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做家務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先複習5的乘法口訣並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在複習舊知時,有意識的詢問學生如果不記得其中一句口訣應該如何解決,學生能道出聯絡上句或者下句口訣的答案來推算。接著我引導學生觀察《做家務》主題圖,由於擺碗筷是學生經常接觸的,所以講起來學生並不感到陌生,還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究竟擺碗筷和學習數學有什麼聯絡呢?我和學生共同探究了1、2、3分別乘2的乘法算式及口訣,剩下的口訣我請每位學生把所需的筷子數填在表格裡,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藉助小棒擺一擺,讓他們邊擺邊填表,1雙2根,2雙4根……再利用表格列出乘法算式,並根據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在記憶口訣方面,我先讓學生找出2的乘法口訣的規律,並利用這個規律記憶,再請學生以集體背、對口令等方式記憶口訣。突出了從數數——填表——列式——編口訣——記憶口訣的學習過程。
這節課,我認為成功的方面有:
1、以具體的生活情境引入,與生活密切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透過創設小明擺筷子的情境,解決9雙筷子有多少根,讓學生經歷編制2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2、學生透過動手操作、動腦想、動口與同學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3、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索記憶2的`乘法口訣的方法,保證了探究活
動的高效性。
不足的方面有:
1、課堂時間的掌控上,由於前期複習練習時間過長,導致後期編制2的乘法口訣時間不夠,並且還未完成表格。
2、能力提升方面。第一,在編制“二五一十”時,我想讓學生髮現這句口訣中同時涉及到“2”與“5”,在今後的口訣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第二、我還有一個設想,“如果有10位客人需要多少根筷子呢?”、“14根筷子能給幾位客人呢?”此類問題也由於時間不夠未能提出。
3、練習量不夠。在最後的環節上我以背誦口訣Pk賽來調動學生的情緒,如果能留1/2或1/3的時間讓學生練習,可能效果會更好。
學生方面
1、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欠佳,小組合作意識不強。
2、在讓學生動手擺小棒,再編制口訣時,我發現還是有個別學生理解能力差,沒弄清一雙和一根,會給“每位客人”一根筷子。
如果我再上這節課,第一恰當掌控課堂時間,本班學生大部分對2的口訣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用激昂的情緒去感染他們、也可以一輪一輪的Pk戰去調動他們的情緒。但我想講的細、精、透,導致語速慢了,時間不夠用;第二,我會在記憶口訣方面多下點功夫,讓學生探索記憶口訣的方法,並根據口訣的規律記憶,請記得快的同學談談記憶方法,並請學生口頭編應用題,如:一支圓珠筆要2元,買6支要幾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