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學反思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以長方形的面積計算為基礎,它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梯形面積的計算打下了基礎。我在教學本節課時,採用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與它相等面積的長方形,從而把新舊知識聯絡起來,從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先複習長方形的面積公式,讓學生說出可以透過數格子和利用公式求出長方形的面積,為下面要學習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作鋪墊。當讓學生透過數方格說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學生很容易數出面積,並且說出它的底和高的長度。我及時抓住這三個量,讓學生大膽猜想: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它的面積之間可能存在什麼關係呢?這個問題很快激起學生的`探究慾望,為下面要探討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做好鋪墊。

  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時,我為學生創設了自由、寬鬆的探索空間。透過學生自學、動手畫、剪拼這些操作,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他們變“學會”為“會學”,對學習要求中提出的第2、3個問題:轉化後的圖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麼關係?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樣求?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各抒己見,充分闡述自己的理解,這樣的教學使學生樂於探索,敢於探索,也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教學完這節課後,聽課老師、評課的領導對本節課進行了評價,從這節課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下面認真進行剖析:

  1.課的開始複習內容過長,導致本節課新授知識部分時間不多。練習題與檢測題進行的過於倉促,使基礎不夠好的學生沒有充分理解和掌握。複習內容中指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這部分內容可以刪去,在新課教學中體現出來。

  2.複習部分長方形的面積的兩種求法與透過數方格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同時在課件中顯示,進行比較,從而引入新課。

  3.教學中某些環節的過渡不恰當。如:長方形的面積學生透過數方格和利用公式求出來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學生透過數方格說出來後,可以說:除了數方格,那麼能否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那樣存在一個面積公式呢?很自然為下面要推導的公式作準備。

  4.學習要求的設計不夠合理。我提出了兩個學習要求:(1)自學課本第65頁。(2)小組合作完成三個問題。兩個要求要綜合起來體現,讓學生為了完成所出示的任務,自己透過看書,小組合作交流,邊看邊操作來完成。

  針對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今後要加強學習,多聽課、多請教,多與同科目老師交流,力爭使自己在教學藝術上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