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主要是透過學生針對文章內容和生活現實,讓學生在讀、說、看、感中探究出羅布泊消逝的深層原因,體會人類應從中汲取的歷史教訓,透過殘酷的事實,感受作者字裡行間所流露出的強烈的憂患意識。所以,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朗讀課文,理解內容;學習對比和引用資料的方法;聯絡實際,尋找根源;增強環保意識。
由於課堂只有45分鐘時間,加上語文的學科性質,要求重在熟讀,因而時間緊迫,不能在課堂反覆熟讀,所以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全文至少讀3遍並透過報紙、網路等媒體先對羅布泊加以瞭解。匯入新課時藉助多媒體,展示羅布過去和現在的`圖片,透過教師前後反差強烈的語言表述和圖片展示,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對羅布泊消逝的深層原因的探究,主要是透過課上展示的古今對照的圖片和對重點語段的品讀中探究解決。同時也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強烈的憂患意識。在整體感悟並分析羅布泊消逝的深層原因後,聯絡現在的生活環境,學生展開討論,並談談人類對現實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面臨如此的悲劇應如何去做,從而樹立環保意識,達到了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