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律動教學反思

律動教學反思

律動教學反思

  在律動學習中,音樂的熟悉是基礎,要幫助幼兒感受樂曲的結構和風格;動作創編要與角色形象相符,難易程度必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他們的接受能力範圍。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律動教學反思,歡迎參考!

  律動教學反思一

  活動的優點:活動把遊戲化、情景化融入教學過程中,幼兒在學學、玩玩中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興趣比較高。和椅子玩“躲貓貓”的遊戲幼兒在平時生活中也比較熟悉,活動具有一定的生活化。

  活動的優點:

  最後評課的時候大家也比較客觀地建議:音樂比較舒緩,對於小班孩子可以選擇活動點、節奏感明顯的旋律。其次,重點環節就是教師幫助幼兒熟悉旋律這一過程教師可以採取更多的教學策略幫助幼兒熟悉音樂節奏。還有很多小的地方也需要改進。

  活動收穫:經過我們這次律動活動的開展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

  1.在律動學習中,音樂的熟悉是基礎,要幫助幼兒感受樂曲的結構和風格;動作創編要與角色形象相符,難易程度必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他們的接受能力範圍。每個人在學習時都會有難點,需要運用各種教育策略幫助幼兒解決難點。

  2.創設環境、提供材料,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支援。環境既包括空間環境(活動場地、活動場地中的空間設定等),也包括人際環境(小組形式、集體形式);活動材料既包括教學內容(活動音樂),又包括教學工具(圖譜、道具等)。

  3.對於是否規範孩子動作方面,教師要尊重孩子自主學習,根據兒童表現的情況,組織幼兒互相觀摩,並從中提煉出動作要領及動作表現要領。所謂教育的最佳策略就是做到教無痕。

  想要把音樂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教師除了自身要有比較好的音樂素養外,對於幼兒年齡特點的把握,材料的把握,教學策略的靈活運用都需要好好斟酌。

  律動教學反思二

  新課改給我們舞蹈課帶來了很多的快樂和生機,同時也給我們舞蹈老師帶來了更多的機會與挑戰,在一種新思想新理念的驅使下,我嘗試著用多媒體教學課件上了《幼兒律動》這課。

  我自覺得這算不上一堂非常完美的課,但這節課的結尾卻給了我一個驚喜,同時也給了我一個思考:不要侷限學生的思維,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去表現自己,去創編舞蹈動作。

  上課一開始我設計了一個“感受律動動作”的環節,同學們很感興趣,課堂氣氛一下就活躍起來了,爭著搶著說自己所知道的對律動定義的描述。同學們已置身於歡快的音樂節奏中,加上在同學們學習律動組合的時候,我一邊放著《轉動手腕》和《擺頭伸腳》的歌曲,這使學生對律動組合動作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這一過程都是學生自己感受,自己看,自己做,老師只是在前面引導著,可這一開頭給後面的“律動組合創編”起了一個很好的引導和領會作用。後面的內容可說是水到渠成。

  這節課,給了我很多的感受和啟發,當然也有遺憾和不足之處,那就是:在學生的表現創編那個環節,我給學生限定了兩首非常簡單的律動組合,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活動,有礙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