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關於魯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奔落的雪原》教學反思

魯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奔落的雪原》教學反思

關於魯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奔落的雪原》教學反思

  在備課時,自己蒐集了大量的有關尼亞加拉瀑布的資料,從瀑布的位置,落差,岸寬到每天遊覽人數……我很想把這些知識告訴給學生,可最後我決定在學完課文後,再給大家補充這些資料。

  課文匯入部分我選了一幅圖片並配了音樂,想從感官上給大家一個直接的印象。緊接著我借用了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把大家帶入到一個壯闊的意境。

  我感知,走近奔落得雪原。學生透過朗讀從整體上把握大意,標註出作者的參觀路線,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在這一環節,同學們的朗讀真的是聲情並茂,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賞析,品味奔落的雪原。在這一環節,同學們跟隨作者的足跡走進瀑布,賞析美景,在語言的品味中感受瀑布之壯觀,自然之瑰麗!同時思考:作者為什麼把尼亞加拉大瀑布比喻成奔落的雪原?色澤上都是素樸的靈動的白;氣勢上都是壯觀磅礴之勢;感悟上都給人以心靈的淨化和震撼!這個比喻既形似又神似,用雪原喻瀑布使人體會到大瀑布的壯美圖景!

  隨後,我給大家呈現了一組尼亞加拉瀑布的圖片,引導大家去感受它的雄偉,壯觀,磅礴,力量,速度……在大家欣賞讚嘆之餘,進入下一環節——“我運用”,選擇合適的詞語,用詩歌的形式表達自己觀看圖片之後的內心感受。

  最後一個環節是“我感悟”,也就是文章的小結。引導學生由瀑布的形態進而感悟瀑布內在的'神韻,體悟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整節課上下來,讓我感覺最好的是學生的表現太出彩了!他們讀得聲情並茂,語言分析的也很到位!!在引導過程中,教師倒是做的不過出色!比如,我可以直接由題目開始這節課的教學!文章是寫瀑布還是雪原?為什麼要用奔落的雪原?“奔”體現在哪些語段中?“落”“雪”“原”又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如果以此來貫穿全文,也許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爭取在解讀下面的文字時,我能切實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