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小班語言《一樣的雨傘》活動教案設計

小班語言《一樣的雨傘》活動教案設計

小班語言《一樣的雨傘》活動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語言《一樣的雨傘》活動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透過傾聽理解故事,觀察故事中角色所用的雨傘,找出雨傘的相同點。

  2、願意表述自己的發現,體驗找到“一樣”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大圖書或ppt(簡報)。

  2、自制圖卡(小正和小正的雨傘;小青蛙、葉子雨傘;小蝸牛、花朵雨傘;小烏龜、羽毛雨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題

  師(出示小正圖卡):這是小正。小正很想有一把雨傘,為什麼呢?

  師:媽媽給小正買了一把新雨傘。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新雨傘是什麼顏色的?有些什麼裝飾?(出示大圖書或ppt的雨傘畫面。)

  師:新雨傘很漂亮,小正好喜歡。圍繞這把雨傘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理解故事

  (一)理解故事第一部分。

  1、教師邊翻大書或播放ppt邊講述:“媽媽買了一把新雨傘給小正……原來是一隻撐著葉子的小青蛙。”

  2、教師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青蛙說了什麼?(一樣噢,一樣噢,一樣的雨傘噢!)

  師:小青蛙撐的是什麼雨傘?

  師:原來小青蛙把荷葉當成了雨傘,它撐的是葉子雨傘。

  師:小青蛙的葉子雨傘和小正的雨傘什麼地方一樣呢?

  3、教師完整講述小青蛙與小正的對話,鼓勵幼兒跟說。

  (二)理解故事第二部分。

  1、教師接著講述故事:“我的雨傘也一樣啊!”(翻大圖書或播放ppt。)

  2、教師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師:這又是誰的聲音?小蝸牛在什麼地方?

  師:哦,小蝸牛在圍牆上。圍牆上的小蝸牛說了什麼?(我的雨傘也一樣啊。)

  師:小蝸牛的雨傘是什麼?什麼地方和小正的雨傘一樣?請你們找找看。這次有點難,得仔細找。

  3、教師完整講述小蝸牛與小正的對話,鼓勵幼兒跟說。

  (三)理解故事第三部分。

  1、教師接著講述故事:“這時,又有聲音傳過來,‘我的雨傘也一樣。’小烏龜從石頭後面慢吞吞地爬了出來。”(翻大圖書或播放ppt。)

  2、教師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師:仔細看看,小烏龜撐著什麼雨傘?它會跟小正說些什麼呢?

  3、教師完整講述小烏龜與小正的對話,鼓勵幼兒跟說。

  (四)完整欣賞故事。

  師:(播放課件)下面請大家一起來聽一遍故事。要仔細聽,看看故事裡都有誰的雨傘和小正的雨傘有一樣的地方。

  三、角色扮演

  1、概括故事主要內容,為角色扮演作準備。

  師:有哪些小動物的雨傘和小正的雨傘有一樣的地方?(依次貼出三張小動物圖片。)我們一起來數數。

  師:小青蛙(小蝸牛/小烏龜)的雨傘是一把什麼傘?(貼出葉子雨傘或小花雨傘、羽毛雨傘。)和小正的雨傘哪裡一樣?

  師:小動物們發現自己的雨傘和小正的雨傘有一樣的地方,心情怎麼樣?

  師(小結):大家發現自己的雨傘都和小正的雨傘有一樣的地方,真高興。

  2、分別請幼兒扮演三種小動物(在胸前貼上動物圖卡,攆上雨傘)和教師扮演的小正進行時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