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廣角》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廣角》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廣角》教學反思

  1.靈活地使用教科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數學廣角”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按照教科書的編排是:例題1屬於排列。先用2個卡片擺,學生透過操作感受擺的方法以後,再用3個卡片擺,體會怎樣擺才能保證不重複不遺漏。例題l下面的“做一做”兩題屬於組合,選定的一組事物與順序無關。練習二十三的第(1)題是組合問題,啟發學生根據生活經驗進行組合;第(2)題與前面“做一做”要求相同,讓學生獨立完成。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中,為了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改變了教科書的編排順序,靈活地使用教科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首先創設情境——將例題後的“做一做”第(2)題的內容,用不同的付款方式買5角錢的一個拼音本,改為用不同的付款方式買5角錢的門票。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購門票。將5角錢的不同組合(不同的人民幣面值)與活動聯絡一起,非常巧妙,也恰到好處。這樣設計能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觸景生思,並從數學的角度,用數學的眼光把生活中的現象轉化成數學問題,誘發學生數學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產生更多的數學聯想,主動呼喚學生頭腦中正在休眠的已有知識、經驗、策略、感受和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接著體驗新知——以例題1作為教學內容,先用1、2兩個數字卡片擺兩位數,學生透過操作感受擺的方法以後,再用1、2、3三個數字卡片擺兩位數,並讓學生體會怎樣擺才能保證不重複不遺漏。此設計是按照“從具體情景中引入(激趣)——在生活中提煉數學知識(兩位數)——在比較中提升知識(小結)”的順序,由易到難,讓學生有條理的思考。最後,反饋練習先是運動員參加乒乓球比賽前搭配衣服【練習二十三的第(1)題】;再由三位乒乓球運動員每兩個人進行一場比賽【練習二十三的第(2)題】;最後運動員比賽後相互握手。這是將教科書例題後的“試一試”第(1)題“每兩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握幾次手?”的內容調到比賽之後。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滲透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

  2.合理設計活動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以“活動“為主線,即:遊戲樂園(購門票)——數學樂園(用數字卡片擺兩位數)——活動樂園(搭配衣服、乒乓球比賽、相互握手)。能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形式,經歷知識的生髮形成與應用的全過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

  創設情境。學生透過生活中的具體例項——購門票(付錢,是已經學過的知識),初步感知5角錢的幾種不同組合方式。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在獲得直接感知的基礎上切身體會組合的思想方法,由此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

  體驗新知。把新的知識納入“待解決問題”的情境中,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引導他們自己去“再創造”。透過“擺一擺”——用1、2兩張數字卡片擺兩位數;“比一比”——看誰擺得好;“考一考”——用l、2、3三張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看誰擺得妙;“說一說”——把不同的排列兩位數的方法與購門票的組合方法比較、交流,提升知識。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感受中交流,在交流中探索。這裡有學生的合作學習,有學生個性的表現,在諸多的不同想法與做法中評出最佳的排列方法。並藉助挑戰性問題,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啟用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感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於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知識)去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經歷學習過程,並用各自理解的方法去探索和重建數學知識。對於知識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是強力給學生,而是靠學生在自己體驗、感知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活動建立對人類已有的數學知識的理解。

  反饋練習。透過“搭一搭——賽一賽——握一握”等反饋練習形式,給學生留有充足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應用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寬鬆民主的活動氛圍中參與學習,理解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鞏固所學知識。這樣既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的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使學習過程成為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