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集錦15篇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主題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1

  談話活動:我最崇拜的金牌人物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樂意在集體面前說話,能用較完整的句子較連貫地講述“我最崇拜的金牌人物。”

  2、引導幼兒耐心傾聽同伴說話,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教幼兒學會從同伴的談話內容中找出自己也喜歡的金牌人物。

  活動準備:

  1. 請幼兒帶有關“奧運會”的資料。

  2. 要求幼兒記住在奧運會上得金牌的人物。

  活動過程:

  1. 啟發幼兒談論奧運會的運動專案。

  活動開始時,教師出示“奧運資料”,激發幼兒的興趣。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出談話內容:小朋友,你們能給大家講講奧運會上得金牌的人物嗎?

  2. 讓幼兒分組談論奧運會上得金牌的人物。

  將幼兒分成六組,每組六名幼兒。請幼兒相互交流金牌人物。

  教師注意參與與指導,可以到一組裡講講自己最崇拜的金牌人物,引導幼兒將話題集中在“最崇拜的金牌人物”上。

  3. 在分組談話的基礎上,教師集中全班幼兒,每組請兩個幼兒來講,內容涉及各個方面,有射擊,跑步,游泳等。之後,教師透過啟發提問,逐層深入拓展談話內容,可這樣提問:聽了別的小朋友“崇拜的金牌人物”,你崇拜誰?我們現在還小,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4. 教師小結:

  金牌是來之不易的,這成功的背後付出了許多辛勤的汗水。教育幼兒為他們的勝利感到驕傲,同時從現在起就要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後為祖國做出貢獻!

  延伸活動:

  可以請幼兒畫一畫崇拜的金牌人物,教師為其佈置一個“奧運專欄”。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2

  主題的選擇

  一次欣賞迪斯尼經典動畫片《三隻小豬造房子》後,許多幼兒對房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圍繞“房子”生成了數節教學活動。

  房子與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孩子從出生後就每天與房子打“交道”,首先進出自家房子,然後注意到周圍的房子,再後來認識託兒所、幼兒園的房子------孩子在成長中不斷的看到、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房子,漸漸地對房子有一定的瞭解,知道了房子的外型特徵,然而房子為什麼要由這些部分組成?造房子能用些什麼材料呢?是否可以自己動手設計、製造房子呢?幼兒從房子這一簡單的詞語中想到了許多許多的問題,各式各樣的房子激發了孩子探索的慾望,使這個貼近自己生活而又常被忽略的主題被幼兒重新拾起。

  主題網路

  三隻小豬造房子(VCD欣賞)各式各樣的房子(科學)

  房子為啥這個樣?(科學)有趣的房子(欣賞)未來的房子(繪畫)房子(報紙撕貼)

  製作房子(手工)房展(參觀)

  我設計的房子(語言)

  表示幼兒生成

  表示教師與幼兒共同生成

  表示教師生成

  主題活動提綱

  一、開始階段

  目標:

  1、引導幼兒從各種途徑中獲取房子的資訊,激發幼兒對房子的興趣。

  2、鼓勵幼兒能用語言清楚的講述觀察到的事物。

  活動一??三隻小豬造房子

  活動要求:1、教育幼兒做事情不要圖省力。

  2、幼兒知道大灰狼撞草房、木房、磚房的不同結果,幫助

  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指導重點:1、能讓幼兒敘述出三幢房子的堅固程度。

  2、適度讓幼兒瞭解房子的特徵。

  (由於幼兒對房子產生了興趣,教師就此引導幼兒收集資料。)

  活動二??蒐集資料

  活動要求:1、收集有關房子的資料,瞭解一些常用的資訊

  收集方法和途徑,如:參考圖書、圖片、查詢電腦、外出參觀-------

  2、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會仔細認真的觀察周圍事物。

  (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幼兒認識到了各式各樣的房子,於是教師與幼兒共同建構了下一個課題。)

  活動三??各式各樣的房子

  活動目標:1、透過各種途徑如:圖片、照片、錄影------

  感知房子的外型特徵。

  2、引導幼兒觀察同類物體的共同特徵與個性特徵。

  3、能用語言清楚地講述觀察到的格式房子的外型。

  (在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房子、知道了房子的共同特徵後有位幼兒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房子是這樣的?)

  活動四??房子為啥這個樣?

  活動目標:1、認識房子的結構。

  2、瞭解不同的材料造出的房子不同。

  指導重點:1、為啥房子要有門、窗、頂、牆?

  2、可以用什麼材料造房子?

  3、說說城市裡的代表建築。

  (在收集資料中幼兒發現了幾種外型特別的建築,並且詢問:為什麼房子也有奇怪的樣子呢?於是教師就組織幼兒欣賞了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

  二、發展階段

  2、顏色不同 (包括楓葉、綠葉、落葉)

  3、樹葉的組成 (葉柄、葉脈、葉子的正反面)

  三、將自己收集到的葉子進行拓印畫。

  1、 出示範例,講解示範。

  用毛筆蘸上顏色,塗在葉子上,塗好後將葉放在紙上面用手輕輕一按,有顏色的葉子就印在紙上了。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葉子,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畫面。

  2、 幼兒動手印畫,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印得多,印得好,印過的葉子應放會盒子裡。提醒幼兒顏色不要塗得太多,但要塗滿,換顏色時應把毛筆洗乾淨,再塗其他顏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潔。

  3、 展示幼兒作品,對保持整潔的幼兒給予表揚。

  活動延伸:

  葉子的用處 (茶葉、菜葉如果幼兒感興趣,還可簡單提一下光合作用)

  活動反思:

  這次的活動,是孩子們秋遊吃桔子發現葉子而引發的,透過今天的教學活動,可以看出,幼兒對此活動也很感興趣,表現得非常活躍。也是從今天來看,孩子們的興趣還遠遠不止是老師所想到的這些,而是更多、更加廣泛。

  第一個環節,我充分利用自然場地,讓孩子們自由地玩,自由地拾落葉。孩子們從課堂中來到大自然,與自然融於一體,更容易引起幼兒興趣。部分孩子其實在與同伴交流時就已經發現了葉子的很多常識,如:孩子們發現葉子裡有骨頭,其實也就是葉脛。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14

  1、你見過哪些的垃圾?這些垃圾都是從哪裡來的?

  2、我們每天都會製造大量的垃圾,這麼多的垃圾怎樣處理呢?

  3、究竟什麼垃圾可以回收呢?

  早操

  1、組織幼兒整理隊伍,精神飽滿地準備做操。

  2、聽音樂做啞鈴操:儘量動作到位,注意節奏。

  3、歌表演《健康歌》、《數鴨子》等。

  點心

  1、提醒幼兒正確洗手,注意不玩水,不把水灑地上或身上。

  2、組織幼兒安靜用點,儘量吃完自己一份,不挑食,並注意養成衛生習慣。

  集中活動見日計劃

  離園

  1、幫助幼兒整理自己的物品及衣物。

  2、提醒幼兒與老師和同伴禮貌道別,整理好自己的小椅子。

  3、組織未離園的孩子活動。

  談話:我們身邊的垃圾

  活動目的:

  瞭解垃圾的危害,能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減少垃圾的產生,提 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孩子和家長一起收集的資料、垃圾圖片

  活動過程:

  1、 談話。“你見過哪些的垃圾?”

  2、 教師出示垃圾圖片。

  3、“這麼多的垃圾都是從哪裡來的?”引導幼兒知道生活中自己每天都會製造很多垃圾。

  4、“如果每個人每天都製造許多的垃圾,會怎樣?”引導幼兒討論,瞭解垃圾對生活環境造成的危害。

  5、師:你們知道垃圾嚴重的影響我們的環境,除了老師,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愛護環境,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愛護環境的大行動中呢?引導幼兒討論。

  6、小結: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環境,講究衛生,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減少垃圾的產生,並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愛護環境的行動中來。

  社會性:不亂扔垃圾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15

  活動內容及程序

  一、組內教師簽到

  二、介紹主題:《春天裡》——長呀長

  (一)主題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感知各種動植物在春天的生長變化,感受春天是萬物復甦與生長的季節。

  2、在實踐活動中學習一些簡單的照料動植物的技能,喜歡探索、觀察,懂得珍惜生命。

  (二)主題說明

  春天在人們的期盼中又如期而至,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滿了美好與神秘,嫩綠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以及人們迎接春天的那份激動與喜悅,都深深地打動著幼兒。

  天氣漸漸變暖,小雨淅淅瀝瀝,是萬物生長、生機勃勃的季節。小草冒出了青青的嫩芽,楊柳長出了細細的新葉,白的、粉的、大紅的海棠花、櫻花、桃花競相開放......本主題以幼兒的觀察、記錄、發現、體驗、表現為主要線索而展開,在走進大自然、尋找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春天的變化,瞭解春天的節日與春天裡人們的活動;在種一種、比一比、記一記的過程中,瞭解動物、植物是怎樣生長的,探究它們的生長過程,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發展他們細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表達能力。讓他們在春天的特色活動中感受到春天不僅僅是美麗的,春天更充滿了生機盎然的樂趣。

  (三)討論課的內容:

  星期一:社會《種豆子》

  星期二:語言《空中小屋》

  星期三:藝術《柳樹姑娘》

  星期四:健康《小桃仁》

  星期五:科學《春天的秘密》

  三、環境佈置:

  1、建構區:在該區提供春天的公園照片,供幼兒搭建“春天的公園”。

  2、表演區:在該區提供紗、柳枝、太陽等道具,供幼兒表演學過的詩或兒歌。

  3、主題牆中佈置蠶寶寶一生的圖片,記錄幼兒有關蠶寶寶的問題。

  四、家園配合:

  1、請家長週末帶幼兒到一起都戶外觀察,把看到的畫下來或拍下來,感受春天的氣息。

  2、家長可利用雙休日帶幼兒到農村去實踐,獲得種植的技巧。

  活動反思與建議

  在春天這個主題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意識十分強烈,收集了各種各樣有關春天的資料:圖片、圖書,帶來了很多種子和花卉,還和老師一起佈置環境,創設了春天的主題牆飾和班級環境。整個主題活動透過多種方式讓孩子們充分感受了春天,加深了對春天的瞭解。活動結束了,孩子們還沉浸在春天的氣息中,在探索著春天大自然的神奇,每天都在感受著春天的美,喜愛著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