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歌唱活動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熟悉七言古詩的基礎上,嘗試用黃梅戲《女駙馬》選段演唱七言古詩《詠柳》等。

  2.藉助教師動作暗示感知樂曲中的附點並理解古詩內容。

  3.體驗用新詩為樂曲填詞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熟練背誦七言詩《詠柳》等。

  2.幼兒聽過黃梅戲曲調,對黃梅戲有初步認識。

  3.《女駙馬》vcd選段及伴奏帶。

  活動過程:

  1.演唱黃梅戲《看燈》進場。

  2.看vcd畫面,欣賞《女駙馬》選段,初步感知旋律。

  師:音樂是一段……它和我們聽過的黃梅戲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3.再次欣賞,進一步熟悉旋律。

  師:我們一起跟著這段音樂用“拉拉拉”來哼唱。

  4.聽伴奏帶,在教師啟發下邊哼唱邊做動作,感知黃梅戲曲調拐彎繞的特點。

  5.欣賞教師用七言詩演唱黃梅戲曲調。

  師:你們發現這句歌詞是幾個字啊?我們學過什麼詩也是一句七個字。

  6.再次傾聽教師演唱,並隨教師做動作。

  師:你們聽我唱《詠柳》的時候,在哪個字是有點拐彎的,拐彎的地方我做了什麼動作?

  7.跟隨教師聽琴聲念歌詞並做動作,體驗樂曲中“附點”部分。

  師:你們發現最後一句哪個字重複唸了?怎麼重複的?

  8.教師帶領幼兒聽琴歌唱。

  9.在教師引導下替換歌詞,並聽音樂隨節奏做動作默唸歌詞。

  師:你們還會什麼七言詩,我們一起不發出聲音跟著琴聲在心裡念。

  10隨教師用新詩演唱。

  11.幼兒散點站立,獨立用新詩演唱。

  師:你們還想唱什麼七言詩?你們自己能唱嗎?如果不記得,你們怎麼辦?

  12.帶領幼兒邊唱邊做“男生”動作。

  師:剛才我們做的動作都是旦角的動作,黃梅戲中男生動作和女生不一樣,他的手是虎掌,腳是靠步,手指是劍指。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透過傾聽、歌唱、遊戲等形式來感受歌曲歡快、活潑、詼諧的情緒。

  2、初步學唱歌曲《五隻小青蛙》,唱準歌曲中的切分音,掌握襯詞0x|xxx0|的節奏。

  3、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唱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5個青蛙手指偶2、音樂《五隻小青蛙》3、鋼琴4、5個大呼啦圈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模仿小青蛙跳進場:感受歌曲前奏、間奏的活潑情緒。

  2、發聲練習:感受歌曲xxx|x—|和0x|xxx0|的節奏。

  3、學唱歌曲:

  (1)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學念歌詞,初步掌握歌曲的基本節奏。

  ——指導語:池塘裡來了一群小青蛙,你們猜猜有幾隻?它們在池塘邊幹什麼呢?(教師出示5個青蛙手指偶,念唱歌詞)

  (2)欣賞歌曲,提取歌曲中的襯詞,引導幼兒模仿小青蛙吃蟲的聲音,掌握襯詞0x|xxx0|的節奏。

  ——指導語:小青蛙是怎樣吃蟲子的?它吃蟲子的時候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3)幼兒學唱歌曲。

  ——指導語:小青蛙吃蟲子的本領我們已經學會了,現在我們也跟著五隻小青蛙來唱唱歌吧!

  4、教師與幼兒對唱歌曲

  ——指導語:我們換一種唱法,我來唱歌,請小朋友來學小青蛙吃蟲子的聲音和呱呱的叫聲。

  5、分組對唱,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唱帶來的樂趣。

  ——指導語:我們請左邊的小朋友來唱歌,右邊的小朋友來學小青蛙吃蟲子的聲音和呱呱的叫聲

  6、集體歌表演《五隻小青蛙》

  ——我們跟著音樂裡面的小朋友一起來唱這首歌吧!

  7、小組歌唱遊戲《五隻小青蛙》

  ——指導語:老師也想請你們五個人一組來扮演小青蛙,大家找到夥伴之後,共同商量好誰做第一隻青蛙跳進池塘(大呼啦圈),誰做

  第二隻、第三、四、五隻小青蛙?

  8、活動結束——指導語:小青蛙們,來,跟著我一起,我們到外面捉蟲去吧!

  【活動反思】

  活動中,念唱歌詞的道具(手指偶)還可以更加誇張化,可用一隻只紙做的青蛙,直接放在高處跳下來,更能直接體現小青蛙跳進池塘,從而更加激起幼兒的興趣。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模擬"小茶壺"水燒開時"呼呼"聲,進行上行發聲練習;同時模擬"小茶壺"倒水時"嚕嚕"聲,進行下行發聲練習;為歌唱活動做準備。

  2、願意用造型表現小茶壺的.可愛,在遊戲中學唱歌曲,並能大方的演唱。

  活動準備:

  1、水壺圖一張(壺蓋能開啟),杯子圖一張,火苗圖五張。

  2、表示水位的銀色條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講解茶壺外形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幅圖片,你們猜是什麼?(教師逐一出示壺嘴、把手、壺身)師:原來是一把小茶壺。小茶壺不僅有把手、壺嘴,還有一個圓又胖的身體,請你們學學小茶壺的樣子?

  師:你們變的小茶壺真有趣,現在我想燒一壺水,燒水需要什麼?(火苗)師:讓我們聽聽水燒開時會發出什麼聲音?(教師操作圖片,示範發聲練習"呼",鋼琴伴奏)師:水燒開時還會冒出什麼?(小蒸汽)

  二、模擬發聲練習

  1、上行練習師:請你們來當小茶壺,燒一壺水吧!(師在地面上放第一棵火苗,幼兒開始發聲練習)師:水快要燒開了,我給你們添點火!(師在地面上加第二棵火苗,音移高1度)師:水就要燒開了,我再給你們添點火!(師在地面上再加第三棵火苗,音再移高1度)師:水很快就要開了,我繼續給你們甜點火!(師在地面上繼續加第四棵火苗,音繼續移高1度)師:水燒旺了,我們把眉毛也要抬高,聲音就會更暢通了。(繼續發聲練習,音移高到第5度)

  2、下行練習師:水燒開了,我得把火熄滅。(把地上和板書上的火苗收拾起來)師:好口渴啊!我想喝點水,把水慢慢倒到小茶杯吧,你們聽?(師一邊操作圖片,一邊示範發聲練習"嚕",鋼琴伴奏)師:請你們也把剛才燒開的那壺水慢慢倒出來吧!(幼兒用肢體模擬倒水,並且進行發聲練習)師:小茶壺們,請你們慢慢的把水倒到我的杯子裡吧!(幼兒繼續用肢體模擬倒水,並且進行發聲練習)師:杯子裡的水還不夠,再幫我倒點吧!(幼兒繼續用肢體模擬倒水)師:很快就要倒滿了,請你們再給我倒點吧!(幼兒繼續用肢體模擬倒水)(下行發聲練習逐漸降低5度)

  三、分句理解歌詞

  1、示範朗誦師:謝謝你們為我倒滿了一杯水,能不能馬上喝呢?(不能)師:對,我們要慢 慢 喝 不要 燙 了 嘴(幼兒邊念邊做)師:小茶壺真可愛,老師給它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聽。(師念兒歌一次)

  2、分句學念

  (1)學前兩句師:現在請你們一邊聽兒歌,一邊變成小茶壺。(師念:我是小小茶壺圓又胖,拍到一位幼兒的頭,幼兒就造型,拍到2-3位幼兒;)師:你們還要繼續變!(師念:看我的把手看我的嘴)師:你們的茶壺造型都不同,真能幹!下面請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慢慢變成一把小茶壺。(幼兒一邊念兒歌的前兩句,一邊做茶壺的造型,教師發現不同茶壺造型的小朋友及時鼓勵)

  (2)學後三句師:小茶壺裡的水燒開時會"咕嚕咕嚕"冒出小蒸汽,還會發出"呼呼呼呼"的聲音,然後我們喝水的時候就要慢慢喝,不要,燙,了,嘴。

  師:請你們一起來說一說吧?(教師帶領幼兒學念後三句)

  3、完整練習師:讓我們一邊念一邊變成小茶壺吧。(幼兒和教師完整念一次)師:讓我們請老師給我們伴奏吧!(幼兒和教師再次完整念一次,鋼琴伴奏)

  四、演唱歌曲

  1、完整欣賞師:剛才唸的兒歌是一首很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來聽一聽!(聽cd帶子)師:剛才歌曲有兩段,有一點點不一樣,聽出來了嗎?是哪一句不一樣?(師講:第一段最後一句是:慢 慢 喝 不要 燙.了. 嘴;而第二段最後一句是 慢 慢 喝 不要 燙~了~嘴 。)

  2、演唱歌曲師:現在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一唱吧!(幼兒座著演唱)師:現在請你們聽一段聲音(1、2、3、4、5、6、7、1),這段聲音結束的時候我們要找一個好朋友變成一把大茶壺!(幼兒聽鋼琴聲,教師引導幼兒兩人變茶壺)師:我們一起試一試!(鋼琴彈奏1、2、3、4、5、6、7、1,幼兒兩人一組做茶壺造型)師:讓我們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結束的時候兩人一組做茶壺造型。

  活動反思:

  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幼兒能夠清楚的知道茶壺的作用是接水已經倒水,但他們對茶壺的各個組成部分並不清楚。在這節美術活動課中,以茶壺為題,讓幼兒更直觀的瞭解茶壺,知道他的組成以及作用。

  因為班級裡有平時倒水的茶壺,我們就直接先觀察班級的茶壺,根據之前積累的經驗,幼兒能夠直接說出茶壺的各個組成部分是由壺嘴、壺蓋、壺身、手柄組成的。以至於這節課上的很輕鬆,大家掌握也很好。

  在示範點撥時,因為有實物,便直接拿實物寫生,幼兒作畫時也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作畫。在結束環節,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茶壺的外貌特徵,裝飾的圖案是否完整,運用的色彩是否乾淨、漂亮。在創作方面可以轉動紙張,換不同角度去想象。

  在作畫時,我主要觀察黃**小朋友,因為在這幾次作畫中明顯能夠感受到他不敢畫,有時候明明是會畫卻不敢畫有時還會哭,在跟他家長溝通過後,今天作畫時,他已經能夠下筆,並且主動告訴我他畫了一個小巧的茶壺,但在借形想象時,他又不敢畫而且默默的擦眼淚,從他媽媽那裡瞭解到是由於爸爸外出開店,他很想念爸爸以至於自己不自信,不敢畫。於是我便輕輕走到他身邊跟他說,沒關係,自己畫出來的都是最棒的。他聽了我的鼓勵,便動手畫了幾筆,又說自己不會畫了,我問他你把茶壺變了什麼,他回答說不知道。在點評時,我還是以表揚鼓勵的形式表揚了他的作品。讓他知道自己畫的都是最棒的。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傾聽及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並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

  2、積極參與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關於三隻猴子歌曲的圖片6張,節奏型卡片教師用2張。

  2.《三隻猴子》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一匯入,打招呼問好。

  老師:小朋友,你好!(依次出現一些小動物圖片,請幼兒問好)

  幼兒回答:***,你好!

  請幼兒做動物動作,老師來問好!

  二傾聽,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內容。

  1播放《三隻猴子》的音樂,請幼兒傾聽。

  1)提問:你聽到了什麼?歌曲裡有誰?有幾隻猴子?它們在幹什麼?

  2)再傾聽歌曲一次。

  3)幼兒回答提問,當回答正確時,老師唱著歌曲拿出相應的卡片。

  師:猴子們為什麼在床上跳,如果說我們跟著歌曲有節奏的跳,可能就不會摔跤了!

  2.請幼兒聽著音樂,想象自己在蹦蹦床上,邊聽音樂邊跳一段。

  3.出示節奏卡,引導幼兒有節奏的跳。

  師(邊出示節奏卡邊說):我們現在這樣跳,按節奏一拍跳一下,大家試試看。

  4.1)請幼兒3個人組成一組,手牽手聽音樂來跳。

  2)改變節奏型,老師唱歌,孩子拍手。

  3)聽旋律,孩子牽手跳。

  5.分組跳,一組幼兒在前面表演跳,剩餘的孩子和老師一起唱。

  三.在充分傾聽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1.集體唱

  教師:現在老師來播放音樂,我們一起跟著旋律來唱一次。

  2.分角色唱。老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孩子,再交換

  師:你們覺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開心)一起用開心的樣子唱一唱。摔了一跤後感覺怎樣?誰來學一學?媽媽在喊得時候 ,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師:那我們唱的時候,把猴子開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媽媽生氣的樣子表現出來是不是會更好聽呢?一起試試看。

  3.觀看影片跟唱。

  4.表演唱

  師:面向老師一起來唱一次。

  四.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並滲透安全教育。

  1.師:剛才三隻猴子跌下床以後到哪裡去了?請你們聽一聽(老師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們躺在醫院不能動了”他們都到哪兒去了?

  2.遊戲:完整唱歌曲,當唱到不能動了的時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動。師:躺在醫院不能動感覺怎麼樣?(難受)以後還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小兔跳跳跳》是一首情境性、遊戲性較強的歌曲,旋律輕鬆明快,歌詞簡單易懂。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記住歌詞、學會演唱並不是難事。因此,活動設計中我的定位是既要讓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演唱這首歌曲,還要採用不同的形式唱好,讓幼兒既體驗到歌唱的快樂又掌握一些簡單的歌唱技能,從而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歌唱表現力,激發幼兒喜愛音樂的情感。

  活動以帶“小兔”去樹林玩這一情境為主線,在遊戲化的輕鬆氛圍中從熟悉旋律到理解歌詞,從學會演唱到多形式表現。前後呼應的遊戲環節和情境設定,意在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活動的趣味;多形式的演唱和情趣化的引導,意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歌唱的快樂。

  活動目標

  1 感受樂曲的活潑歡快,學會演唱歌曲。

  2 學習用襯詞的方法為歌曲的部分樂句伴奏,在多形式的演唱中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伴奏音樂,大灰狼頭飾一個,表現歌詞大意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韻律表演,感受旋律

  1 談話引出活動主角,學習用彈性的聲音進行演唱的方法。

  2 在《小兔跳跳跳》的音樂旋律中,幼兒隨教師做簡單的韻律動作,熟悉歌曲的旋律。

  (在趣味的情境中透過肢體動作和跟旋律說襯詞這兩種形式的結合,既達到熟悉旋律、感受樂曲結構的目的,又讓幼兒的聲音得到了很好的預熱,為接下來的演唱做好鋪墊。同時,學習有彈性地說襯詞還為接下來的演唱埋下伏筆。)

  二、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1 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提問:小兔跳到了什麼地方?它聽到了什麼?又會碰到誰?

  2 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圖譜,並引導幼兒一一學唱相應的樂句。

  3 幼兒集體完整跟唱歌曲若干遍。

  (從完整欣賞到逐句學唱再到完整表現,分步走的教學方法便於幼兒的理解和記憶,層層遞進的活動環節讓學習更有序和有效。)

  三、練習襯詞,演繹歌曲

  1 出示小兔腳印圖譜,引導幼兒學習第一句配襯詞演唱的方法。

  2 引導幼兒選擇適宜的襯詞用以上方法表現第二樂句。

  3 將幼兒分成兩組,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完整表現歌曲若干遍。提醒幼兒看教師的指揮,合理處理好自己的聲音,注意兩種聲音的和諧與美感。

  (透過圖譜這一有效支架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兩個樂句不同的表現形式,為幼兒會唱、唱好提供支援和幫助;透過傾聽、發現、提問等,引導幼兒去發現和解決演唱的困難,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習慣。讓幼兒不僅學會演唱這首歌曲,而且能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能,為今後的歌唱打下基礎。)

  四、遊戲表現,寓歌於樂

  告訴幼兒遊戲名稱,交待遊戲玩法,師生共同玩遊戲若干遍。

  (在有趣的遊戲中檢測和鞏固幼兒對歌曲演唱的成效,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歌唱的美好和快樂,寓學於境,寓歌於樂,寓樂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