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實用的大班健康活動教案3篇

大班健康活動教案

實用的大班健康活動教案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健康活動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空間位置迅速調整自己動作,加強運動方位感知。

  2、在竹竿遊戲中發展移動、奔跑和躲閃技能,提高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

  3、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協作精神。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教學準備:

  八根約1.5米長的竹竿;熱身活動和放鬆活動的音樂。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1、帶領幼兒進入場地以熱身操來活動身體各部位關節和肌肉。

  2、方位練習:透過集體練習鞏固對上下左右前後的方位感知。

  二、基本活動

  1、遊戲:看誰反應快。

  幼兒四人一組持竹竿聽令快速移動和奔跑。

  (1)引導幼兒按教師動作和指令向前、後、左、右正確移動。

  (2)引導幼兒向跟教師動作、指令相反的方向移動。

  (3)教師順時針變化站立位置,幼兒根據教師的方位快速調整 步伐,協調一致的奔跑改變持竹竿排隊方向,以正面對應老師的站立位置變化。

  (4) 幼兒四人一組持持竿,在口令的提示下完成向前看齊、向上看齊、向下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動作。

  A教師以較慢的動作和提示語言引領幼兒一起變換看齊四個方位。

  B教師以較快的的動作和提示語言連貫的改變看齊的四個方位。

  C幼兒四人一組持竿仰臥地上,在竹竿口令提示下完成向前看齊、向上看齊、向下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原地踏步走和立定等趣味動作。

  2、遊戲:巧過竹竿。

  教師將幼兒分成4人一組,並提出要求:4人必須手拉手用同一種動作整齊過竹竿,幼兒自己商量過竿動作,看方法不能與前面幾組重複。(教師與配課教師進行動作示範)

  3、遊戲:開汽車。

  (1)幼兒4人一組持杆組成4輛汽車,跟隨音樂玩四散奔跑開車遊戲,教師提醒小司機兩手握緊竹竿前兩端,最後幼兒兩手握緊竹竿後兩端,行車途中要注意安全,及時避讓,四人一組相互交換排頭的小司機。

  (2)幼兒4人一組開汽車遊戲,設定障礙,兩組兩組進行比賽,要求:小汽車蛇形繞過障礙、鑽過橋洞後快速開回起點,先到的一組為勝。

  三、放鬆活動

  幼兒分別將4輛車開回自己的車道,停下做休息放鬆運動。(自我放鬆和相互配合放鬆)

  幼兒將4輛汽車變成一輛大巴車,開出活動場地。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學習,實現了師生"共同體"的學習氛圍,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心育目標的培養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終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有了困難引導幼兒去主動解決等等。但這僅靠這一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滲透,使幼兒的心理品質得以良好、健康地發展。

大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食品保質期

  活動目標:

  1、瞭解食品的保質期及它的作用,知道應該在保質期內實用食品,激發幼兒的食品衛生意識;

  2、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探索和發現;活動準備:教室裡面的各種廢舊物品活動流程:談話匯入——觀察感知——聯絡3、15講一講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師:老師今天的身體有點不舒服,我的肚子有點疼,你們知道怎麼回事嗎?(幼兒猜測) 其實,我是吃壞了東西了,哎,昨天的時候,老師和好朋友出去玩,買了一些牛奶喝了,誰知道牛奶是過期的,所以,老師的肚子現在還疼呢。吃了過期的東西會不舒服的,會生病的。 老師是怎麼知道吃過的牛奶是過期的呢?(盒子上有時間的)盒子上的時間叫食品保質期

  2、觀察感知哪些食品有保質期啊?看看我們的.教室裡面哪些東西有保質期啊?你在哪裡找到保質期?師生小結:一般來說,飲料的保質期都在哪裡?(瓶口上) 盒子包裝的保質期在哪裡啊?(盒子底部) 口袋食品的保質期在哪裡啊?(口袋邊上) 原來他們的位置都不一樣的啊師:那保質期的時間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呢?回家的時候你們看看再告訴我。

  3、聯絡3、15講一講昨天老師吃了過期的食品後,你們知道老師是怎麼做的嗎?我去消費者協會投訴了,因為昨天是3、15號,也就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如果你買的東西質量不好或者是過期食品都可以為自己討回公道的。

大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2.瞭解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

  3.能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各種蔬菜、葷菜、米飯、水果等模型、盤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菜的名稱:

  1.老師出示這些模型,提問:"你們說一說這些是什麼?"

  2.幼兒互相學習,認識菜名。

  二、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內容。

  1.老師提問,幼兒回憶:"在這些食物中最喜歡吃什麼?為什麼?""除了吃剛才你看到的食物外,平時你還吃什麼?""你覺得什麼東西最營養?"

  2.請幼兒回憶生活中的早餐、午餐和晚餐中的各類食物:"平時吃的早餐、午餐,晚餐吃的東西一樣嗎?為什麼不一樣?"

  3.來總結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

  三、活動結束活動延伸幼兒嘗試自己設計一日食譜。

  教學反思:

  透過教學,改變了幼兒不良的午餐習慣,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幼兒挑食現象有所改變。達到了就有的目的。

  課堂教學中,幼兒積極,師生配合默契,教學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幼兒的習性和年齡特徵,能根據幼兒的情緒合理組織教學過程,讓幼兒獲得積極的情感,能接受老師,同學的建議和意見,幼兒在活動中能自我感知,互動。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