆字,用熟悉的部件記複雜的字。這一招還真靈,幾次實踐後,許多孩子在字形的掌握方面大有長進。

  幼兒園小班我愛家鄉教案 篇6

  幼幼班環保活動:

  我愛家鄉清清水

  活動目標:

  1、知道人們生活離不開水,水能為人類服務。

  2、知道清水與汙水的區別,從小養成愛護水源的良好行為,不向河裡亂扔垃圾和髒物,讓河道都流著清水。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1、師:蘇州的園林甲天下,因為他很美麗,很受大家喜歡,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提問:這些地方漂亮嗎?

  什麼地方漂亮?

  2、師小結:清清的河水碧波盪漾,小魚在河裡歡快的遊……

  二、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二。

  知道河裡被汙染了會破壞我們環境。

  師:老師還要帶你們去一些地方。你們看看這些地方漂亮嗎?

  提問:這些地方漂亮嗎?

  這些地方為什麼不漂亮?

  你看到了那些垃圾?

  這些垃圾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三、 討論,使幼兒明白汙水的危害

  師:河水被弄髒了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危害?(小魚不能生活,不能灌溉莊稼,不能喝,不能被觀賞)

  四、討論:我們想什麼辦法使河水變乾淨呢?

  1、 (不隨便向河道內倒生活垃圾和亂扔腐臭物質。)

  2、 (多養魚發展水的本身淨化能力。)

  3、 向人們宣傳不往河道扔垃圾。

  五、參觀社群河道,瞭解現狀,想辦法解決。

  1、 師:我們新村裡的河水乾淨嗎?我們怎樣為新村河道做點事?

  2、 組織幼兒利用廢舊紙盒,製作垃圾箱放在河道邊。

  3、 製作警示牌,掛在河邊(上面寫上:請別向河裡亂扔垃圾)

  教學評估

  本次活動選材來源於幼兒生活,是幼兒能經常遇到的,非常貼近幼兒。教學步驟安排嚴謹,過度非常自然。活動中採用了錄象進行教學,把幼兒平時看到的零零碎碎,有規律地濃縮在錄象中。使幼兒透過自己的親身感受發現水的美,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最後一個環節,幼兒利用廢舊紙盒製作垃圾桶和警示牌更是給幼兒創設了一個動手的空間。許多幼兒都饒有興趣地參加到該活動中來,把環保情感溶解在環保行為中,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