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各種各樣的液體》教學反思

《各種各樣的液體》教學反思

《各種各樣的液體》教學反思

  沙子會流動嗎?沙子有固定形狀嗎?上完《各種各樣的液體》一課,這個問題一直縈繞我腦際。

  在課上,在拿水和沙的比較中,我們從“是否有固定的形狀”“是否會流動”“是否有平面”“是否能融合”這幾個方面進行了實驗比較。由於今天下雨,所取的沙子被雨淋溼了,凝結成一塊,在演示沙子流動的時候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於是我只能讓學生想象平時玩細沙時的情景,感受沙從手掌細縫中漏下的情景。應該說,結合日常生活經驗,學生還是能感受沙的“流動”的。接著把沙子放在不同的容器裡,倒在水槽裡形成沙堆,也很形象的說明了沙是沒有固定形狀的。在認識沙與水的不同時,學生們認識到了兩顆水珠可以融合,而兩粒沙子是不可以融合在一起的。由此得出固體和液體的特性。

  講到這裡,我腦子裡不由得迸出一個問題:我們在拿沙子和水進行比較的同時,取的究竟是沙的個體——一粒沙子,還是沙的群體——一堆沙子?如果是一粒沙子,那麼沙子應該有固定的形狀,應該不會流動,只會滾動,就如一塊磚、一塊石頭。(沒有人會說磚頭、石頭也會流動的。)如果是一堆沙子,那麼兩堆沙子應該是和水一樣可以融合的,把兩堆黃沙攪拌一起,還能分清哪是哪堆嗎?在瞭解它們特性時,我們採用了兩個標準進行對比,那麼得出的'結論的是否可靠呢?

  下課後,我和其他的老師也進行了探討,也說這個問題那些專家們也在爭論不休。回到辦公室上網查詢,也沒有明確的結論。我想,教材上固然這樣說,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不妨根據實際,改變一下說法,其實在固體中,能流動的也只是它們的群體,細到個體時,確切地說只是滾動了,而且也都有固定的形狀。這個結論,對於學生理解液體和固體的特性不會造成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