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水痘教案
小孩子出水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很多家長在小孩子出水痘後都不知道如何照顧小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水痘教案,歡迎閱讀。
活動目標:
瞭解水痘的主要症狀,懂得配合預防和治療,建立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預防水痘的宣傳畫。
2、“宣傳畫”表現的水痘預防方法。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瞭解水痘。
(1)——師:“寶寶們,你從哪裡看出畫上的小朋友生病了?”
引導幼兒觀察、講述畫面的體溫表;小朋友臉上、身上都是小痘痘,臉上表情很痛苦;小朋友在吃藥等。 “你們知道這個小朋友得的是什麼病嗎?”
師小結:得了傳染病人會感到不舒服,沒有精神,很痛苦,如果得了水痘,還會在皮膚上長出一顆一顆的水痘,使皮膚非常的難看!
(2)經驗知識的回憶
“哪個寶寶小時候得過水痘?得病的時候,身體感覺怎樣?” “怎麼會得水痘的?”“萬一被傳染上水痘,該怎麼辦?”(幼兒討論)
(3)幼兒聽老師講宣傳畫上的內容:水痘是一種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人和帶病毒者是本病的主要的傳染源。透過空氣、飛沫傳播,病兒的口腔、鼻腔裡含有大量的水痘病毒,咳嗽、打噴嚏時,病毒噴到空氣中,健康的寶寶吸入後就會發病;還可透過接觸或使用病人的餐具、玩具、衣、被、毛巾等也可被傳染,此病傳染性很強。
2、觀看報道,瞭解水痘的主要症狀
“得了水痘,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和反應?” “皮膚很癢,為什麼不能抓?很癢的時候怎麼辦?” “德勒水痘為什麼不能上幼兒園?要在家休息多久?”
3、師幼討論:怎樣才能不得水痘。
師小結:寶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傳染季節不要到人多的地方,不接近帶傳染源的病人等。這樣我們就遠離水痘了。
還有不到得了傳染病的病人家去玩,不能接觸病人摸過的東西,並能勇敢地按時進行接種,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咬手指……),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痛苦了!身體就能棒棒的!
4、 那得了水痘,應該怎麼辦呢?使幼兒知道生病了不要害怕,要聽醫生和爸爸媽媽的話,勇敢地打針和吃藥,接受治療,這樣就會很快好起來。
【拓展延伸】
什麼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率很高。主要發生在嬰幼兒,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接觸或飛沫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學齡前兒童多見。臨床以皮膚黏膜分批出現斑丘疹、水皰和結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特點。該病為自限性疾病,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後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因此水痘傳染性強。人類是該病毒惟一宿主,患者為惟一傳染源,傳染期一般從皮疹出現前1~2天到皰疹完全結痂為止。免疫缺失患者可能在整個病程中皆具有傳染性。兒童與帶狀皰疹患者接觸亦可發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
水痘有哪些症狀
該病潛伏期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急、輕、中度發熱且出現皮疹,皮疹先發於頭皮、軀幹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佈。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皰疹→結痂→脫痂的演變過程,脫痂後不留皮痕。水疤期痛癢明顯,若因撓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可出現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見於1~10歲的兒童,潛伏期2~3周。起病較急,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迅即變為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經2~3天水皰乾涸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瘢痕。皮損呈向心性分佈,先自前顏部始,後見於軀幹、四肢。數目多少不定以軀幹為多,次於顏面、頭部,四肢較少,掌蹠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見於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皮損常分批發生,因而丘疹、水皰和結痂往往同時存在,病程經過2~3周。若患兒抵抗力低下時,皮損可進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臨床異型表現有:大皰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兒水痘、成人水痘等。此外,若妊娠期感染水痘,可引起胎兒畸形、早產或死胎。
如何應對水痘
1、隔離
疾病具有一定傳染性,若一人得病,身邊的人很快就會得病,所以要隔離。隔離時間一般為7天。小孩子得病後,老師會安排其休假,在家休養,待皰疹結痂後再回來學校上課。若學習進度變慢,老師會給予格外的輔導。
2、皮膚護理
四肢、軀幹有水痘,這是常見症狀。出水痘後,患處會瘙癢。為避免日後留下疤痕,應做好皮膚護理。皮膚護理的關鍵在於避免抓傷。水痘被抓破後,會併發感染,但水痘結痂後,疾病就會逐漸好轉。很多小孩子控制能力比較差,出現瘙癢症狀就會不斷抓瘙患處,但越抓越癢,越抓抓傷部位越多,最後痊癒後疤痕也依舊存在。為避免此種情況出現,家長應時刻提醒患兒,瘙癢時用新黴素軟膏或者其他軟膏塗抹,減輕症狀。
3、預防併發症
出水痘的患兒一般情緒低落、食慾不振,病情較為嚴重者還會併發肺炎、心肌炎、腎炎等疾病。所以父母要格外注意,禁止患兒在治療期間使用激素類藥物,以免其出現不適症狀。不能使用激素類藥物雖對治療疾病有一定的妨礙作用,但患兒可使用抗病毒藥物或者抗菌止癢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