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彙報> 培訓工作彙報

培訓工作匯

培訓工作彙報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彙報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絡著,彙報是將某個專案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結果向領導進行彙報,怎樣寫彙報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培訓工作彙報,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培訓工作彙報1

  ××縣在春耕生產時節,堅持以建設高素質農村黨員隊伍為目標,大力實施素質提升工程,透過健全培訓網路、創新培訓形式、豐富培訓內容,紮實抓好農村黨員培訓工作,有效提高了農村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組織保障。

  一是健全培訓陣地,辦好“固定課堂”。

  著力抓好縣委黨校、農村黨員活動室的建設,形成了以縣委黨校為龍頭,鄉鎮黨校為主陣地,村黨員活動室為基礎的三級農村黨員培訓教育體系。縣委黨校定期舉辦各類黨員骨幹培訓班,透過專家講座、專業論壇,對黨員幹部進行系統教育培訓;各鄉鎮實行“領導幹部上黨課”制度,鄉鎮黨政班子成員個個都有教學任務,輪流上堂授課;各村利用黨員學習日,由村黨總支書記集中對黨員進行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教育。今年1月至3月15日前,全縣共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45期,培訓農村黨員3000餘人次。

  二是拓寬培訓渠道,架設“空中課堂”。

  大規模開展了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網路建設工作,充分利用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網路和農村電化教育,定期播放農業生產、科學種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和致富資訊,為黨員群眾服務。從不同角度、不同視角傳遞黨建資訊,宣傳基層黨建特色做法,大力宣傳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蹟,起到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的積極作用。

  三是組建專家隊伍,開闢“流動課堂”。

  抽調組織、黨校、畜牧、司法、民政、科協、農業、科技等相關部門單位的業務專家和理論骨幹,採取舉辦科技講座、專家入戶現場指導、印發輔導資料等送教上門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講授黨建、法律、農業、新科技、新技術、新資訊,加強農村黨員實用知識培訓。今年1至3月份以來,組織18名專家在全縣舉辦“流動課堂”31場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4000多份,受到了基層黨員群眾的普遍歡迎。

  四是創新活動載體,搭建“實踐課堂”。

  在農村黨員中廣泛開展“設崗定責”、“黨員承諾”、“十戶一體”、“黨員示範樣板”建立活動和“搭建平臺,技能支撐,促進發展”主題實踐活動,鼓勵農村黨員在科技興農、結構調整、增收致富和新農村建設中發揮先鋒模範和帶頭作用。各鄉鎮選準農村實用技術示範樣板在鄉鎮進行示範推廣,引導廣大黨員現場學習,提高運用農業科技的本領,同時積極組織農村黨員外出參觀考察學習。透過多種渠道學習培訓,使廣大農村黨員有了一技之長。

培訓工作彙報2

  近十年來我站根據省建設廳和市建設與管理局工作要求和部署,積極開展建築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下面將具體情況介紹和彙報給大家。

  總體情況:XX市建設職業技能崗位培訓與鑑定工作於2003年起步,結合廈門建築行業實際情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精心組織、有效實施,深化了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建立了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與組織模式,提高了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的質量和效果。截止2013年底,全市共培訓與鑑定建設行業主體工種的生產作業人員45185名,(其中:初級工13224名,佔29.26%;中級工27679名,佔61.26%;高階工 4262名,佔9.43%;技師12名、高階技師8名,佔0.05%),在各類勞動競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在我市創國優、省優、市優工程及大量的建築工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充分展現了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的作用,在向職業培訓工作廣度拓展的同時,積極向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深度推進,主要做法如下:

  一、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成立專門機構組織建築農民工職業培訓

  1、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精心指導,政策得力,特別是省廳培訓中心長期支援、鼓勵並督查各地市建築農民工職業培訓工作。

  2、XX市建設與管理局積極貫徹省廳關於建築農民工培訓的各項政策和要求,高度重視建築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工作,出臺專門檔案,進一步規範和細化我市建築職業培訓工作方法和機制,鑑定站的各項工作市建設局均依法管理,積極支援,充分發揮鑑定站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快速解決,有力地推進了我市建築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3、在企業中深入廣泛開展了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重要性與緊迫性的宣傳和教育。市建設與管理局透過各種有效宣傳途徑使廣大建築企業和建築農民工充分認識到建設行業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有以下重要意義。

  (1)、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是轉變建設行業增長方式的需要。我國經濟增長的方式已逐步轉變到主要依靠科學技術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但建設行業職工隊伍的素質,尤其是一線操作人員的素質,卻與行業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極不適應。農民工佔全部從業人員的80%以上,其中90%的農民工僅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識,放下鋤頭就進城,未經培訓就上崗的現象比較普遍。建築設計師再精確的圖紙,也需要一線生產作業人員一磚一瓦去實現。因此我們即需要優秀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也需要培養大量的砌築工、抹灰工、鋼筋工、混凝土工等高素質建築高技能人才。

  (2)、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是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需要。建築產品是“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特別是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及今年四川雅安大地震反證了合格的建築工程產品質量能更好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減少地震損失。只有高素質的建築工人,才能建造高質量的建築產品;只有安全意識強、熟練掌握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的建築工人,才能減少或杜絕安全生產事故。

  二、積極探索建立適合建築業生產和建築農民工特點的培訓鑑定方法和機制。

  1、加強制度建設。XX市建設與管理局制定了《XX市建設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辦法》,嚴格執行省、市建設、勞動主管部門制定的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工作程式、質量標準等有關規定。

  2、建立了培訓與鑑定的工作模式。由於建設行業職業技能培訓物件主要是農民工,特點是人數眾多,流動性大,而且分佈在全市上千個工程專案上,特別是工程施工具有連續性,培訓人員難於集中,培訓質量難於保證等問題,我們以求真務實的態度,不辭勞苦,深入基層、深入工地、深入工人群眾當中考察調研,實踐和探索出符合廈門實際情況的培訓鑑定工作模式。

  3、在教材建設方面,我們按照國家建設部的職業標準和崗位規範要求,結合廈門實際,組織編寫了針對性強的培訓教材和技能測試題庫。同時,為了使培訓工作進一步規範化和電教化,2008年8月,我們購買了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事教育司組織編制的《建築業農民工業餘學校培訓教學片》,該片共有12張dvd教學片,分別為《建築業農民工務工常識》、《鋼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砌築工》、《抹灰工》、《木工》、《油漆工》、《防水工》、《建築電工》、《焊工》、《中小型建築機械操作工》。

  4、在理論培訓方面,鑑定培訓機構與建築企業相合作,發揮建築企業組織和管理工人的優勢,在儘量保證企業正常施工生產、教學課時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實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脫產與在職相結合,教室與工地相結合,送教到工地與請工人到課堂相結合,工休日與晚上、雨天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形式。與此同時,我們將《建築業農民工業餘學校培訓教學片》全套電化教學片免費發放給建築企業,只要建築工地有電視機和dvd播放機,再輔之以老師講解、解答,就可以在任何一個建築工地就近就便組織建築農民工學習技能知識,不受時間、地點影響,極大地滿足了建築農民工和建築企業的職業培訓需求,較好地適應了建築業生產特點,並且真正做到了低成本甚至無成本的職業培訓教學,受到了廣大建築企業和建築農民工的熱烈歡迎和積極響應,取得了顯著效果。

  5、技能考核方面,推行企業鑑定與現場鑑定、成果鑑定相結合的兩級考核鑑定方法。

  (1)由建築企業對其所申報的職業技能鑑定人員進行企業鑑定。主要做法是:首先由市建設職業技能鑑定站對擬申報職業技能鑑定的建築企業的分管領導、專案經理、施工員、質檢員進行各工種職業技能標準培訓;其次由建築企業申報職業技能鑑定人員所在工程專案的專案經理、施工員、質檢員根據申報人員的實際操作技能水平、安全生產知識掌握程度、職業道德規範遵守好壞,結合其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產品質量情況對其技術等級做出初步評定,並經該公司領導稽核後,加蓋公司公章,報送市建設職業技能鑑定站。

  (2)市建設職業技能鑑定站在對企業申報並初評合格人員稽核後,派出考評小組到申報人員所在工程專案進行現場鑑定。主要做法是:考評員對該工程專案的分部分項質量檢查資料進行查閱,確認該專案申報人員所完成分部分項任務沒有重大質量事故,一般質量事故在規定比例之內,請專案經理、施工員、質檢員對該申報人員所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質量、工期、安全等情況介紹,並對申報人員企業初評情況進行介紹。在此基礎上,考評員攜帶花名冊走訪申報人員正在施工作業的分部分項工程,觀察和了解其實際操作技能,用口頭提問的方式對工人相應工程等級標準的技能測試。

  透過以上企業鑑定和現場鑑定,根據各工種職業技能標準,考評小組對該企業該專案申報人員等級予以考核確定,並報鑑定站審批同意。

  (3)對部分一級以上施工總承包企業,除現場鑑定外,還可根據其工程進度情況採取成果鑑定的方法。對部分企業技術力量強、信用等級高、工程質量創優、基礎管理工作較好的一級以上施工總承包企業所在專案申報職業技能鑑定人員的技能考核在企業鑑定的基礎上由鑑定站考評員會同該專案的專案經理、施工員、質檢員、班組長對申報人員所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產品成果結果質量驗收資料直接予以考核認定。

  6、建立了培訓與鑑定的基層組織模式。

  建築行業是以工程專案為核心組織所有的生產要素,勞動力的管理和使用主要是施工總承包企業與建築勞務公司簽定勞務分包合同,建築勞務公司與建築農工簽定勞動合同。我市較早就建立了建築勞務分包制度,特別是2005年5月出臺了《XX市建築勞務分包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和強化了勞務分包制度。因此尋找適合我市建築行業特點的培訓鑑定組織模式成為培訓鑑定工作大規模開展時的迫切問題,廈門建設職業技能鑑定站於2003年底提出以建築企業為主體、以工程專案為依託的“施工總承包企業——建築勞務企業——建築農民工”的建設行業職業技能培訓鑑定組織模式,有效地推進該項工作的開展。

  具體做法是:由建築勞務企業在本企業建築農民工中按職業技能標準組織填寫《福建省建設行業職業技能考核認定申報表》、《彙總表》、《分佈表》報市建設職業技能鑑定站稽核同意後,由市建設職業技能鑑定站與申報人員所在工程專案的施工總承包企業共同合作進行理論培訓,並要求該施工總承包企業對此部分申報人員進行初評。勞務分包企業主要進行事務性工作,施工總承包企業主要進行職業技能標準企業鑑定。

  三、把為建築企業和建築農民工服務做為培訓鑑定工作的出發點,提高建築工程質量水平、保障建築工程施工安全作為落腳點

  在培訓鑑定工作中,我們充分認識到培訓的主體和物件是建築企業和建築農民工,如何為企業和工人提供優質培訓鑑定服務是我們工作中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建築施工生產由於其生產的不可間斷性,工期緊、任務急。因此我們在培訓和鑑定時,與企業多溝通、多聯絡、多協商,充分考慮企業生特點,儘量做到不影響企業的正常施工生產,把培訓鑑定工作安排在工餘、晚間、雨天、休息天等併到專案,到工地,到工人的生活居住區上門培訓和鑑定,寧可培訓老師走路,不要工人走路,寧可犧牲培訓鑑定工作人員的休息日,不要佔用企業的正常生產時間,寧可調整培訓鑑定計劃,不要影響企業正常生產計劃,把為建築企業和建築農民工服務提高到為廣大基層單位和職工服務的高度來認識並實踐,受到了企業和工人的廣泛歡迎和讚譽,基本做到了建設系統培訓鑑定工作和企業的正常施工生產兩不誤並且互相促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來,隨著我市建築農民工職業培訓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市建築農民工技能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具體體現在我市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水平的不斷提高,即安全事故逐年降低,創市優、省優、國優工程數量逐年增多。

  四、近年來我市建築職業培訓工作主要工作成績

  1、XX市建設行業職業技能鑑定站培訓選派選手獲獎主要情況和評先情況

  (1)20xx年9月8日至11日,由中國建築業協會主辦的慶祝建國六十週年全國建築業職業技能大賽抹灰工決賽在泉城濟南成功舉辦。來自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有關中央直屬企業的148名選手和助手參加了大賽的決賽(其中選手74名、助手74名)。福建省代表隊全部由我市派出的選手、助手、領隊、教練組成。在代表隊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4天的激烈比賽,選手謝新發(廈門中誠建建築勞務公司)榮獲大賽決賽二等獎,成績名列第十一名;選手鄒志平(廈門仁新建築勞務公司)獲優秀選手獎,為我市、我省建築行業爭得殊榮。20xx年“五一”勞動節前XX市總工會授予謝新發同志XX市五一勞動獎章。

  (2)20xx年10月我站承辦XX市第十六屆職業技術競賽“中建三局杯”鋼筋工比賽,共48名選手獲得高階工證書,其中前6名選手被XX市政府授予“XX市技術能手”證書。

  (3)20xx年10月我站承辦XX市第十七屆職業技術競賽“建安公司杯”抹灰工比賽,共44名選手獲得高階工證書,其中前6名選手被XX市政府授予“XX市技術能手”證書。

  (4)20xx年我站培養的廈門仁新建築勞務公司鋼筋工技工柳朝暉,廈門廣鷺建築勞務公司砌築工技工陳往武獲評XX市勞動模範。

  (5)20xx年協助XX市建設與管理局承辦了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巨岸杯”抹灰工崗位技能競賽,本次競賽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主辦,於20xx年6月11日至12日在XX市舉行,競賽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各設區市建設局和參賽企業都十分重視此次技能競賽活動,推選了 23支代表隊68位熱愛本職、業務技能突出的選手參加競賽。經過嚴格的理論知識考試、操作技能考核和競賽評委會的評審,胡從來等10位選手榮獲本次競賽前十名。中建七局三公司泉州分公司等10個代表隊分獲參賽團體一、二、三等獎。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決定授予胡從來等10位選手“福建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抹灰工十大技術標兵”稱號;頒給中建七局三公司泉州分公司等10個代表隊“福建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抹灰工崗位技能競賽團體獎”。

  (6)承辦了由XX市建設與管理局、XX市總工會、XX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主辦的XX市第十八屆職工技術比賽“恆億杯”保障性住房專案鑲貼工(高階工)比賽,於20xx年9月13日圓滿結束,共49名選手理論實操成績雙合格,可獲得高階工職業資格,並決出個人獎前六名,團體獎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六個。

  (7)承辦由市建設與管理局建築業處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主辦的XX市第十九屆職工技術比賽“魯班源杯”鋼筋工(高階工)專案競賽,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廈門魯班源房屋營造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等單位共同努力,本次比賽順利、圓滿,達到以賽代訓,激勵建築農民工爭當高技能人才和技術狀元的良好效果。全市各建築企業積極報名,踴躍參加,本次比賽共有18家建築企業的22支代表隊的66名選手參賽,經過理論和實操的激烈比賽,58名選手成績合格,並獲得鋼筋工(高階工)職業資格證書。

  (8)在XX市至2004年以來,由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主辦的每2年一屆XX市優秀技能人才表彰活動中,由我站選關的我市建築行業優秀高技能人才在每屆評選中均有獲評,累記6人獲此殊榮,每人享受五年內每月200—800元的市政府優秀高技能人才津貼。

  五、我市建築農民工職業培訓工作目前面臨的困難及發展展望

  1、存在問題:

  (1)目前勞動部門和財政部門關於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免費政策主要是針對工業企業制定的,建築行業由於其生產特點很難達到其規定的標準和要求,如每個工人120個課時的有效培訓時間如何保證?

  (2)建築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大都數建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特別是建築農民工管理的基礎工作還是傳統的人工管理、經驗型管理模式,不能適應資訊化管理的要求。

  (3)建築企業三十歲以下青年農民工嚴重短缺,一線主要生產作業人員80%以上都是35歲以上中年甚至老年農民工,出現勞動力斷層。

  2、展望未來:

  結合我省提出的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規劃。加快我市建設行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培養和使用計劃制定,引導廣大建築施工企業在重視工程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的同時比已往更加重視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促進建築工程質量提高,杜絕和減少安全事故,提升文明施工水平,為海西建設特別是廈門基本建設打造一支初、中、高階技能人才梯度合理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建築工人隊伍。具體初步設想如下:

  (1)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議。即在建築企業資質管理、工程承包及分包合同簽定中,除明確相關的工程技術及經營管理人員要求外,還應根據工程的複雜程度明確要求企業或該工程專案所必需配備的高技能人才,從外部促進企業建立培養和使用高技能人才的機制。嘗試在重點工程和重大工程專案中建立各主要專業工種的首席技術工人制,其專業工種的操作、質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等其中的操作技術問題由首席技術工人以其技術能力來予以保證和解決,待條件成熟時,總結後在全部工程中推廣。

  (2)為建築企業提供高技能人才培養諮詢、服務和技術支撐。在做好建築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同時,幫助建築企業建立較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使用辦法,使高技能人才與建築企業形成良性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

  (3)各級政府應制定建築業高技能人才使用管理、服務等方面的鼓勵性配套政策,如其戶口遷移來廈、子女入學教育、保障性住房、工資福利社保、退休、及本人的技能繼續教育等方面,加大對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度,使其能夠較穩定的為我省、我市建築業服務。

  (4)協助市建設與管理局做好XX市建築從業人員實名制管理資訊系統,為建築農民工的職業培訓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建築農民工的培訓工作管理資訊化,實現建築農民工、企業、培訓鑑定機構、政府主管部門之間資訊即時互通共享和實時動態監控。

  (5)制定措施,加大建設行業高技能人才特別是技師、高階技師培養力度,應使其佔全部生產作業人員的比例達到1%以上。

  (6)結合建築工地農民工業餘學校工作,初步擬定在我市一級以上資質施工總承包企業中建立10家全市示範性建築農民工業餘學校基礎上,經考核合格建立XX市建設行業職業技能鑑定站企業工作站,主要負責本企業一線作業 人員初、中級職業技能鑑定和高階以上職業技能鑑定初審。

  (7)探索建立人社部門職業技能培訓資金與建設行業各級優良工程掛勾支付及獎勵政策,突出獎優扶先,提高企業職業技能培訓積極性。

  (8)加快建築工業化,裝配化發展,將主要生產環節工廠化,採用工業化流水線線生產建築主要部件,培養新型高技術的建築產業工人是解決勞力短缺的有效途徑。

  (9)建立全省建築行業主要工種定期開展職業技能大賽制度,促進各地市技能交流,起到全省建設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工作視窗和引領示範作用。

  雖然我市在建設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我們應清醒地看到,由於建築施工的生產特點是產品固定、人員流動,加之我們工作還有許多不成熟之處和缺點,因此,我們將虛心向兄弟市及國內先進地區學習他們好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工作方法和機制,不斷探索,把建築從業人員實名制管理資訊系統特別是其中的建築農民工部分的建立和推廣做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來做,為我市建築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工作打造一個勞動者、企業、政府三位一體的現代化、資訊化、網路化的人員實名制管理系統和平臺,為XX市和海西建設打造一支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技能型建築業一線生產作業人員隊伍,為海西建設服務!

培訓工作彙報3

XX組織部:

  今年上半年,鎮黨委認真對照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專專案標,結合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幹部培訓工作計劃並紮實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幹部培訓工作。現就上半年開展幹部培訓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培訓的基本情況

  上半年,鎮黨委對幹部的培訓教育主要採取了集中授課、網路培訓、外出參觀學習、實地座談交流等形式,先後培訓幹部達120餘人次,其中:機關幹部50餘人次,企事業單位幹部15人次,村組幹部55人次。培訓時間70學時,共計鎮財政投入經費約4.5萬元。

  1、集中授課:聘請了種、養業專家及網路技術人才對村組幹部進行集中授課,講解了花木種植技術,盆景塑造等種植技術;講解了生豬、肉鴨、雞等家禽的養殖技術,特別是防病、防疫等技術;結合數字XX工程,講解了簡單的微機管理使用和網路知識,教人了廣大幹部如何從網上查資料,如何在網上進行花木交易等知識。

  2、網路培訓:充分利用鎮農民網校和資訊服務中心的資源優勢,與XXXXX聯姻,透過網校對幹部(特別是村組幹部)進行網路知識培訓。透過培訓,目前,已有XX名村幹部家中開通了網際網路,拓寬了廣大村組幹部獲取資訊的渠道,增強了村組幹部致富和帶富的能力。

  3、外出參觀座談:上半年,鎮黨不斷創新培訓學習方式,結合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先後6次組織機關幹部、村組幹部到錦江區XX村、XXX、XXX、淨綠花市、XX縣復興鄉等地,參觀學習城鄉一體化先進經驗、土地流轉先進經驗、土地整理先進經驗,討論研究花木交易聯姻促進XX花木產業發展等。透過“拉出去、請進來”的學習方式,廣大幹部對為什麼要推進城鄉一體化?怎樣實施和推進城鄉一體化?怎樣聯姻發展壯大產業?如何發揮產業優勢等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二、創新舉措、學必有獲

  鎮黨委一改從前就學習抓學習的培訓模式,將學習必有獲放在首位。透過“拉出去、請進來”的學習方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4月中旬,鎮黨委組織機關、村組幹部到紅砂村、幸福梅林、月亮灣花市、淨綠花市等地參觀學習,同時,與XX村兩委、花市業主進行了交流座談,透過交流座談,參會的村組幹部對土地流轉、新村規劃、經營管理、花木交易有了更清楚的瞭解,同時,村幹部還召集廣大村民,向村民講解了其他地區在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有力地推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XX村”方案已確定,村組幹部們紛紛表示:透過學習,我們已掌握了推進城鄉一體化和新村建設管理的“技術要領”,有信心和決心將“XX村”建設成為超“XX村”的又一城鄉一體化亮點。在與詳詳細細花市和淨綠花市業主的座談交流中,參加學習的幹部瞭解和掌握了花木交易市場的基本規律,將資訊帶給了全鎮廣大花木種植戶,促進和擴大了我鎮花木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

  雖然採取“拉出去、請進來”的學習方式,真正收到了實效,但每一次的學習開支給鎮財政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此,學習經費問題成了最大的學習障礙。另一方面,相關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又給學習造成一定的侷限,比如網路培訓時,由於微機有限,許多

  幹部都不能按計劃上機操作,給學習也帶來了一定影響。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今年下半年,我鎮將進一步深化和改進學習方式,在市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領導和支援下,認真開展好乾部培訓教育工作。繼續利用“農民網校”對村組幹部進行培訓,同時,不斷創新培訓方式,鎮黨委將積極與省委黨校成都分站聯絡,選派8名年輕村幹部到市委黨校學習,使幹部整體素質提升到一個新的檔次。另外,鎮黨委將積極想辦法,繼續深入紮實地開展如“拉出去、請進來”等多種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習與推進工作更緊密地結合,收到更好的效果,全面完成市委下達的幹部培訓教育工作目標任務。

  XXXX年XX月XX日

培訓工作彙報4

  如果說企業的發展戰略管理是第一級管理,企業的經營、安全管理是第二級管理,那麼,企業的員工培訓管理就是第三級管理。培訓作為員工的“第二福利”,其“蓄勢”帶來的能量,已越來越體現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山東龍口礦業集團依靠創新培訓管理,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支撐著企業新技術、新裝置、新的管理手段的應用。

  龍礦集團管理者體會到,對員工培訓得越充分,對員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發揮人力資源的高增值性,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僅,擁有16000名員工的龍口礦業集團,先後組織了二級安全培訓342人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計劃完成3027人次,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全年實際完成2910人次,全年共完成職業技能鑑定944人。其他各類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共計完成3406人次。先後組織了通風、安監、機電、瓦斯等專業培訓36(期)次,受訓人員達到2700多人次,培訓部門與有關職能部門一起組織開展了事故警示教育,採、掘、機、運、通專業比武12次,有1400多人次參加了比武。

  去年以來,各單位人力資源培訓管理部門還與安監局一起,製作了事故安全課件,在各礦電視臺和班前班後會上播放,共有2600多人次收看了安全事故案例演示課件;組織了安全事故宣講96場次,受教育人數達到4110人次。

  培訓成為龍礦創新發展的“助推器”

  龍口礦業集團由工廠制向公司制邁進的七年間,一個過去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宋子安的領導下,正在做強做大做美。

  龍礦選擇自主培訓、自主創新,用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綜採放頂煤開採工藝,進行世界海下采煤,國內第一個海下采煤工作在龍礦集團實施。今年,第四個海下采煤工作面正在有序推進;龍礦集團採用先進的資訊科技手段和裝置,先後投入巨資建成了國內第一條井下以太環網,建立起現代化的排程指揮中心和監控中心,實現了對工作面採運通等系統的遠端控制和監測,其資訊化、自動化程度達到了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

  龍礦集團依靠自主培訓、自主管理,攻克了油頁岩開採和煉油的技術難關,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建成了全國第一家省級煤炭儲備配送基地,形成了物流配送大體系;

  龍礦集團立足產業鏈優勢,累計投資10多億元,完成了資源開發、熱電技改、油頁岩煉油擴建等七大重點工程,構築了煤、電、油、運一體化產業佈局,把應對危機的過程轉變為培育核心競爭力過程,進一步優化了佈局,贏得了主動。

  從以來的5年多,龍礦的原煤產量增長了2倍多,銷售收入增長近8倍,非煤收入則增長了30多倍。

  培訓能促進企業與員工、管理層與員工層的雙向溝通,增強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龍礦集團的發展的足以證明這一點。山東省煤炭工業局局長卜昌森評價說,龍礦集團成立的7年是推進科技創新的7年,是叫響龍礦品牌的7年。7年耕耘,7年收穫,,集團原煤產量、銷量、掘進進尺、外煤業務、銷售總收入、利潤總額實現了全面增長,其中,銷售總收入同比增長27.3%,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長5%以上,原煤單位成本同比降低9.28元/噸,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16%……

  一、成績源於員工素質提升素質提升源於對培訓的重視

  教育培訓是集結人力、財力、物力的一種“大投入”,追求的是體現在員工素質提高、企業軟實力增強、效益持續增長等層面的“高產出”,龍礦集團一步步堅實的腳印使得龍礦攀升至一個高平臺,龍礦要在高平臺上謀求新跨越!搭建這個平臺的源泉就是對教育培訓的重視。

  在員工培訓方面,龍礦集團實現了四個目標:培訓計劃完成率100%,培訓合格率100%,“三項崗位人員”持證上崗率100%,培訓學員滿意率100%。在此基礎上,龍礦集團嚴格落實了“五個不準”:即不經培訓不準上崗,崗位標準掌握不準不準上崗,考試不合格不準上崗,不簽訂師徒合同不準上崗,師徒不在同一地點作業不準上崗。

  堅持和完善“631”培訓模式:即60%的員工日常學習培訓任務由各基層單位負責落實;30%的特殊工種(專業技術)培訓任務由集團公司組織落實;10%的優秀管理人才和安全管理人員選送到上級培訓機構(二級)和大專院校進行深造,實現教育培訓的經常化、規範化。

  在教育培訓過程中,龍礦集團還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優勢是最大優勢”、“高技能人才是企業重要資源和寶貴財富”的觀念,堅持“優秀人才優先培訓、關鍵人才重點培訓、稀缺人才加緊培訓、一般人才分層次培訓”的原則,重點培養能夠勝任工作、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拔尖人才,發揮他們在生產經營中的關鍵作用。

  二、培訓方法創新培訓管理到位

  走進窪裡煤礦副井辦公樓,井口大螢幕滾動播出著“每日一題”安全常識和“每月一考”的內容,一幅幅安全漫畫吸引了記者的視線,一幅幅安全警示提示展現在記者面前。透過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龍礦集團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全方位、立體化。

  培訓成就企業,學習促進發展,龍礦平安,培訓先行。為此,龍礦人在注重創新安全教育培訓管理機制上下功夫,每年拿出了數百萬元獎勵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科技成果,表彰和評比了100多項安全管理成果,每年評出了百名安全星級員工、十佳學習創新型員工、十佳技術革新能手、十佳安全標兵,給予了數額不等的獎勵,最高的達到三十萬元,龍礦的“大培訓體系”成就了他們今日的輝煌。

  梁家煤礦以“培養安全員工、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為著力點,不斷創新安全管理思路,出臺了以舉報獎勵、特殊貢獻獎勵和合理化建議獎勵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獎勵措施,徹底改變了以往以罰代管、以罰代培、以罰代教的安全管理模式,激發了全員做好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安全工作順利開展。截止到3月,該礦實現安全生產三週年以上。舉報獎勵是採取雙向互動、相互監督的方式,員工如發現違章指揮、強令員工冒險作業以及現場不履行職責、翫忽職守、疏於管理的管理人員都有權舉報,經核查屬實的,還將對舉報者獎勵200~500元。同時,對於發現違章作業、上崗不規範、現場安全質量隱患處理不及時和其它危及安全生產行為的員工都可以進行舉報,營造了“安全人人有責,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圍;增設了安全生產特殊貢獻獎,對消除重大隱患、避免災害事故發生以及事故擴大並在事故搶險過程中的有功人員給予獎勵,以提高員工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設立了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獎,以開展安全合理化建議徵集活動為載體,對建議被採納並取得顯著效果的人員給予獎勵,以提高員工抓好安全的主動性。

  在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訓工作中,北皂煤礦緊緊圍繞“知道&8226;做到”這一主題做文章,採取措施,使員工知道安全常識,做到遵章作業,在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讓員工知道安全重要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全員安全技能的培訓,使每一個崗位都能做到安全生產。與此同時,透過在區隊中開展以“知道&8226;做到”為主題的自主安全教育活動,採取自主安全教育推進會、檢視各單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開展情況等形式,讓員工知道什麼是該做的,如何做到安全生產。

  素質決定命運,培訓成就企業。為提高培訓質量,龍礦集團還在全公司範圍內全面推行“走動式”安全教育培訓。要求所有安全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和安監員、瓦檢員,到各作業地點檢查時,必須對現場員工進行應知應會安全知識提問,員工回答不上的當場輔導培訓,直到熟練掌握為止。建立了走動式培訓的寫實、監督和考核制度,納入月度績效考核,實現了幹部、員工共同提高安全素質的“雙贏”效果。

  針對員工在崗位操作中容易產生的各種不安全行為,龍礦集團還在部分單位推廣了“手口示意”安全管理法:員工在工作前及工作過程中,必須眼盯、手指、口喊“三管齊下”,對現場的環境和裝置進行安全確認,在得到安全的明確資訊或答覆的情況下,方可操作。透過手口示意,提高了員工的現場安全注意力,能夠正確識別物件,減少誤操作,使員工逐步養成了“時時處處查詢隱患,人人事事預防事故”的良好習慣。

  為改善集團公司生產一線技術工人的知識結構,提高員工隊伍素質,本著“變招工為招生、擇優錄用”的原則,集團公司從6月開始,委託山東龍口礦業集團高階技工學校為龍礦集團定向培養300名技術工人,採煤與掘進、通風安全與測量、煤礦電氣維修、煤化工機電、井下電鉗等專業的學業分別為一年到三年,“變招工為招生”後,公司實行“協議定向、擇優錄取”的原則,入學時與用工單位簽訂《定向培養協議》,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各單位要根據協議的要求,安排好就業崗位。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公司要求龍礦高階技工學校負責定向生的培養管理,實習期間由技工學校和定向單位共同管理,用工單位負責簽訂“一對一”師徒協議。

  三、健全培訓體系完善執行考核辦法

  在培訓方面,龍礦確定了全員培訓體系,針對企業發展的實際,確定了培訓12689人次;預計支出員工教育經費926.7萬元。

  公司針對企業發展的實際,提出到20xx年,礦區所有技術員工均做到持職業資格證上崗。中級工水平以上人員佔技術員工總數的比例達到50%以上,高階技工水平以上人員佔技術員工總數的比例達到20%以上,其中技師以上佔技術員工總數的比例達到4%以上。其中,中級工水平以上人員佔技術員工總數的比例達到80%以上,高階技工水平以上人員佔技術員工總數的比例達到30%以上,其中技師、高階技師佔技術員工總數的比例達到6%以上,初步形成初級技工、中級技工、高技能人才(包括高階技工、技師、高階技師)比例結構基本合理的格局。

  龍礦集團規定,從現在開始,公司各類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每年累計不少於12天或72學時的脫產學習。鼓勵和支援員工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員工,培訓費由所在單位統一繳納,初級工的鑑定費由所在單位報銷,中級工、高階工、技師、高階技師的鑑定費由所在單位報銷50%。在此基礎上,提高並兌現技術工人津貼待遇。在原有的技術工人津貼標準基礎上,適當提高技術工人月度津貼數額。津貼標準分別為中級工50元∕月、高階工100元∕月、技師200元∕月、高階技師300元∕月。與此同時,在各勞動組織實行設定技師和高階技師職務崗位制度,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崗位的作用。各單位要根據生產建設的實際需要,依據科學合理的原則設定技師和高階技師的職務崗位,並實行評聘分開。具體設定數量為:技師職務職數佔技術工人總數的5%,高階技師的職務職數佔技師總數的20%。同時,在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建立首席技師制度,進一步提高技能拔尖人才的待遇,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市級、省級首席技師選拔。

  每半年對各單位整體培訓工作情況進行一次檢查、考核和獎懲,維護考試考核的嚴肅性和正規性。要嚴格培訓獎懲制度。對各類培訓計劃按規定應該提報而未提報,每少報或漏報一人次,罰該單位1000元;對按規定應參加培訓而未參加培訓的,每人次罰該單位元;對在培訓過程中擅自曠課的,每人次罰該單位500元。

  對各類競賽、培訓工作會議及其它活動沒有按領導和培訓主管部門要求的人員參加的,每缺少一人次罰該單位1000元;對公司領導和培訓部門安排的工作沒有按要求按時完成的,每項次罰該單位1000元。透過硬性的規定,克服了企業以工作忙、抽不人參加培訓的問題,靠制度約束,提升職工隊伍素質。

  龍礦集團還強化兩項培訓,即“三項崗位人員”培訓和技術員工的技能培訓,同時,注重抓好四個培訓重點,即特殊工種培訓、安全管理人員培訓、新招員工安全培訓、專業崗位培訓;要求所有單位的培訓,都要落實好“每訓必考”制、全員培訓“抽考制”、動態培訓技能比武、培訓資金到位、動態培訓考核。

  昨天,也許有人認為:“員工是不過是一塊磚,任吾東西南北搬”。而今天,在龍礦,每個員工都是一塊發光的磚,搬到哪在那閃耀。因為,今天的龍礦員工,“無一人不學,無一時不學,無一地不學,無一物不學,一人多崗,一人多證,一人多能”。學習和培訓,使龍礦員工做到了一個崗位的工作至少要三個人會做,一個人能夠勝任三個崗位的工作,近幾年來,龍礦有28名員工代表公司參加了全國和全省的技能大賽,分別取得了不同的名次,為此,集團公司在給予重獎的同時,還給予他們了勞模待遇,有9名獲獎同志還走上了不同的管理崗位。因而有的人說,龍礦的培訓,真是員工最大的福利、企業最大的效益。

培訓工作彙報5

  20xx年10月19日,我有幸參加了由小學語文工作坊(3)組織的送教下鄉培訓活動,此次活動我收穫很大,受益匪淺。既領略到周所長獨到的見解和教學策略,及三位出類拔萃的語文教師的講課風采,也讓我從中發現到了自身在課堂教學方面的淺薄與不足。接下來我就對這次培訓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教師的教學設計新穎,善於創設情境。

  今天的觀摩課上,我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今天的課上我感覺到三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緻的準備,因而我也在課上發現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閃光點。他們在上課時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口語交際的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北城小學的張靜老師的匯入課題,不僅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也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從而為教學服務。在本次學習中,我深刻地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只有精心設計課堂,利用新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它成為學生學習知識展示自我的平臺。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個思考的實踐者。

  對於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語文工具性的偏失、教學目標階段性不明、字詞教學的忽視等並沒有做深入的思考和變革。透過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教師,必須是個思考的實踐者,做到學有所思,思有所為,為有最優,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我們的教學活動,才有可能做到“省時高效,整合簡約”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服務於學生的學,當好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兒童,相信兒童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兒童,俯下身子看兒童的生活,平等參與兒童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兒童,調動兒童的思維參與,兒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

  現代教育提倡自主學習,但不等於讓學生放任自流,而是讓教師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是口語交際的主人,教師只是口語交際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今天的教學中,李紅、楊春萍兩位教師就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課堂上教師所創設的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她們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變成靈活有的趣師生互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同時也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透過這次聽課,我深刻的體會到這些語文教師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也感受到了老師和學生之間原來可以如此的默契……看到三位老師精心設計的這四堂課,孩子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著。我感觸頗深,也發現了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學習他們的優秀經驗,讓自己的課堂也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口語交際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口語交際的魅力!

  讓我們在工作中充分給予學生關心、理解、尊重與信任,真正地做好學生成長的精神關懷者吧!讓這次培訓能夠真正的體現並運用在我們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吧,學習告一段落,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思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使學生和自己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發展。

  總之,今天的學習讓我受益頗豐,以後我會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挖掘學生潛能,積極參加各種教科研活動,多聽同任教師的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努力上好自己的每一節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

培訓工作彙報6

  為適應部隊資訊化工作的新形勢,全面提高資訊化工作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我參加了 組織開辦的資訊化工作的專題培訓班。這是一次層次較高、內涵豐富、注重實效的專項業務培訓。現簡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培訓為期 天( 月 日至 日),採取脫產培訓方式進行,來自共計 人參加了本次培訓,本次培訓共設……等項內容,培訓圍繞通訊參謀業務為主題,重點強化……能力的提高,共設……課程。培訓期間,我的思想端正、態度認真,能夠嚴格遵守培訓班的紀律,順利完成了考試,並積極參加培訓班開展的專題討論,提交了多篇學習心得和培訓感悟。

  二、主要收穫。

  1、走出去學習先進理論開拓視野是提高資訊化工作業務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徑。這是優質幹部教育培訓資源,開展較大規模、較高層次培訓,這對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知識恐慌”和“本領危機”意識,進一步提升科學發展的理念,進一步拓寬創新進取的思路。

  2、學習交流拓寬視野是啟發工作思路的重要環節。我充分體驗到了其它部隊幹部良好的精神面貌,學到了各具特色的工作理念與先進的操作經驗。

  3、人才建設是推進資訊化持續高效發展的根本途徑。《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指出:“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加快軍隊機械化資訊化複合發展,提高以打贏資訊化條件下區域性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這一論述,對新形勢下加強部隊資訊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建設資訊化軍隊,打贏資訊化戰爭,人才是最為緊迫的要求。當前部隊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就是按照時代發展要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部隊資訊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援和人才保證。

  4、發揮網路末端效能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有效途徑。現在數字化是世界軍事建設的潮流。數字化部隊也就是資訊化部隊,特點為:運用一切高科技手段如偵察衛星,戰場監測監聽,有人或是無人偵察飛機等等收集敵國軍事資訊以及軍事部署情況。當然人為的偵察也必不可,包括對敵國情報系統的人員滲透以及蒐集各方面的訊息等。發現有價值的情報時可利用先進的資訊傳輸工具回傳,即便是人力偵察也可實現資訊傳遞的快速性,利用計算機隨時整理情報,掌握戰場的具體情況,靠計算機的精確計算模擬戰爭或是區域性戰鬥的全過程。同時資訊和資訊處理與作戰緊密結合,在數字化部隊中可以以一個士兵為單位實現戰場資訊共享,從而更有效的實現了數字化部隊的快速展開,快速部署和突破傳統軍事思維而大膽採用單刀直入的戰術方法,使軍事打擊更具有突然性和有效性。

  5、頂層設計科學統籌是確保資訊化高層次發展的核心。資訊化的每一步都面臨著創新。頂層設計很重要,因為資訊化不是自主的是融合到工業化裡面,因此要適應工業化,所以說頂層設計很重要,最後我們要把頂層設計結果歸結為基礎設施建設,這才是我們搞資訊化的基本工作。

  6、認真整理課件和學習資料,不斷深入學習。培訓學習已經結 束,但是業務學習沒有結束,培訓學習只是一個短暫的輔導和啟發。 為了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我認真蒐集、整理課件和老師們的學習資料,並把這些寶貴的學習資料帶回部隊。為今後不斷學習, 在實踐中融會貫通所學知識提供便利。

  三、下一步打算。

  透過此次培訓,使我進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鑑定了風險為資訊化建設事業的決心,我一定以此次培訓所學所悟為契機開拓思路、緊跟部隊資訊化發展的科學前沿,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樹立精品意識為單位資訊化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培訓工作彙報7

  這次政教主任培訓我們在z小學參觀聽報告一天的時間,聽了兩位班主任的工作彙報,一位是z老師,這是一位老教師,拿著稿了唸了念,當時z小學副校長也強調了這次活動不是刻意安排的是計劃之中的。另一位是z老師也是個年經的一年級教師,為我們做了精彩的報告,巧合的是和z小學劉麗麗老師一樣,她非常注重一年級學生常規訓練。她的亮點還有透過抓小幹部工作,達到學生自主管理的水平。這在一年級是不容易做到的。最後她告訴我們: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賞識給予孩子們自信心。

  第二至第十三張說明:z小學核心教育理念是“和美教育”,最明顯體現在剛進入校園就會看到大門兩邊有兩個鴿屋,上面飛旋著的,下面漫步著的都是潔白的鴿子。在北面鴿籠下面有一個籠子裡面就有兩隻小鴿子,是幼鴿孵化展示籠。孩子們可以近距離看到小鴿子從孵化到長在的這一系列過程。對於養鴿子,z小學還有段故事,說出來分享,想說明的是幹什麼事,看似簡單,其實裡面有很多專業知識需要去認真學習。z小學新蓋教學樓上面全設計成鴿屋,上面也全部養著鴿子,剛開始的設想是,讓學生近距離去接觸,小鴿子也親近學生,誰知事與願違,學生去看鴿子時,鴿子們根本 不領情,不讓靠近。後來,找專家才知道,進的鴿子是信鴿,天性就不親近人類。於是學校就去買來廣場鴿,學生們才得以親近這種可愛的小動物。

  圖片上的這個小女孩跟鴿感情特別好,是因為上年這個鴿子腿折了,小姑娘主動認養,養好傷之後,小姑娘一到學校,小鴿子就飛到她身上,以後慢慢得就好多鴿子飛到她身上,她的朋友們和她在一起,鴿子們也飛到她們身上。 我們去的那天正好山東電視臺去錄節目,就看到鴿子紛紛飛到小姑娘身上的情境。小姑娘在看書,它們靜靜地站在她的肩上。除了鴿屋,z小學還把教學樓一樓一邊設計成動物標本園,一邊設計與養魚池,我們去那天,學校校長正在跟一個單位聯絡,因為這樣養魚容易死,也不知道要怎麼改裝,至少要花9萬元。我們走的時候,學校副校長告訴我們價錢已講到12萬了,還要努力。

  第十四至第二十七張說明:z小學開發了六十多種校本課程,他們要求每師必須開發一種校本課程:一加一開發校本課程,一個老師除了教一門國家或地方課程以外,必須再開發一種校本課程;一選一實施校本課程,指每個學生都 要選一門校本課程來學習;一展一評價校本課程,這是指課程評價。評價方式 是藉助四大節日“讀書節、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每月一個節日,由德育處、教導處等處室分別操辦。

  說到校本課程,我想插上說一說5月19日我校一行六人來到我縣實驗學校聽取了市教研室主任李主任的關於課程開發實施與管理的報告的情況,在報告中李主任給我們就重點講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概念、理念、開設的目的、上課的方式等等以及校本課程的開發。在分析李主任的講座時,覺得他的意思是把校本課程班本甚至師本化。z小學就好像這樣做的。除了z小學像z小學、市實驗小學都是這樣做的。在跟王校長彙報時,他教導我說,現在國家提倡把國家課程校本化。不過,在我們縣比如育才小學,他們把書香校園這塊搞得不錯,同俗小學的校本課程主要是“春、夏、秋、冬”四季,也就是說,市裡的學校把我們以前興趣小組發展成校本課程,但我們縣卻是真的是以學校為單位組織一門課程做為校本課程。我想這有可能是兩種理念或者是兩種思想。

  不過,我們要緊跟校長的思想來開展我校的校本課程的開發。在這裡我又想到,去z他們那地方把重點放在少年宮建設上,看他們的組織形式和活動開展方式,跟日照市級這些小學校本課程應當是一樣了,因為他們呈現出的作品以及他們的呈現方式也盡相同。由此跟校長在討論這種現象時,校長教導我:教育的問題其實很多都是出自同一個大的理念,只要理念正確,實質都是一樣的。於是,我又想到,我們不必非跟著上級的要求去跑,我們只要做好最基本的工作,比如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比如開展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應用,比如我們學校社團活動正常開展並能儲存好材料。無論是上級來檢查校本課程也好,檢查少年宮材料也好,檢查社團開展情況等,我們都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也須我想的簡單了。

  第二十八和二十九張說明:這是z小學體育二加一專案,本次向我們展示的上午大課間全校交誼舞的場面。校長介紹,他們學校每個年級都有自己的體育專案,都是班主任親自教的。每個專案都很精緻。由時間原因不能一一展示。校長還介紹,上午課間操時間還是學校防震演練的時間,可謂一舉多得。我有時這樣想,我們老師,特別是女老師都很美也很愛美,我不完全觀測,很多老師也想學習健美操,太極拳等,但礙於面子等原因老是放不開。如果我們在班中跟學生一起練習,以教師的身份去教學生,學得要快一些。大家一起群樂樂,不比獨樂樂要好嗎?

  第三十張說明:z小學教育四化

  第三十一張說明:早晨入室則讀書:z小學與z小學最大的不同是,z小學學生在校園中玩的多。但他們有一個規定,早晨入校後,可以在校園中活動,但一到教室就要安靜下來讀書。這叫入室則靜。中午也是這樣,只要一到教室就要拿起筆寫字。

  第三十二至三十四張說明:學校開展感恩教育前二張為成童禮,第三張是感恩義工。(義工組成有家長,有社會人員等)

培訓工作彙報8

  去年11月份,我參加自治區教育廳舉辦的“小學校長高階研修班”培訓,使我有機會到廣州市一級學校白雲區京溪小學掛職學習一個月。

  在廣州市學習一個月的時間裡,我深深地感受到廣州市的教育事業確實比我們先進了一大步,他們無論是在硬體建設、辦學理念、還是教育教學管理,都比我們最少超前了十多年。

  我們這次到廣州市學習的校長一共有40人,他們來自廣西各地市、縣、鄉鎮的小學,可以說是各層次的小學校長都有,我們40位校長平均分成20個小組,分別安排到廣州市區20間小學去學習, 學校有什麼大的活動,各小組間相互通知,大家一起去參加。

  我和武宣縣師範附小的羅校長被安排到白雲區京溪小學去學習。

  我們11月17日到京溪小學後, 京溪小學的陳校長就召集學校的行政領導一起,同我們研究培訓方案,並帶我們到各辦公室同學校領導、老師見面認識,每個領導老師都面帶微笑,很熱情地打招呼問好,他們很有禮貌.。

  後來我才瞭解到,京溪小學對老師的禮儀有一個規定:老師見到客人,第一要微笑,第二要點頭,第三要問好。

  京溪小學的唐付校長還介紹了他們學校的一些基本情況,並在行政辦公室安排座位和電腦給我們使用, 我們可以訪問學校的校園網,他們的教育教學管理資料全部向我們開放,供我們學習。

  在這裡,我主要想彙報一下我在京溪小學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一些比較特別的地方。

  一、京溪小學的硬體裝置是一流的.

  在我學習的白雲區京溪街區域,共有8間小學,只有一間是公辦學校,那就是京溪小學,其餘的7間小學全是民辦學校。

  京溪小學管理4個校點:

  一個叫怡新分校,離校本部約有2000米,它是在怡新花園居民住宅區內,政府在開發怡新花園住宅區時,劃撥約15畝地建好學校。這個學校剛建好使用,現在暫時只開一年級,約有學生300多人。

  一個叫白天鵝實驗小學,離校本部比較遠,是京溪小學的校中校,屬公助民辦學校,有一至六年級,學生有600多人,它是在白天鵝住宅區內,政府開發時,劃撥約15畝地建好學校。

  另一個是幼兒園,有200多名學生。

  京溪小學校本部,有一棟教學樓、一棟實驗樓、一棟辦公樓,有2個校園,校園比較小,教學樓有六層,有教學班35個,安排二至六年級,有學生約1700人,教師80多位,領導12位。

  京溪小學,各功能室的裝置比較齊全,有音樂室、陶藝室、多媒體室、美術室、電腦室等等,教學樓一樓全部架空,做室內體育場。教室內地板全部貼瓷磚,校園除了小花園、塑膠跑道、塑膠蘭球場外,地板全部都貼瓷磚。樓頂建有生態園,種有100多種植物,教師上自然課去樓頂上,學生很感興趣。

  京溪小學的硬體裝置是先進的,每位教師一臺手提電腦,每位領導一臺液晶電腦,每個教室一臺大液晶電視。教師上課拿手提電腦去上課。學校設有校園網,學校的通知、檢查、總結,教師們的彙報材料都在校園網內傳送。校園設有校園音響,門衛室裝有校園影片管理系統。有有線電視廣播室,有教師圖書室、學生閱覽室等等。

  現代化的教學裝置,優美的校園環境,給教師學生提供很好的工作學習條件。

  二.領導分工明確、教師分類使用、時間安排合理。

  這個學校有行政領導12位,校長主管全面工作,主要是抓學校的發展方向,二層機構抓工作的落實、檢查、督促、彙報、總結。

  每週星期五上午,校長集中行政領導研究下週的工作安排,黨政辦主任整理好釋出在校園網站上,老師不再集中開周前會,他們在網上收看,誰看了,點選“我看了”,總檯就知道哪個老師看了。老師有什麼問題在網上提出,有什麼事情在網上彙報。基本實現校園資訊化建設。

  學校領導的分工:

  唐副校長主管校本部的日常事務工作。

  其餘的兩位副校長各分管一個分校,直接到分校去上班。教務主任4位,一位主管語文、一位主管數學、一位主管德育、一位主管科研。

  黨政辦主任2位,一位主管校長辦公室事務和接待工作,一位主管資料整理傳送和黨建工會事務。

  他們對領導的具體要求是:

  每週每個領導推門聽課兩節,每週巡視課堂教學兩次,在網上總結,每位主任上一班主科,每個學期每位領導蹲點一個年級,指導一個部門,每週抓一個班的具體內容調研,如某個班的學生課前準備工作做得不好, 領導從星期一就跟到星期五,並每天同任課老師研究,想出解決問題方案,每位領導每週參加一個科組的集體備課。

  我特別讚賞他們的科研主任工作。他主管學校科研工作,他管老師的圖書室,他對學校的老師情況比較瞭解,哪個老師需要看什麼書,哪個科研組需要看什麼文章,他心中有數,他把相應的文章介紹給校長或老師們看,然後結合文章的內容提出一些建議。他是校長的科研秘書,他指導全校的科研工作做得很好,學校的《談天說地》課題成果編成一本書,在廣州市各小學推廣。

  這幾年,他們向全國招聘一批大專畢業以上學歷的教師。所以他們學校的教師比較年輕,學歷比較高,業務能力比較強。

  他們把老師分為三類:

  一類是校內型老師:這些老師業務能力強,但上課條理性不是很好, 所以不安排他們上公開課。但是這些老師工作勤懇, 教學質量還是不錯,學校讓他們老老實實搞好他們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管理就可以了。

  第二類是校外型老師:這些老師業務能力比較強,上課環節緊湊,表現欲特別強,所以這些老師可以上公開課,或參加區級上課比賽。

  第三類是教學有個性的老師:這些老師很有創新意識,他們教學基本功很好,教學很有個性,上課從不按部就班,隨意發揮。我去聽過一節語文課,這個老師把學生分成兩大組,教室中間留下一塊空間,老師上課時讓學生在教室中間活動,上課時有師生表演、唱歌、比賽、遊戲等等。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他教的學生很有創新意識.

  教師的工作時間:

  老師每天上午8:00到學校工作,入校門打卡,電腦顯示老師什麼時候到校, 早上在教室裡同學生一起吃早餐。上午上4節,第二節下課,學生從教室排隊出操場做操,他們不做國家的廣播體操,做他們自編的體操和街舞,學生很喜歡做,12:05放學。

  學生中午在學校吃午飯,中午在教室休息。

  下午2:30上課,下午上2節,4:00放學,但家長還未下班來接學生,於是學校老師就託管學生至5:30左右。這段時間老師就輔導學生或學生做家庭作業。

  在這段時間裡有部分學生就去興趣班參加學習,教師工作到5:30結束。

  5:30---6:30這段時間,老師們就打羽毛球、蘭球,鍛鍊身體。

  三、藉助外來的師資創辦興趣班,實施素質教育。

  在廣州市白雲區京溪區域的8間小學,只有京溪小學是屬於公辦學校,其餘的全是民辦學校,並且越辦越紅火,越辦越得到家長的認可。為什麼呢?

  就拿京溪小學白天鵝實驗小學來說吧,它屬於京溪小學的公助民辦學校,建在白天鵝花園住宅區內,街道辦事處在開發這片白天鵝花園住宅區時,就建好一所佔地約15畝的學校。這間學校有三層樓,共15間教室,可容納700多位學生,各種功能室裝置齊全,地板全是貼瓷磚的,跑道、球場全是塑膠的,校園綠化得很好。

  京溪街道辦事處投資了幾百萬元裝好水電,添置課桌和電教裝置等等。建好了,就交京溪小學使用,主要是召收外來工子女。

  京溪小學舉辦的興趣班,的確與我們的不同。

  他們是這樣做的:在放晚學後或假期時間對外開放場地,樂海勝藝術學校來投資教學裝置,如買小籃球架、網球架等等,樂海勝藝術學校來學校招生。學習時間是學校託管時間(4:00――5:30)。現在開設有舞蹈班、美術班、書法班、柔道班、乒乓球班、網球班、籃球班、陶藝班等近10多個班。每班有二十多人。

  京溪小學興趣班的建立,它們是藉助學校的場地,藉助外來的教學裝置,藉助外來的師資,學校老師不參與,但又起到學生各方面素質提高的作用。這的確是一種創新。

  四、強化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路習慣。

  小學生的特徵是活潑、好動。下課了,在教室走廊、樓梯、操場東奔西跑。

  京溪小學校園比較窄,教學樓有六層,約1700多位學生,舊教學樓樓梯又窄,如果任由學生跑動,就很容易出安全問題。所以京溪小學強化學生的行走習慣的養成教育,變跑步為行路。

  08年春季期開始,他們對學生行走進行強化訓練。學生做操,從教室排隊到操場,做完操了,又從操場排隊回到教室。課間,學生只限在本層樓雨路活動,它們的雨路有4米寬,每層樓有衛生間,學生在校園內不得大聲喧譁。每節課下課,領導老師到指定地點維持秩序,如樓梯、雨路、操場。

  這樣,經過半年的強化訓練,學生慢慢養成了習慣,入校園只有行路,沒有跑步了,一年來都沒有發生安全事故。這就是學生行路習慣養成的強化訓練的結果。

  五、對問題學生,學校家長一起共同管教.

  現在,由於社會的多元化影響和家庭教育的不當,致使有些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厭學症、多動症、暴力傾向性症狀等等。

  對於這些學生,班主任先對他們進行教育,如果班主任教育都不行的話,就要叫學生家長來學校共同教育了。

  我看見過這麼一位二年級學生,屬多動症,上課沒有一時閒,不是自己弄東西,就是拿東西打別的同學,搞亂課堂教學秩序。聽說有一次有一個懷孕幾個月的女老師上課,他見到好奇,當老師行到他旁邊講課時,就用手去摸老師的肚子, 老師很驚訝,因為是小孩子,對他只是批評教育,但不見效。

  老師沒有辦法,只好叫家長來,給一張椅子,上課讓家長坐在這個學生旁邊一起聽課,一起監管,學生紀律有所好轉。但家長不能天天來,家長不來,他還是老樣子。

  最後,為了徹底教育轉變這個學生,學校叫他們的父母來到學校,召集所有的任課教師一起開會,討論研究如何教育這個學生。他們是這樣做的:先由各老師反映該生在校學習紀律情況,有什麼說什麼,好的、存在的問題全講。最後,家長也說了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從家長的口中老師瞭解到,該生屬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任性,在家想要什麼就要什麼。父母遷就,教育少,打罵更少,在家成了“皇帝”。

  最後,老師們提出建議,孩子不聽管教是家長遷就形成的,如果家長再不管教的話, 你的孩子以後不知會成什麼樣的人。在家裡,對孩子做錯了事,就要受到懲罰,不能遷就,最後家長也認可這種教育辦法。

  我們強調對學生要耐心教育,誨人不倦,但真正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單是靠我們的老師耐心教育,如果家長不積極配合,並且遷就孩子的話,那麼這些學生就很難轉變,有時也許會出問題。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使得家長也重視,使學校家長一起來共同教育學生。讓懲罰教育留給家長, 讓口頭教育留給我們。

  六、老師學生共同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我們鄉鎮小學的老師,早上起床就來學校,沒有時間鍛鍊,晚上放學了就回家煮飯,吃了飯以後天又黑了,又沒有時間來鍛鍊。這樣一來,我們的老師鍛鍊時間就沒有了,所以老師們就會出現或多或少的病來。

  怎麼解決我們既然工作了一天,又能得到及時鍛鍊身體,使我們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呢?

  京溪小學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

  課間操,老師同學生一起做操,晚上放學後,老師在學校參加體育活動,每週星期四下午最後一節,是大課間活動課,所有的老師學生都走出辦公室、教室,一起參加活動。低年級學生跳繩、踢燕子,中年級打籃球、排球、乒乓球,高年級做武術、柔道、竹竿舞。學生增強了體質,老師也得到了鍛鍊。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除了工作以外,也要鍛鍊好自己的身體。

  七、廣州市小學的辦學,各有特色。

  我們說,要記住一個人很容易,要看他有什麼地方與眾不同。

  要記住一個學校也很容易,看這個學校有什麼特色。

  在廣州,每一間學校都有它們的特色。

  京溪小學有一個陶藝室,每週每班安排一節陶藝課,學生是最感興趣的, 學生捏好了泥人,放入烘爐裡燒,一會兒就成了工藝品,放到大廳裡展出,學生好高興, 陶藝就是京溪小學的特色。在廣州,很少學校有的。

  望崗小學的特色就是教室文化佈置。07年8月,胡校長到望崗小學上任,當時這個學校有教學樓2棟,學生約800多人,教學班有18個班,教學裝置落後,教室無多媒體,環境又不好,只有兩個籃球場,無塑膠跑道,教學成績幾年來都是白雲區的下游,屬廣州市三級學校。

  這個胡校長是從廣州市二級學校調去的,去時有點不大情願,因為從一個好學校調去到一個條件比較差的學校做校長,心理有點不平衡,但他很快就調整好心態,反正在那裡都是為人民工作。

  要搞好學校,從哪裡著手呢?從教學成績來提高的話,不可能,因為原來的成績是下游,要躍上上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個行不通。

  拿校園建設來吧,又一時沒能籌得這麼多錢,經過他一個月的分析研究,覺得辦“教室文化”是提高學校聲譽的好辦法,也是提高教師士氣和學生精神面貌的好辦法。搞好了教室文化,不但美化了環境,也淨化了學生的心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於是他透過開行政會,提出他的想法,得到各位領導的支援,接著又開老師會,講明這個做法,使老師有一個共同的認識,最後確定了教室文化的佈置方案:有獎勵專欄、學習作業展示專欄、小抄報展示專欄、剪報專欄、每週學習進步之星、學生讀書角等等。這樣班級的學生無論從學習,還是學生的紀律,都從教室文化中得到反映,一個學年下來,學生紀律好了,教師教風轉變了,學校的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

  白雲區教育指導中心在這個學校召開了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現場會,他們的經驗在白雲區推廣,我有幸參加了這個現場會。

  中山市古鎮古三村小學,他們也有特色,我是利用星期六時間去這間學校參觀的,因為這個學校的教導是我以前的同事。

  這是個村級小學,他們的特色是“三個一”。

  一支足球隊,學校訓練參加中山市區比賽,獲小學組第二名。

  一支毛筆,學校成立書法興趣小組,在託管時間訓練,選出有興趣的學生參加,參加中山市書法比賽,獲集體一等獎。

  一支管樂隊,有興趣的學生參加,在託管時間訓練,參加市比賽獲一等獎。

  古三村小學是個村級小學,由於有了“三個一”的特色,就把這個學校推出來了,在中山市是很出名的, 很多家長爭著把孩子送到他們那裡去學習。

  在廣州市,有特色就有學生,有學生就有經濟,有經濟就能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辦特色學校很重要。

  只要我們去開動腦筋,去想、去幹,我們學校的特色就出來了。

  八、教學常規抓重點, 教育質量不放鬆.

  教學常規主要是備課、上課、批改、輔導、學生紀律、思想教育等等。

  京溪小學對教師的備課,重點抓每週一次的同年級同科組的集體備課,每次集體備課真正是人人出聲討論,確定重點、難點、課時計劃、練習內容分量等等,剩下的就是個人在電腦裡備課了。

  學校不注重檢查備課,但注重推門聽課,注重學校研究課,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重實實在在的,不重形式的。因為你檢查老師的備課本,他們可以抄來,你去聽課,課堂教學他們是不能抄來的。批改作業方面,課堂作業當堂批改,學生備有一支紅筆,老師拿著一支紅筆,課堂作業老師當堂批改,也可以學生自改、互改。課後,老師重點批改學生家庭作業,他們的作業也是很多的,有課堂作業、家庭作業、練習冊、單元卡等。廣州市教研室編有一份小學生學習報,內容很豐富,要求學生訂閱,大部分學生都訂閱,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面。

  對學生的輔導,主要時間是在託管時間,老師到班輔導。對教育質量他們也是抓得很緊的,白雲區京溪區域每期期末抽考一次,排出名次,進行獎勵。

  平時還舉行語文競賽、數學競賽等等。他們的英語課從一年級就開設,重在口語訓練。我聽了一節六年級英語課,師生全部用英語對話,但我聽不懂。

  九.幾點啟示:

  1、 京溪小學的興趣班,是藉助學校的場地,藉助外來的教學裝置,藉助外來的師資,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這是全新的辦學理念。而我們學校的興趣班,有些只是圖個形色,沒有多大效果,原因是沒有這方面素質的資師、經費、時間,更只要是我們的辦學理念沒有轉變。

  2、 望崗小學教室文化佈置的特色,在我們看來的確是再普通不過的了,但是為什麼人家搞得這麼出色,而我們卻搞不出來, 只要是我們沒有去開動腦筋去想、去幹。

  3、對學生的教育,我們單純強調學校對學生的教育,而沒有家長 、社會的配合,是很難達到最佳效果的,只有家長、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教育,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培訓工作彙報9

  20xx年,以貫徹實施《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辦法》為主線,大力開展市辦實事技能證書培訓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全年完成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15506人,完成新型職業農民培育1415人。透過集中培訓、實踐實習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有效提高了農民綜合素養,培養了一批具輻射帶動作用的帶頭人,為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提供了人才支撐。

  一、貫徹實施《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辦法》。

  《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辦法》(政府令第251號,以下簡稱《辦法》)於20xx年2月1日施行。確立了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扶持服務“三位一體”的政策體系,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步入法制軌道。《辦法》明確了市、區市、鎮政府職責,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使之常態化;要求各級政府建立和完善聯席會議制度,有效統籌農業、發展改革、財政、人社、教育、農機、畜牧等部門職責;要求區市設立培育專項資金,工作開展有了資金保障。規範了培訓機構、培訓計劃和內容,出臺認定基本標準和扶持政策範圍,為各區市提供法律依據。市農委下發貫徹實施《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辦法》的通知,有效促進區市落實各項規定和要求。

  二、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納入市級公共服務事項目錄。

  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四個事項――“教育培訓”、“認定服務”、“扶持服務”和“優秀新型職業農民遴選”納入市級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多數區市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納入當地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出臺規範性檔案《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公共服務規定》,規範發展市級示範基地和田間學校等承接主體,有序推進新型職業農民政府購買服務。20xx年市農委下發檔案公佈了首批118處農民田間學校和16處市級示範基地。

  三、完善培訓體系,夯實培訓基礎。

  本著堅持政府主導、市場機制、立足產業、精準培訓的基本原則,形成了以政府主導,農業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各類培訓機構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格局。發揮農廣校、涉農院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在培訓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以各類公益性涉農培訓機構為主體、多種資源和市場主體共同參與的“一主多元”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西海岸新區在青島綠色矽谷科技培訓中心建立了全國首批“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大力發展農民田間學校,依託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現代農業園區,採取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的方式,認定農民田間學校118處和市級示範基地16處,有效解決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資源不足、分佈不均衡的問題。此外各區市根據各自實際,以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安排部分培訓任務到農大以及有關培訓機構,有效利用社會優秀培訓資源,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四、創新機制模式,注重培訓實效。

  堅持貼近農業發展實際、貼近農村時令需求、貼近農民實際生產需要的“三貼近”原則,結合農業生產規律和農民學習特點,採用分段集中培訓、實訓學習、參觀考察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培訓針對性和時效性。以產業發展為立足點,以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為兩條主線,按照農業生產重點環節,分階段安排以實現產業週期全覆蓋。透過開展參與式、互動式培訓,發展線上教育培訓、移動互聯服務和線上管理考核,運用集中授課、典型介紹、案例教學、田間課堂、觀摩研討、技能實訓、創業指導、影片教學等多種方式,激發學員學習熱情,提升培訓效果。充分利用雲上智農、12316簡訊平臺、青島市農業資訊網等資訊化手段開展線上教育培訓和移動互聯服務。充分發揮農業科技直通車的作用,送教上門,為學員經常性的技術知識更新、指導和服務。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跟蹤服務,對重點物件,開展“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的貼近幫扶指導。為學員搭建了相互聯絡的平臺,引導和支援農民建立QQ群、微信群、聯誼會等,促進學員之間的聯絡與合作。

  五、強化社會監督,營造良好氛圍。

  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是市政府面向農民、提高農民生產技能的普惠性舉措,涉及培訓人數多、領域廣。為擴大培訓宣傳面,充分利用網路、報紙、電視等媒體廣泛宣傳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出版科普期刊《農科參考》,免費傳送到有關專業技術人員、農民合作社、農資企業以及農民學員手中,宣傳培訓動態。為傾聽群眾意見和建議,組織開展了人民群眾“走進新型職業農民技能證書培訓,見證民生專案”活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農業企業、社群群眾等200餘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代表們對培訓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並獻言獻策,為專案順利開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9月12日《農民日報》頭版頭條以《公共模式助推農民職業化——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探析》對我市做法進行了報道,農業部張桃林副部長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及時總結推廣青島市的好做法”。

培訓工作彙報10

  20xx年9月至今,我校共進了7名特崗教師,招聘2名臨時代工教師,是近十年來新教師進得最多的,所以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新教師的培養工作,把9位新教師的培養工作作為教師培訓的一個重要方面,努力透過培訓把他們培養成勤奮敬業、業務精良的合格教師乃至優秀教師,盡力縮短他們的成長期。現將20xx年下半年新教師校本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實施師徒結對工程

  為了使七位新教師儘快適應教師工作崗位,學校為9位新教師分別找了一位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作為他們的師傅,透過簽訂師徒結對協議,明確師傅和徒弟的職責,為新教師的成長搭建了一個平臺。會上,新教師代表和師傅代表分別發言,任校長對新教師和師傅分別提出了要求。

  二、檢查常規工作,召開新教師會議

  10月底,我校進行了期中考試,在期中考試期間,學校對全校教師的備課本,進行了全面的檢查,並專門對七位新教師的聽課筆記和作業本作了檢查,檢查發現,聽課多的有十來節,接近學校提出的要求,但也有部分新教師聽課較少。作業批改和備課的認真程度上差異也很大。針對這個情況,學校及時召開了新教師會議,會上9位新教師分別談了兩個月來工作中的得失,杜校長希望新教師儘快轉變角色,適應環境,在工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積累經驗不斷進步。杜校長結合自身工作第一年的經驗,談了自身成長的體會,並特別強調新教師要注重基本功,把教學五認真落到實處,要在調控課堂上下功夫,要多聽課,儘快成長起來。

  三、開展課堂教學比武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調動青年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新教師的迅速成長,提高其教學業務水平。學校組織開展了新教師課堂教學比武活動,為新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教學風采的平臺。

  四、開好期末總結會

  學校召開了學期新教師培訓總結會,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客觀的指出了新教師發展的不平衡,杜校長希望新教師要增強質量意識和奉獻意識,利用寒假,既要總結反思,同時做好三年成長規劃。利用寒假,多學習,不斷做厚自己,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五、本學期的成績

  本學期召開了新教師會議,校級導全部到會並講話;7位新教師上交了三年成長規劃;開學初學校領導分別聽了7位新教師的課,並分別作了交流;加強了備課本、作業本、聽課筆記的檢查,期中考試期間除了檢查備課本,對新教師還專門進行了聽課本檢查;期末複習階段,文化課老師又開了一堂展示課,讓我們看到了新教師的進步。20xx年進的張豔老師在期末教學質量監測考試中,所教的二年級一班數學均分躍上郎岱鎮三片區4個班的第一名 ,剛進入教學崗位的袁子念老師任的一年級一班的數學均分居郎岱鎮三片區班級第二名,僅次於我校教學經驗豐富的孫豔萍老師。

  透過一學年的培訓工作,新教師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較大的成績,取得了超過校平均的好成績。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儘管他們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較大的成績,但是需要他們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成長的空間還很大,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做好新教師的培養工作。

  郎岱鎮歸宗中心小學

  20xx年1月

培訓工作彙報11

  上海市進才實驗學校是浦東新區藝術特色學校,藝術特色專案有“學校樂隊建設”和“現代剪紙藝術建設”。學校於20xx年獲得上海市藝術教育先進集體稱號,20xx、20xx年連續兩次獲得浦東新區第三、四屆學生藝術節優秀組織獎。

  學校樂隊建設專案聘請中央音樂學院冀瑞愷教授擔任指揮,曾獲得“創智杯”中國第二屆非職業優秀管樂團隊展演中學組銅獎、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吹奏樂比賽金獎、上海市學生音樂節行進吹奏樂比賽一等獎、“通利杯”管絃樂大賽金獎等榮譽。學校現代剪紙專案利用自身優勢在學生的普及與提高兩個方面上不斷實踐與探索,連續四次舉辦浦東新區進才實驗杯現代剪紙大賽。

  隨著學校藝術教育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學校也在摸索中不斷拓展新的藝術專案、不斷豐富學校藝術教育內容。近年來先後開設古箏、芭蕾、跆拳道等專案。期間還響應國家教育部的號召,將國粹“京劇”引進課堂。經過一段時間精心地培育與灌溉,在進才實驗這棵大樹上已經綻放出多彩的藝術之花,20xx年2月19日晚,舉辦進才實驗學校“春之聲”藝術教育培訓專案彙報演出。演出的節目有:古箏合奏《瀏陽河》、《漁舟唱晚》;管樂合奏《歡樂頌》、《紅河谷》;芭蕾舞《手鼓舞》;打擊樂獨奏《超級瑪麗》;絃樂齊奏《龍的傳人》;京劇選段《一顆紅心獻給黨》等

  我們在這藝術之樹上播撒下新的種子,我們用真誠、執著、同心協力,去精心澆灌、悉心培養,使學校的素質教育辦得更有聲有色!

培訓工作彙報12

  隨著我市工業經濟的不斷髮展,徵地農轉非人員急劇增加,徵地農轉非人員的社保、就業已是社會問題,為切實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失地不失業”、解決其後顧之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要求,我局積極想辦法、添措施,努力為徵地農轉非人員作好參加社保服務工作和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現將20xx年度徵地農轉非人員社保、培訓就業工作彙報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徵地農轉非人員的社會保險、就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今年年初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市上成立了以分管市長為組長,18個鄉鎮人民政府及市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為工作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為了讓此項工作切實有效的開展,我局結合工作實際,草擬了徵地農轉非人員就業、社保工作方案,並以廣府辦〔xx〕35號檔案形式釋出。同時,分解目標任務,與18個鄉鎮簽定徵地農轉非人員培訓就業、社保目標責任書,確保工作落實。

  二、狠抓工作落實、有效開展就業工作

  (一)加大積極就業政策宣傳、提高政策知曉面

  將三至四月確定為徵地農轉非人員積極就業政策宣傳月,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宣傳:一是抽出業務骨幹到徵地農轉非人員較多的鄉鎮、村、社分片座談宣傳和集中講解宣傳;二是到新豐、向陽、小漢舉辦現場集中講解政策達15餘次;三是採取電視訪談、新聞媒體滾動播放等方式宣傳政策;四是印製併發放徵地農轉非人員積極就業政策宣傳資料2萬餘份。

  (二)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技能

  根據徵地農轉非人員特點,有針對性制定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對徵地農轉非年紀偏大的婦女開展手工編織培訓3期;對有創業願望的開展創業培訓6期;結合市場用工需求開展建築、廚師、車工等技能培訓7期,1—12月組織徵地農轉非技能培訓合格1560人,培訓後就業率達75%,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0%。

  (三)加大職業介紹、幫助成功就業

  為了切實幫助徵地農轉非人員實現就業,我局在舉辦大型招聘會和定期招聘會時特增設徵地農轉非人員專區,同時進一步改變服務方式,直接將現場招聘會辦到鄉鎮、社群,送就業崗位到社群、到鄉鎮,全年分別在新豐、馬牧拆遷小區、三水、連山等鄉鎮開展徵地農轉非人員專場招聘會5期,累計提供就業崗位4200 個,1—12月成功推薦徵地農轉非實現就業2309人,完成目標任務128%。

  三、全面落實政策、紮實開展社保工作

  徵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障工作在上級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指導下,認真落實社會保險有關政策和檔案精神的要求,切實維護被徵地農民的利益,紮實開展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

  在xx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xx市被徵地農轉非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實施辦法〉的通知》(德辦發〔xx〕72號)、《關於轉發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xx市被徵地農轉非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實施細則〉的通知》(德辦發〔xx〕 73號)的政策出臺後,我局領導高度重視,積極組織,成立了徵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障工作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社保、醫保、就業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切實加強對徵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障工作的領導,做到既認真執行政策、嚴格依法辦事,又要切實維護好徵地農轉非人員的切身利益。

  為確保徵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障政策落到實處,提高鄉鎮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減少因政策宣傳諮詢講解不夠帶來的不利影響,9月15日,由市人社局牽頭,舉辦了徵地農轉非人員社保就業政策專題培訓班,由財政、國土、社保、就業、醫保等相關部門及經辦機構負責人對18個鄉鎮分管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主要就以下幾方面進行政策培訓:一是被徵地農轉非人員的身份確認以及徵收土地後安置的辦法;二是社保、醫保經辦機構及就業局分別就被徵地農轉非人員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登記和繳費辦法;三是養老、醫療、就業扶持政策繳費補助辦法等相關政策進行了培訓。

  在具體辦理的過程當中,工作人員還深入金輪、西外、北外等村、社,與徵地農轉非人員面對面宣講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和最想了解的社保知識,讓他們深深體會到市委、市府對他們的關心。

  透過培訓、宣傳、講解,《實施細則》已深入到被徵農轉非人員心中,受到大部分人歡迎,參保積極性高漲,各部門各負其責,明確好各自的職責和辦理的程式,使徵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險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及時辦理登記和繳費、財務結算等手續。

  由於今年徵地農轉非人員參加社保,新政策出臺較晚,加之鄉鎮前期準備工作,致使各鄉鎮上報材料全集中到年末兩個月,為了及時將此類人員納入社保,尤其是不耽誤退休年齡段人員,在次年1月調整退休金待遇,維護社會穩定,我局工作人員埋頭苦幹,各鄉鎮也派出2名以上工作人員,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時間連續加班長達2個多月,趕時間抓進度。透過全域性職工和鄉鎮共同努力,共為鄉鎮被徵地農轉非人員3050人落實辦結了參保手續,其中退休年齡段的被徵地農轉非人員3027人,勞動年齡段的被徵地農轉非人員23人;實繳養老保險費:9495.57萬元,欠繳養老保險費(政府補貼部分):2202.87萬元。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為我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培訓工作彙報13

  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 農民被迫返鄉, 如何積極開展返鄉農民培訓工作,幫助返鄉農民再就業,對於××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這既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在經濟風暴下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的現實要求,更是全面維護農民利益、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的體現。因此,我們因著眼於返鄉農民的獨特性,充分尊重農民自身意願,以獨特有效的培訓方式幫助返鄉農民脫離困境,走上一條科學發展的致富之路。現將工作彙報如下:

  返鄉農民的特點相對於在家務農的普通農民而言,返鄉農民有他們自身的獨特性:

  (一) 年輕力壯、勞動力強

  相比普通農民,返鄉農民多數是青壯年,有十分強的勞動力。並且,他們都有一定的外出務工經商的經歷,具備一些基本的技術能力。因此,他們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包袱,而是一種寶貴的財富,是發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這種潛在資源就會變成財富。而這就需要他們能在本市合理就業、自主創業,需要我們對他們的幫助和培訓,使他們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發揮他們的優勢,為城市建設服務。這也是我們對返鄉農民培訓的一個重要目標。

  (二) 經驗豐富、見多識廣

  相比普通在田間耕作的農民,返鄉農民往往都曾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務工,見識過發達地區的經濟模式以及工作環境,因此,即使回到農村,他們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中以低產出的農作物來勉強度日。他們有著更高的生活目標,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們渴望運用科學的方法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也渴望投資那些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農作物來提高收入,更渴望運用專業知識實現自主創業、發家致富。這也是我們必須對返鄉農民培訓極度重視的重要原因。

  (三) 競爭力強、善於學習

  由於期望更加殷實的生活,返鄉農民們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專業最全面的幫助。並且由於在外打工的經歷,使他們對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較一般農民有所提高,對網路課堂、手機電視、移動通訊等都有較全面的瞭解,這也為我站順利開展特色培訓搭建了有力的平臺。

  三、 創新培訓機制、服務返鄉農民

  (一) 資訊釋出與技能問詢相結合,吸引農民注意力。

  為了解決農民確信息、缺技術的問題,針對返鄉農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點,我站運用網路、電視、手機等新型媒體建立了強大的資訊釋出與諮詢平臺。首先,實施萬村聯網工程,努力建設高質量的村級網站,並加大對我站農民信箱、資訊網站的宣傳,儘可能多的`吸引返鄉農民的注意力,爭取讓多數返鄉農民都註冊一個農民信箱,並學會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網路上釋出自己的產品買賣資訊,以及搜尋與自己相關的服務、經營、再就業資訊等。其次,進一步完善農業資訊服務平臺,健全以電腦網路、電話手機、電視《農技110特快》專欄和《農家報》為載體的“三電一報”資訊釋出平臺,及時更新發布農民尤其是返鄉農民急需的就業、服務等資訊,隨時隨地滿足農民獲取資訊的需要。再次,完善以農技110現場諮詢熱線、網上諮詢線上、專家手機連線和農民諮詢114號碼百事通為渠道的“三線一通”諮詢服務平臺,熱心專業地回答返鄉農民所急需的專業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的難題。

  (二) 新型方式與專業技術相結合,提高農民學習力

  為滿足廣大返鄉農民對各類技術知識的要求,我站以農廣校為平臺,認真實施浙江大學遠端教育和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業餘(脫產)學歷教育和農村黨員幹部遠端教育培訓平臺學歷教育,充分利用遠端教育這種新型教育方式,為廣大農民開展農技培訓,培訓內容廣泛豐富,針對性強,且教授方式靈活獨特,因而引起了廣大返鄉農民的興趣。同時,我站還開通了萬名農民素質工程網培訓專頁,建立了“萬名農民素質培訓工程影影片道”,提供121個科教片和7個技能培訓教材供農民隨時學習、課下複習、鞏固知識,切實有效地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競爭能力和專業技能。另外,對培訓後透過國家考核的農民頒發職業資格證書,肯定農民的學習水平及技術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保證遠端教育的專業性,網路課堂中的培訓專家多是資深的農科技術人員,如08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辦組織的全市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班在市我站舉辦,省農業廳蔬菜首席專家趙建陽、浙江大學農學院教授汪炳良等專家授課,50多名蔬菜技術幹部、種菜大戶在主會場聽課,20xx多名鄉村農技人員、資訊員及種養大戶在當地利用農技110影片直播系統聽課,各地普遍反映培訓內容豐富生動、直播效果很好。進一步強化了農民的學習慾望和學習能力,讓返鄉農民在自主發家致富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 流動培訓與基地培訓相結合,增強農民動手力

  認真組織 大篷車送培訓下鄉計劃。大篷車是流動的資訊科技培訓教室和流動的資訊服務站,它集科技興農、資訊惠農、應用培訓於一體,既是資訊培訓資源,更是做實基層培訓工作的催化劑。農民們對這種流動的多媒體課堂很好奇,因此也表現出了高揚的熱情。在車上學習專業知識既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更是一種與資訊化親密接觸的好機會,它讓人在特別的環境裡學習農業知識、電腦技術、技能培訓,既新鮮又靈活生動,許多農民對此都喜聞樂道,學習熱情也特別高漲。

  在靈活教授理論知識同時,結合基地培訓,增強農民的動手力。為此,我站以“聯基地、聯大戶”活動為載體,在培訓機制上推行合作培訓與基地培訓相結合,組織科技下鄉,抓好農業示範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基地的示範、培訓、引導作用。學校把市柑桔所創辦的農業高新技術園區、市農科所創辦的良繁基地、市種子管理站創辦的農業示範場等作為學員實習基地,以便農民及時將所學知識運用並切實掌握,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真正從各個方面,滿足返鄉農民的需要,培養出適合新農村、新社會的優秀農業人才。

  創新培訓機制 對接返鄉農民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進一步蔓延,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遭遇“寒流”襲擊,紛紛破產、倒閉,另外,新增就業壓力增大,都導致我市部分外出務工農民無奈被迫返鄉,面臨失業的危險,給我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嚴重影響。面對這一情況,我市鼓勵各方透過送崗位、送技能等方式,幫助返鄉農民再就業。為響應市政府號召,市遠教辦迅速開展調查,針對返鄉農民的特點,制定應對措施,切實做好返鄉農民的培訓和再就業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作為勞務輸出型地區,外出打工人員較多。據統計,我市20xx年累計外出務工人數共46.8萬人,截至春節前夕,共有返鄉農民12.31萬人,佔外出務工人員的26.3%。其中受金融危機影響返鄉的約有10萬人,佔總返鄉人員的81%。所以,造成今年開春農民大量返鄉的最主要原因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其次是國家最近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新的糧食收購政策和新的土地政策,對農民返鄉也具很大吸引力;三是部分農民工外出打工掌握了相關生產技術,積累了一定資金,於是帶著多年打工積累下來的資金、技術回到家鄉創業。

培訓工作彙報14

  教育局黨委決定在系統內開展以“建中心城區,創品質教育”為主題的大討論活動,以打造“品質校園、品質課堂、品質教師、品質少年、品質家長”五大品質為載體,實現“辦人民滿意教育,創家長滿意學校,做學生滿意教師”的三滿意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優質、均衡、和諧發展。品質教育的關鍵是打造品質教師,即建立一支愛崗敬業、富有團隊精神,學識豐富、樂於學習探索,善於博採眾長,具有鮮明個性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這是支撐一所學校成為優質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教師職業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並影響著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推動學校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一支理論豐富,觀念更新,勇於探索,敢為人先的高素質隊伍。這就要求學校要積極打造品質教師,注重教師的繼續教育,加強教師校本培訓工作,這樣學校才能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一、以新理念為先導,確立校本培訓的總體思路

  校本培訓是指立足於學校崗位的實際需要,把教師培訓和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是一種靈活而持久、經濟有效的在職繼續教育形式。我校堅持思想政治素質與業務水平並重,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原則;堅持按需培訓,學用一致,注重實效的原則;堅持立足先校內再校外,在崗培訓,加強實踐,形式多樣的原則。最終實現校本培訓的兩個根本性轉變:一是教師的培訓工作的重點從基礎性培訓和學歷補償教育逐步轉變為著眼於更新知識,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的培訓。二是執行機制從主要依靠學校行政行為逐步轉變為學校行為和教師個人行為相結合,重點落實教師教學教研能力的培訓。

  以學校為培訓基地,由校長、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充分利用校內外培訓資源,直接服務於學校、服務於教師、服務於教學的培訓活動。

  以科研興校為理念,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目標的學習共同體

  二、以學校實際為前提,確立校本培訓的工作目標

  以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論為指導,透過培訓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作風務實、團結合作、樂於奉獻、能出成績”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使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有能力將學校辦成一所“質量上乘、品位較高、特色明顯”的現代化學校。

  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教師選定的教育科研課題為切入點,透過培訓使教師能提高實現教育教學和科研目標的能力,增強教師的個人成就感,從而建立起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動力機制;依靠全體教師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

  營造學校教育科研氛圍,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校領導之間的資訊反饋和溝通,從而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教師的歸屬感。加強教研組建設,營造學校濃厚的教育科研氛圍,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校領導之間的資訊反饋和溝通,從而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教師的歸屬感

  三、以新課程培訓為主線,確立夯實新課程改革的機制

  我校充分抓住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機遇,堅持“培訓先行、全員參與”和“邊實驗、邊研究、邊培訓”的原則,構建了學校教幹、教研組長、任課教師的三級學習培訓網路,開展了行之有效的培訓活動。

  首先,開展了多層次的培訓活動。

  1、進行宏觀通識性培訓。本學期我校組織召開新課改專題學習會議,對廣大教幹教師進行了《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等素質教育課程內容、理念的學習,使教師瞭解認同並理解了新課程的意義,把握了新課程的理念,瞭解了新課程標準的特點。

  2、微觀針對性培訓。由教學骨幹牽頭,組織各學科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突出解決任課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及新教材的準確把握等問題。

  3、滲透性培訓。在教研時,由教研組長組織對任課教師進行以新課程理念為主要內容的滲透性學習,促使各位教師運用新課程理念和思想指導教學改革,為新課程改革的後續實驗及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培訓活動多樣化。

  1、集中式專題培訓。學校外派教幹及骨幹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專題講座,重點解決觀念層面上的問題,使他們接受全新的理念;

  2、專題研討式培訓,即以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為培訓內容,重點對新教材的具體內容及相應的教學方式進行深入探討,解決新課程理念與實踐的結合問題。具體培訓方式由教導處組織,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針對新課程理念中難以理解的問題和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以研討、講座、觀看錄影、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

  3、“行動研究式”培訓。即在行動研究過程中,針對教學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把學習、培訓及實踐研究整合為一體,進行專題研討。這種培訓方式倡導教師們圍繞課改中的熱點問題進行平等交流、對話,並針對參與者的疑惑及困難引導教師們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實際深入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策略。

  4、“實踐案例分析式”培訓。學校組織各教研組上一堂體現新課改理念的學習研究課,透過典型實踐案例,用新課改理念去剖析、研討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課程理念和實踐之間架起一座橋樑。

  5、“隨堂聽課制”。教研是教師精心準備的,一般都能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的新理念,那麼教師在自然狀態下的施教情況如何呢?因此,我校開展隨堂聽課制度,促使教師更自覺地將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使教學質量的含金量大大提高。

  四、以備課改革為切入口,確立新課程下的校本培訓新模式

  教師的職業成長是在外在價值引導下的自我完善的過程,意識到教師主體的積極參與對教師的成長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給教師搭建一種自我成長的平臺,使教師的理論學習與反思實踐和行動研討有機結合,成為一個整體的校本培訓網路,充分激發教師的自我提高動機,調動教師積極地自我反思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份投入其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才會有本質性的提高,從而使專家型教師的成長與造就變成可能。我校從備課改革入口,初步嘗試了新課程下的校本培訓模式。

  (一)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到來,傳統備課模式中的種種弊端已成為當前制約教師發展的瓶頸,以此為突破口,我校進行了備課改革的實驗與探索,旨在改變傳統備課中的那些機械呆板而無效的近乎“八股”式的條條框框,使教師能放開手腳,敢於嘗試,張揚個性,使教師能充分展示自我,矯正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

  1、開放式備課:學校對教師備課不在強調過細,但要求教師的備課帶有開放性,富有個性,要事物預設學生的學習反應,並準備幾套解決方案。教師也可以使用卡片式備課或表格式備課。對教學經驗較豐富的老師實行舊案新備制度,這樣就使教師從繁重無效地重複備課、應付檢查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為教師自修、研討,反思提供可靠的保證。在我們學校提倡教師備“學案”,並經常性地開展學案評比活動,使“以學生髮展為本”觀念深入人心。

  2、保證教師有大量的自修時間來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以此實現教師的培訓與提高。教師可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資料,利用圖書室、會議室、電腦室等有利的物質條件,學習先進的科學教育理論及掌握教科研資訊,從而使教師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們就可以在視野上佔據教育制高點,自上而下的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有目的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學校建立了必要的理論學習制度。學校對教師的理論學習進行周密的安排,做到有計劃、定時間、定地點、定材料,每學期要有檢查、有總結。總的要求是: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讀一本書,要有一本學習筆記,並有書面學習體會,要有成果發表論文。學校購置了大量的報刊雜誌及有關的教學錄影光碟,每學期每位教師要訂閱一至二份與教學有關的教學研究與綜合期刊,保障了教師的學習材料。

  3、保證教師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實踐活動,它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知規律。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結合教學實踐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問題的提出,解決的依據辦法,驗證的效果,反饋嬌正的措施……從而使教師的教學經驗日趨豐富,並時刻觸發靈感,從而輕鬆地進入教科研領域。為加強教學反思。我校要求教師上完每一課時要寫出課堂教學隨筆,每月結合新課程、新理念寫出2篇教育教學反思錄,並對教師撰寫教學反思錄的情況認真檢查,成績納入評估,並及時在教師中動態交流。增強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教科研能力,促使了研究型教師的群體生成。

  4、保證教研課的高效實施。我校加強了對教學活動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實行調講提前週報制度,各教研組備課組提前一週把調講內容報教科室以備檢查和指導。從而從整體上保證了教師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五、以人本管理為載體,注重教師的發展性評價

  人本管理,這是一個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人本管理旨在重視人的社會心理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注重滿足職工生活和情感方面的要求,它的管理任務在於開發人的潛能,它的管理宗旨在於尊重每一個人,它的終極目標在於人的可持續發展、全面的發展及凝聚力。人本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第一要素,是學校管理的核心。關注每一位教師的生存與發展,點亮教師這個群體中每一位教師的光輝、激發其發展的慾望及潛能,是學校管理的首要使命。

  學校改革評價機制,注重對教師的發展性評價,多角度多把尺子去衡量教師的工作成績,使每位教師都有一種成就感,建立自信和超越發展的慾望。我們學校對教師的工作多方面進行了認定。“教學成績優秀獎”“優秀教師”“奉獻獎”“文明示範班” “教科研先進個人”“先進教研組”“學生最喜歡的老師”等多角度地評價教師,極大的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學校透過必要的物質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使教師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潛能和價值,以自己的工作為榮,從而樹立了正確的教師職業觀,有了這樣良好的職業感受為支點,教師們就能夠體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建立自信和超越發展的慾望。如,我校從20xx年起就開始要求教師備學案,結合學習了《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重建課堂教學過程觀》,其中的“彈性化教學方案”與我校倡導的學案十分相符,我們利用培訓的機會,提高教師的理論認識,同時要求教師積極改革實踐,寫出學案參加學校組織的學案評比,評出獎項,將這些學案編成學案集,供教師們學習借鑑。在假期,佈置老師們看《為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奠基》,要求寫好讀後感,在學期初上交,評獎。透過這樣的形式,使教師看到自己參加校本培訓後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促使教師更進一步深入認識到參加校本校本繼續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必要性,真正認識到學和不學真的不一樣,從而更主動積極地參加本校校本學習。

  行業競爭加劇,發展步伐加快,各行各業的成敗越來越依賴於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界也不例外,校本培訓本身就是一種雙贏的策略,無論是對事業還是對個人都會帶來巨大的收益,特別使學校由此可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強大生命力。為確保我校全體教師校本培訓制度落到實處,保質保量完成規定學時,促進教師內在素質的全面提高,學校領導小組將加強平時檢查督促,強化督查力度,加強評價考核,結合教師考核制度建立正常的培訓檔案和課時登記,施行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並注意學習校外先進行之有效的做法,加強交流,努力接收新資訊,強化教師的自我提高意識,樹立目標意識、任務意識、質量意識和終身教育意識。

培訓工作彙報15

  在20xx年我們按照學院黨委的創先爭優安排,制訂了《培訓處黨支部創先爭優活動實施方案》,以重學習、強作風、樹形象、促發展為具體活動主題,充分發揮了黨支部和黨員在服務大局、服務學生、服務社會中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為使該活動有序高效地開展我們做到了及時點評和總結,具體做法如下:

  一、點評內容

  (一)自覺學習的模範。是否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黨性修養和知識水平。

  (二)實幹卓越的模範。是否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本職崗位上埋頭苦幹、開拓創新,在實實在在幹事中鍛鍊本領、增長才幹,努力追求卓越的工作業績。

  (三)為人師表的模範。是否修身塑行,以大德樹大師形象。

  (四)自主創新的模範。是否樹立嚴謹、求實、鑽研的科學精神,不斷追求創新成果。

  (五)團結協作的模範。是否樹立大局意識和團隊精神,以團隊協作爭創培訓的高層次成果。

  二、點評方式:

  (一)現場點評。我們經常深入黨員工作的崗位,及時瞭解掌握黨員在本職工作中的情況,及時對其優點進行表揚,對其不足提出批評。

  (二)個別點評。我們經常透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對黨員進行點評,實事求是,言之有物,肯定成績、指出問題、指明方向。

  (三)隨機點評。我們根據工作需要,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確定點評物件,使每一個黨員每時每刻都保持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先進性。

  三、點評效果:

  (一)領導班子。我們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正副職愛崗敬業,各司其職,團結協作,求真務實,勤政廉潔,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二)黨員隊伍。我們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黨員整體素質高,先鋒模範作用突出。黨員內部能坦誠相待,談心交心,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三)工作機制。我們規章制度比較完善,管理措施比較到位,工作執行有序,有分工有協作,配合默契。

  (四)工作業績。我們能夠做到黨建工作與各項工作統籌兼顧,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培訓任務。

  (五)師生反映。黨支部在師生員工中、黨員在群眾中都有良好的形象。

  四、努力方向:

  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創先爭優的要求還有差距,黨員的素質、培訓工作的數量及質量都有待於提高。今後我們要開拓進取而不急燥冒進,腳踏實地而不因循守舊地開展工作,爭取為黨旗再增光輝、為學院發展再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