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書寫要求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
幼兒園教案基本格式和寫作要求:
1、活動名稱
題目格式應為:*班***活動設計:*********(註明年齡段、活動設計的領域和名稱)
活動名稱要簡潔明瞭,如果是綜合活動、主題活動或半日活動,也要註明。
2、設計意圖:
扼要闡述活動設計主題內容選材、生成的背景,對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的思路等。
3、活動目標
目標的制定要符合綱要的精神,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需要,從幼兒發展的角度書寫目標,可用“能”“會”“掌握”“學會”“明白”“懂得”等詞語;目標不宜籠統,要具體明確,出現具體的經驗,可操作,可衡量;目標數量不宜過多,重點呈現新的經驗和需要重複的重要經驗。以2-3條為宜;目標應直接、明確呈現經驗,不需要先呈現途徑和方式,(如“透過……”或“在……過程中”,)還要避免直接敘事,不直接呈現經驗,(如,“讓幼兒做一個小小航海家”);目標的書寫按照活動經驗獲得的相對先後順序排列。
4、活動準備
包括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
物質準備包括圍繞教學內容為幼兒提供支援其學習的活動環境、活動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稱,有場地佈置的教學活動,需畫出場地佈置示意圖。如需要幼兒用書,放在活動準備的最後一條。材料也不宜過多過雜,要從目標和環節的實際需要出發。
心理準備根本活動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準備就寫上。
5、活動過程
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實際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體驗式的學習方式,使課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貫徹和落實;教學過程要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充分體現師幼互動。
活動環節中應說明教師幹什麼,引導幼兒幹什麼,每一個環節一定要有幼兒,教師的言行以調動幼兒學習為目的。
準備的材料應該環節中用上,活動中使用的.材料應在準備中有交代;任何自編自創的遊戲、操節、紙工等,必須說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6、活動延伸(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寫這個環節)
根據具體活動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活動延伸;活動可向區域活動、生活活動及家庭中延伸;活動延伸可以包括重複強調和後續拓展兩種型別;說明向哪裡延伸、做什麼和怎麼做,可鞏固什麼經驗或讓幼兒得到什麼新經驗。
7、活動反思:分析教學活動中的成功與不足,並提出有效對策。
其他注意事項:
1、活動設計中數字序號的運用級別順序為“一”“二”“三”——“ ㈠”“㈡”“㈢”——“1” “2”“ 3”——“ ⑴”“⑵”“⑶”——“①”“②”“③”,一般使用“一”“二”“三”——“1” “2”“ 3”——“①”“②”“③”三級順序即可;阿拉伯數字後面的標點用黑圓點,漢字數字後面用頓號,“第一”“第二”“第三”後面用逗號,帶括號的序號和帶圓圈的序號,後面不再加頓號、逗號之類;不建議用自動編號。
幼兒園教案書寫具體內容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複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七.教學方法 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佈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準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學反思:(教者對該堂課教後的感受及學生的收穫、改進方法)
幼兒園教案書寫關鍵
(一)教學目標:
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二)教學重難點:
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和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三)教學過程設計
1.匯入新課
(1)溫故而知新,提問複習上節內容
(2)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怎樣進行,複習哪些內容?
(4)提問哪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2.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2)怎樣提出問題,如何逐步啟發、誘導?
(3)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
3.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樣進行,誰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時間?
4.歸納小結
(1)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
(2)需用多少時間?
5.作業佈置
(1)佈置哪些作業內容,要考慮到課本知識鞏固積累和運用,兼顧知識的拓展性和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
(2)教師要注意:需不需要給學生以解題提示、點撥或必要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