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三角形的分類的教學反思範文

三角形的分類的教學反思

三角形的分類的教學反思範文

  《三角形的分類》是在學習了三角形的特性、三邊關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設計本節課之前,曾把教學目標定位在既學習按照角的特點分類,又學習按邊的特點進行分類。但透過研究教材發現,要讓學生真正透過操作、探究發現數學知識,目標不可定位太多,於是,本節課只讓學生按角的特點分類。透過上課,我認為本節課在設計中最大的成功之處是: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力。

  在新知探究環節,每個小組都有一套學具,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每個三角形中各有幾個銳角、幾個鈍角、幾個直角。這個知識對他們來說很簡單,但是我的重點並不在這,而是透過自己所得的資料發現問題。當學生把結果彙報完畢之後,大螢幕顯示每個三角形銳角、鈍角、直角個數情況。這時,引導學生觀察,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於是,有的學生髮現在一個三角形中,銳角個數最多;有的學生會發現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2個銳角。這個結論非常重要,學生自己發現的,印象就會特別深。如果沒有這個放手讓學生髮現規律的環節,學生是無法理解這樣抽象的結論的`。

  二、教師的不斷追問,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上,多次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發現。教師一步步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規範。如當有學生髮現銳角個數最多,鈍角個數最少時,教師追問:“多到什麼程度?少到什麼程度?”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最終得出了“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2個銳角”的重要結論。當學生自己把直角三角形的定義說成“有兩個銳角和一個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教師並沒有急於評價,而是出示正確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這時,教師再追問:“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學生答道:“第二句話沒有說兩個銳角。”教師接著問:“你認為哪一句更好?”學生思考後發現第二句好。為什麼呢?學生答道:“因為任何一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可以不用說。”看,在教師不斷的追問下,學生的思維不斷得到發展,思考問題不斷深入,語言的表達也逐步規範。

  三、滲透集合的教學思想

  在揭示每類三角形後,我在黑板上順勢畫了一個大大的橢圓,把橢圓看作所有三角形,裡面分成的三類(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每一類裡面都有一個代表性的三角形紙片。這樣的板書不但清新,同時滲透了集合的教學思想。

  當然,在執教本節課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還不夠到位,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這些都是我以後應該努力向其他優秀老師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