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

  【教學案例】

  師:作者寫兩次經過“鳥的天堂”,哪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呢?

  生:(齊)第二次。

  師:想不想到“鳥的天堂”去春遊,看看那裡的熱鬧景象。

  生:想。

  (課件展示“鳥的天堂”。)

  師: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師:作者筆下的鳥的天堂是怎樣一幅情景呢?請同學們看課文第三段,仔細讀讀描寫這番情景的段落。

  師:讀到這裡,你一定會對鳥的天堂發出由衷的讚歎,你最想說一句什麼話?

  生1:鳥的天堂鳥兒真多。

  師:說得真好,鳥的天堂鳥兒真多!

  (板書:鳥的天堂鳥真多)

  生2:鳥的天堂不愧是鳥的天堂!

  師:是啊,鳥的天堂鳥兒真多,美不勝收,那麼這麼多鳥兒為什麼都喜歡這裡呢?

  生:因為這裡有一棵大榕樹。

  師:那是怎樣的一棵大榕樹呢?哪位同學願意畫大榕樹?

  (一生上黑板畫大榕樹!)

  師:他畫的是不是作者筆下的大榕樹?

  生:不是。

  師:為什麼?

  生:課文中說,有數不清的丫枝,許多根垂到地上。

  師:你讀得很仔細,幫助修改一下?

  師:現在畫得像不像?

  生:像,課文第7自然段是這麼寫的。

  師:我們一起讀第7自然段。

  (生齊讀)

  (課件出示大榕樹)

  師:這就是文中指的那棵大榕樹。哪位同學願意用一句話來讚美讚美這棵大榕樹呢?

  生1:好大的樹啊!

  生2:好美的大榕樹,讓我心醉!

  師:說得好,這棵榕樹的確美!

  (板書:這棵榕樹真美啊!)

  師:請同學們再讀讀這段,你還有什麼新發現?

  生:老師,我有問題!

  師:請講!

  生:課文中說“地是溼的,大概漲潮時河水常常衝上岸去。”河水怎麼會漲潮呢?

  師:你讀得很仔細。這個問題老師備課時也沒想到,同學們能幫他解決嗎?

  生1:河是跟海連在一起的,海上人起波浪,河水當然也會漲潮了。

  生2:河有閘門的,閘門一關,河水就漲起來了。

  生3:下雨後,河水就漲起來了。

  師:同學們講了很多,到底誰講得有科學道理呢?我們課外一起去找一找資料。

  【教學反思】

  教學伊始,透過課件展示鳥的天堂鳥兒紛飛,鳥聲悠揚,令人目不暇接的熱鬧景象,給了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滿足,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充分與文字對話,感悟文中語言文字的優美凝練,同時,片斷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採用變序的手法,先學第三段,更能吸引學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讓學生上來畫榕樹,並讓學生評畫、改畫,這一環節設計可謂獨具匠心,既能檢驗學生是否讀懂了課文,又能促使學生與文字對話,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

  學生能在學文後大膽提出疑問,這是很可貴的。只有善於激發學生質疑問難,使學生能對課文進行質疑,並闡述自己的見解,才能提高學生求異、創新的能力。

  孔子曰:“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敢於突破陳規,擺脫原有知識範圍和思維定勢的禁錮,把頭腦中已有的知識資訊進行重組,從而產生創造性的新發現、新設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