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範文800字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範文800字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寫景作文,學生從書中的插圖當中已能初步感知桂林山水之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桂林山水》教學反思範文800字,歡迎閱讀。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範文800字1

  《桂林山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文章以生動形象的筆法描繪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風光,文章短小精悍、結構明瞭,全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寫作:開頭以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二三自然段分別寫桂林的山與水,最後一自然段進行總結。

  文章一大特點就是二、三自然段句式相同,有利於學生記憶。當然對於四年級的學生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卻是一個難點。設計教學過程時,第一課時我主要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第二課時進入分段研讀階段,然後把指導背誦與理清文章的結構聯絡起來,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練習背誦。最後,讓學生讀一讀閱讀連結,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也寫一首詩描寫灕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真正教學過後發現自己的教學過程當中存在諸多不足。

  這一課內容簡短,結構清晰,只有四個自然段,我想對於讀通課文不會太難,所以,沒有佈置學生預習。以至第一課時在讀通課文這一環節學生錯誤百出,費時太多,接下來的教學環節——學習生字新詞沒有很紮實地完成。

  在第二課時學習第二自然段環節,我先讓學生了解灕江水的特點,然後說說你從這一段話有什麼發現,學生各抒己見,不用老師講解,就把作者所採用的.寫作方法總結了出來。接下來,我要求學生仿照這樣的句式,來說一段話。這可難倒了學生。課後反思這一環節,感覺自己有些操之過急,在學生剛剛接觸,瞭解到排比句,就讓他們來寫,確實難度太大。我應該在學習完第三自然段後,在學生對這種句式有了更深刻地體會後,再來試著說一說,寫一寫。我想效果會好得多。

  本課語言優美生動,適合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體會作者的感情。但由於沒有把時間合理地利用,以至在學生體會寫法上過於繁瑣,沒有好好地讓學生讀書,當然也就更談不上讓學生背誦,讓閱讀“閱讀連結”後進行鞏固延伸成了一紙空文。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想在時間安排、環節設計中都要認真思考,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課文內容的重點出發,力使自己的教學簡單有效。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範文800字2

  教學時,我把本課的教學思路定為:以“讀”為“針”,以“美”為“線”, 以“效”為“準”,在穿“針”引“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利用網路平臺創設情境,使動態的圖與靜態的文結合起來,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尋文明像,入境悟情,積累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使學生在動情的朗讀和自由的想象中感知美、理解美、體驗美、欣賞美,受到美的薰陶。

  一、以“讀”為“針”

  教學中以讀為基本方法,把讀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啟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和對語言的積累,激發學生的情感。整節課上,我採用配樂範讀、自由品味讀、指名朗讀、讀想結合、總結昇華讀、齊讀等多種方式,指導學生反覆朗讀,把“以讀代講”和“以讀悟情”落到實處。同時,用極富感染力的語言把學生帶進課文,以富於激情的語言之“水”,托起學生的感情朗讀之“船”。教師“以情激情”,學生“以讀悟情”。

  二、以“美”為“線”

  捧讀這篇課文,詞美、句美、篇章美,圖美、景美、韻律美,可謂是字字寫景,句句含情,令人手不釋卷。因此,我緊扣一個“美”字進行教學設計,上課開始時我採用配樂朗讀的方式將學生領進課文的文字之中,以優美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學生緊緊吸引,使學生品味文字之美。在學生將文字讀懂讀透之後,輔以多媒體課件展示,引領學生走入桂林的山山水水,感受畫面之美。最後以“如果請你給桂林設計一句廣告語,你想怎樣說呢?”為內容進行寫話訓練,使學生情、作者情、教師情三情共鳴,力爭達到“課始讀文入美境,課中品美表於聲,課尾寫美留心中”的效果。

  三、以“效”為“準”

  一堂好課應該是“讓學生得到實惠的課”,是能夠促進學生髮展的“有效教學”。上課開始,我引導學生“用一句話說說桂林山水給你留下的印象”,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在學生理解桂林的溶洞像一個童話世界時,我又引導學生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童話世界裡是什麼樣的?”最後,當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桂林山水之美時,引導學生為桂林設計廣告詞也水到渠成。從而以說促寫,讀寫結合,把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地統一起來,不走過場,注重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