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刷子李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刷子李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刷子李教學反思

  習慣於睡前打坐冥想,以平復紛繁的心緒。年處的"意外",打亂了我生活的節奏,100多天來,床頭的思慮中混雜了默默靜思每天語文教學的每一份情懷的沉浮,心裡總不時湧起全然的真摯感動。感動於有時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彩表現,感動於年級組老師的充分的肯定和提點,感動於好友和知己在憂鬱時一路伴我同行,感動於同行們真摯的鼓勵和鞭策。滴水瓣花總關情,點點滴滴到心頭。

  有人說,"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佳境。境界越高,課的痕跡越淡,終至無痕。因此,課的最高境界乃是無課。許多的老師終生的追求該是難以企及的第三佳境吧正如那來自生命深處的歌會,自然本色,妙於天成,設計大處潑墨,高屋建瓴,真有"推窗觀天地,揮毫凌雲煙"之氣派,仿若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已如登峰造極之境,非我輩所能及。而反觀自己的課堂,大有捉襟見肘之感,恰似一幅藏於深室的畫一旦掛於本真自然面前,便黯然失色一般。這或許就是我的課堂的最大遺憾。誠然,我的課堂還遠遠未達到好課的最高境界,無法渾然天成。

  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還很稚嫩,遠不及同年級組的前輩們之淵博厚重。需要多請教,多探索,多實踐,於是我在設計上下了功夫。從字詞的預熱,環境的把握,情節的切入,語言的品味,人物的解讀到文字的感悟與拓展,無不留下我膠盡腦汁的心血歷程。

  《刷子李》本是為了五年級組的教研課所準備,卻不料被鄭老師否決了。但出於對這個故事設計的欣賞,希望能和班上的63個孩子分享我閱讀時的情緒,準備教學這個內容前,我格外的用心。

  我先是熟讀文字,以至成誦。其間,發現了三個可以帶動全文教學的點:一是文中用了52個"一"。細品之,我把它概括為"一個綽號藏奇絕","一個傳說話奇絕","一段實錄證奇絕","一襲黑衣襯奇絕","一手絕活寫奇絕","一番教誨表奇絕";二是文中幾個跟黑衣白點的中心情節密切相關的幾個帶"然"的詞:"果然"——"居然"——"竟然"——"忽然",另外,"悠然"這個詞也能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和境界;三是人物的雙重解讀,即人生意義上的人物解讀和文化意義上的人物解讀。

  在設定教學環節時,我時刻謹記"以生為本","貼著學生教",一切的教學環節都以學生的學情為設計的起點。

  整體教學設計便基於此展開。其中,選擇以曹小三的口吻來複述的方法以期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進一步領會情節一波三折之魅力;深刻感受曹小三心理之變化,刷子李之奇絕;在學生的個性解讀中深入體會本色,津味之語言特色。

  於是,我感受到了語文課堂的美!那始終盈於課堂的融融的對話氛圍,那含於同學眼中的真摯與熱切,那精彩紛呈,張揚個性的多元解讀,那默默流淌在師生心頭的審美的河流,所有這一切,都澎湃著生命的情感,拍打著語言的浪花,濺射出耀眼的光芒!

  真的,只要你給學生一方土壤,學生就會綻放出最絢麗的花朵,只要你給學生一把"刷子",學生便會舞出無限的`精彩!我至今難忘那豔驚全場的天津快板,感謝那段用天津話即興演繹的音訊,讓我們從流暢的諺語中領略了不曾預約的綻放在上個世紀的美麗!找尋這段快板的材料,還得感謝於一位網上認識的至交好友,千辛萬苦的搜尋和思量後,選擇的這段材料給課堂帶來了亮點。任何華麗的辭藻,鋪張的修飾都不及真實的體驗能感動人心。它為我的課堂增添了色彩,孩子們是真心實意的對當時的天津衛產生了興趣,這可以說是我莫大的幸運。

  然而,靜心思之,這堂課在"三個維度"——溫度(教師情感的溫熱度),廣度(在主題的範圍內旁延擴充套件),深度(語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深刻和恆久)的體現上,明顯地感到了廣度和深度的不足!我也曾想用結尾的人物系列來彌補這一點,然而正如專家點評,這"只是對課文的一個延伸","給課堂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讓課堂就此結束","未關注刷子李們的苦難生活"。是的,課堂因此沒有生命的超級震撼力,也就沒有好課應有的高度而流於平庸!拓寬備課視野,深化文字處理和加強課堂的厚重感是我急需補的課程!

  此外,語言賞析還不夠地道,這也是我備課時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讓學生深刻體會文字津味語言特色,從而深刻解讀帶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態,挖掘人物背後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蘊。對這一點,我自覺只做到了蜻蜓點水。課時的限制了我思維的展開,還沒有達到一種分享,討論的境地。悠揚的下課鈴就回響在了耳邊。

  執教《刷子李》,有亮點,有敗筆,留給我更多的是對如何真正踐行新課改精神的思索。再次感謝各位同行對我課堂的注與批評,感謝你們給了我參照系,給了我反思力,讓我們為演繹精彩語文而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