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教案《小老鼠》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瞭解交通標誌的特徵和作用。
2、知道馬路上開車、行走要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重點:
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瞭解交通標誌的特徵和作用。
活動難點:
說出幼兒園生活中需要的交通標誌。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在家長的帶領下,認識了一些交通標誌。
2、物質材料準備:一個老鼠頭飾;各種交通標記;鄉下老鼠進城的地圖;一輛玩具汽車。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匯入主題
1、演示手偶,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老鼠手偶:今天早上,我接到鄉下老鼠貝特的電話,說碰到了一個難題,想請我們幫個忙。
2、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引起幼兒認識交通標誌的興趣。
二、認識交通標誌
1、出示掛圖。
瞧!小老鼠貝特把這些交通標誌都給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代表著什麼意思吧!
2、根據幼兒的回答,詳細講解每個交通標誌的名稱和意義。
3、幼兒設想:如果我們生活中沒有了這些交通標誌,那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三、遊戲“你指我說”
教師點一個交通標誌,幼兒說出它的意思,或者教師說出交通標誌,幼兒點出來。
四、遊戲“鄉下老鼠進城”
教師出示鄉下老鼠進城的地圖,將老鼠進城時所遇到的標記貼在地圖上,讓幼兒找出正確的路線,幫助鄉下老鼠進城。
五、交流討論
1、認識其他交通標誌。
還有哪些交通標誌呢?
2、將交通標記貼在幼兒園需要的地方。
今天,我們學到了那麼多的交通標記,你覺得有哪一些可以貼在幼兒園裡呢?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仔細觀察幼兒園,並把相應的標記貼在幼兒園醒目
活動反思:
中班有一個主題是“我們去遊玩”,其中有一節比較有趣的社會活動《小老鼠進城》,幼兒從小班的認識紅綠燈的水平提高到認識馬路上的交通標誌,是一個認知上的提高,是對社會規範的進一步認識。中班的認知慾望逐漸增強,會有意識地關注到生活中的各種標誌。本次活動以故事設定情境來引入,激發幼兒的探索認知興趣;接下來“你說我點”的遊戲則把幼兒的興趣點再次激發;最後,模擬“小老鼠進城”的情境,出示一張小老鼠進城的地圖,讓幼兒沉浸在故事中思考,寓教於樂。但是,也有不少遺憾:
1、幼兒實踐的'參與程度太少,操作性較小,幼兒的興趣很大卻不能滿足他們的願望,建議可以簡單地進行“交警和司機"的遊戲,在場地上設定簡單的“井"字形馬路,讓一部分幼兒當交通牌,一部分幼兒當交警,一部分幼兒當司機,讓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
2、增加活動科學性,雖然是社會活動,但是認識交通標誌是偏向科學性的,.讓幼兒觀察形狀,顏色,分出紅色警示標牌,黃色提示標牌等,紅色代表禁止類的交通標誌,黃色代表提醒類的交通標誌。
3、社會活動從生活中來,也要回歸到生活中去,建議活動中用實拍照片來代替列印的圖片,最好是幼兒熟悉的場景,例如幼兒園周邊的交通標誌可以拍下來,小區周邊的交通標誌也可以拍下來,這樣幼兒更能明白這些交通標誌的實際應用。
總之,透過本次活動讓我明白,在平時上課的過程中,要儘量滿足幼兒的願望,讓他們動手操作,而不是教師在課堂上的高控。
專家點評:
社會活動《小老鼠進城》以故事引出主題,透過幫助小老鼠貝特解決困難,讓幼兒進一步認識、鞏固常見的交通標誌,瞭解交通標誌的特徵和作用。從活動的現場看,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活動中也看到有一些幼兒對交通標誌及其作用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基於幼兒生活實際的社會性教育是可行的。教師透過遊戲“你指我說”來強化幼兒對交通標誌的認識,又透過說說設想“如果我們生活中沒有了這些交通標誌,那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來讓幼兒瞭解交通標誌的作用。最後,讓幼兒學以致用,在一張鄉下老鼠進城的地圖上,貼出適應的交通標誌,再來帶著小老鼠貝特開到目的地,賦予了學習交通標誌為實際生活服務的教育理念,
這是最大的亮點。建議,最後的環節如果把整個活動室當成地圖,幼兒可以選擇當交通標誌也可以當司機,那麼其實踐性會更有煮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