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學反思範文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課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是一篇議論文,但因為中考的原因,我在處理這篇課文時是依據中考的題型來解讀的,也就是讓學生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認為以中考出題的方向為準授課,不會有什麼問題。偶然看了《初中語文議論文教學策略》後,覺得自己在教議論文的課文時功利性太強。
看著當時的備課教案,深感慚愧。我當時是這樣處理的:簡介了作者,梳理生字詞,介紹議論文相關知識,然後就進入課文的分析。讓學生速讀課文,對課文進行圈點批註,找出標示論題的語句、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承上啟下的段落、各段的關鍵句等。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論證方法。拋給學生四個問題:
1、文章圍繞“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多方面展開論證的?之後點明第4段、第9段的過渡作用,末段的總結作用。
2、作者的觀點是“不滿足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作者是否在文章一開始就提出了這個觀點/目的是什麼?你認為有什麼好處?
3、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於“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種思維模式。課文卻提出與之相反的觀點,要求我們“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為什麼非常重要?
4、產生創造性思維有哪些必要的要素?用了什麼方法論證?學生一組討論交流.然後各組派代表發言。最後由我小結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