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3、14課燦爛的宋元文化》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材上約略講了四大發明中三大發明的不斷完善與應用,並提到了宋元兩位科學家的成就。總體而言內容比較簡單明瞭,如果讓學生單純學習知識的話,這節課的內容比較少,可以採用我們的老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看書,並結合練習題很輕鬆的就能掌握本節課的內容。由於四大發明是我們古代引以為榮的東西,所以就想給學生多講點,因此細究的話,其涉及的內容相當寬泛,包含了很多非歷史知識的.運用,給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同時,歷史,特別是中國古代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涉及四大發明必然需要同學們有比較廣泛的歷史基礎知識作為鋪墊,此又是另一重難度。
由於本課容量激增,又因要在一節課內完成任務,在很多環節的處理上顯得倉促甚至是省略。給學生補充了以下的歷史資料:中國古代著名的四項科技發明,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見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這四大發明相繼傳入世界各地後,對世界科技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為了銜接各教學環節,本課選取了一些歷史場景進行了匯入、過渡。總體較順利,卻在某種程度上大大拓寬了本課歷史維度,一些基礎不好的同學可能會跟不上。
由於時間的關係,在講完這三大發明之後,基本上只剩2-3分鐘的時間了。故為本課小結,及總結四大發明對歐洲的巨大影響時顯得不夠深入具體,同學們可能還不能完全西方世界如此重視四大發明的原因。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應該不斷調整內容,使課堂結構更加合理,使知識的傳達更加富有層次性,可能效果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