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人有兩個寶》課堂教學反思

《人有兩個寶》課堂教學反思

《人有兩個寶》課堂教學反思

  《人有兩個寶》這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腦相長歌》改寫的,主要講了雙手和大腦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腦相長,才能有所發明創造。課文語言通俗,寓意豐富。第一句先講了人有哪兩個寶;第二句講了這兩個寶的作用;第三句說明只有把這兩個寶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幫助兒童理解兒歌內容,形象易懂。第一幅圖是幾個小朋友高舉雙手,一位小朋友十分珍愛地注視著自己的雙手,另一個小朋友託著大腦袋正在思考問題。它形象地反映了課文第一句的內容。另一幅圖畫的是小朋友們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的情景,具體展示了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的含義。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8個生字,認識2種筆畫,並瞭解勞動要用手和腦的意思,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能聯絡生活實際說說有關動腦的事是學生學習本課的難點。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小組合作

  小組由於人數少,合作學習效率高,所以在課堂中我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如學生把課文中的生字和生詞會讀、課文大概讀通後,請他讀給小組的小夥伴聽,其他同學要注意聽,幫他指出讀得不對的地方,並幫他改正。學習生字“人、個、大”時,請小組討論這三個字中的“人”在寫時有什麼變化,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有效識字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低年級學生剛入學就接觸漢字,漢字數量多,易混淆,給學生識字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透過學生觀察、思考、聯絡生活等方式使學生主動認識生字,讓學生對漢字感興趣,樂於識字,主動識字。

  (1)注意分析字形,聯絡學生已有經驗幫助識字。

  最初的.字形分析,是分析筆畫,分析筆畫的先後和位置,如“人”的筆順是“撇、捺”,當學生認識“人”後,就適當地指導學生,按字的組成進行分析,如教“個”時,直接讓學生分析為“上邊一個‘人’,下邊一個‘│’”,不必再一筆一畫地分析了。漢字中還有許多的形近字,教學時我注意指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識字,如“大─太”、“人─八”。這樣,不僅學習了新字,又複習了學過的字。

  (2)在識字過程中重視寫字的指導,把識字和寫字結合起來

  對於要求學生會寫的字,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地寫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因為學生剛開始接觸寫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指導學生看清字的筆順,看清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導學生認真寫好每一個筆畫,適時鼓勵認真寫字的學生。

  (3)透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如去拼音讀字詞、讓學生猜字謎、看帶有生字的實物、遊戲“摘蘋果”、添一筆成另一個字等等,學生非常感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當然本節課的教學,我仍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沒有注意到充分挖掘生字的內涵來幫助識字。例如,學生學習“人”這個字時,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演變圖,讓學生認識它的演變過程,使學生對字形和字義的感知結合在一起。學生透過識字,不僅會認識這個字,而且還會了解中國文字的演變知識和造字規律,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