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學資訊科技課《畫矩形》教案

小學資訊科技課《畫矩形》教案

小學資訊科技課《畫矩形》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資訊科技課《畫矩形》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材分析:

  《畫矩形》是江蘇科技出版社《小學資訊科技》(上冊)的內容。學生透過前兩課的學習,應該已經能夠熟練使用“橢圓”工具了,因此本課對於學生來說應該是較容易掌握的。教材的第一、二部分主要是介紹使用“矩形”和“圓角矩形”工具畫車身和車窗,因為有前面兩課的知識的鋪墊,學生應該比較容易掌握。

  對於如何畫出正方形和圓角正方形,可以通知知識的遷移來解決,這樣不但複習了畫正圓的方法,而且解決了問題。

  教材的第三部分,畫車窗是對橢圓工具的複習。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使用先畫出圖形,再用“用顏色填充”工具進行填充的方法來畫大卡車,就是完全可以的,教師應加以肯定。

  綜上分析,我們發現本課知識點較易,學生掌握應該不是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安排足夠的練習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

  學情分析:

  儘管“矩形”和“圓角矩形”是本課新介紹的兩種工具,但是由於學習透過前兩節課已經熟練掌握了“橢圓”工具,本課的教學,可以採用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師只需作少許概括總結即可。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可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讓掌握得比較好的同學幫助掌握得比較慢的同學。

  教學目標:

  1、學習“矩形”、“圓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讓學生能運用矩形和圓組合出一些基本圖形。

  3、透過畫大卡車,讓學生感受一個整體圖形的完成過程。

  4、讓學生了解圖形組合的奧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

  “矩形”、“圓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能運用矩形和圓組合出一些基本圖形。

  設計思路:

  情景創設,啟用課堂

  聽,什麼聲音?哈哈,是我們可愛的多多,乘著大卡車來到了我們的教室。

  先請大家觀察一下:多多乘坐的這輛大卡車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指名生彙報:這輛大卡車是由圓、橢圓、長方形、圓角長方形組成的。

  在數學裡面我們把長方形和正方形都叫做矩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畫矩形。

  出示課題:

  畫矩形

  設計意圖:書本教材的文字對學生來講是枯燥的。就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心理特點而言,平淡的指導式教學形式更是最枯燥的學習方式。那麼我們對教材的開發,首先重點就是要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將學習內容趣味化。我結合了我校的形象大使“多多”這一卡通形象。將整個畫圖教學取名叫“多多帶你學畫畫”。這次,“多多”奇怪地出場,立刻吸引了所有同學的關注的目光。仔細觀察所出現在大螢幕上開車的結構組成。

  提出任務,共同探究

  會畫長方形和圓角長方形的同學舉手。現在我們來比賽,分別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圓角長方形,並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看誰畫得又快又好。

  學生動手操作,獎勵畫得快、好的學生。

  指名學生上臺演示: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圓角長方形。

  師:是不是隻要會畫這四個基本圖形,我們就能很快地畫出多多乘坐的這輛大卡車呢?答案是……

  出示圖片:

  多多要是坐著這樣的車,讓人肯定很擔心。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小汽車修理師,找找下面幾輛大卡車中哪些部件需要“修理”。

  指名學生演示畫第4幅圖中的輪子,提醒學生兩個車輪要畫得同樣大小,引導學生一邊使用Shift鍵,一邊注意觀察狀態列內資訊。

  把要修理的部件小組裡交流一下,然後說說看,怎樣可以避免這樣的錯誤。

  設計意圖:

  小學課程設定裡有藝術課,在資訊科技課上學畫畫,它的目的肯定與藝術課的教學目標的制定有很大差異的。它在小學資訊科技教學的設定,是為前面的作業系統知識教學提供一個緩衝、消化過程,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畫圖的過程中,嫻熟運用滑鼠,進一步熟悉windows視窗程式的各種常規操作。但只要掌握這些技巧,就足夠了嗎?這樣的看法肯定是片面的。資訊科技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技巧的教學,更為重要的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技巧掌握了,我們不能說他的資訊素養就高了,這裡有個“運用”的過程。如何思維縝密地將這技巧用於精確地表達自己所想傳遞的資訊,這也尤為重要。所以,就有了這“小小汽車修理師”這一環節。

  在這一環節的設計過程中,也曾為此環節是放在學生自己畫卡車之前還是之後有過思考。最終決定是放在之前。固然實踐出真知,但先聽進去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會佔有主導地位。嚴謹的思維習慣的培養,還因正面引導為主。

  交流。

  師:好,現在我們自己來畫出這輛大卡車。

  在操作過程中如遇困難,可以從書中找解決辦法,也可尋求會畫的同學的幫助。

  指名學生上臺演示操作,學生給予評價、教師評價。

  技巧鞏固,實踐提高

  好了,大卡車造好了。任務完成。那麼多多乘著大卡車去做什麼呢?原來,它要搬家。要搬哪些東西呢?

  生答:公文包、小床、書櫥、冰箱。

  師:小組內說一說這些物品分別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學生小組內交流,集體彙報。

  師:請大家選擇兩幅自己喜歡的物品,動手畫一畫。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展示學生作品,學生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教材後安排的實踐園。也是大部分課後都有的實踐題。很多學生在技巧掌握後,對於鞏固提高並不是很感興趣。在前一階段的自我探究過程中,學生的興奮點已經漸漸消退,如何進一步激發其探究的興趣。這時,“多多”的再次使用,猜猜坐著卡車的它來做什麼,又起到了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

  個性創新,拓展練習

  請小朋友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畫上再新增一些你認為應該有的東西。

  學生先說說自己準備新增的物品。

  學生1:我準備在公文包下面新增畫兩個輪子。

  學生2:我準備在小床上新增畫枕頭和被子。

  學生3:我準備在書櫥上新增畫一個鬧鐘。

  學生4:我準備在冰箱上新增畫一個花瓶。

  學生動手操作。

  展示學生作品,學生給予評價,之後老師評價,及時給予鼓勵和讚揚。

  師生共同評選出今天的優秀作品,給予表揚,頒給“藝術多多”章。

  設計意圖:學生作品展示,讓學生自評、互評,然後教師給予肯定性和鼓勵性的評價,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間的互相比較、品評,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有利於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長處和弱點。“藝術多多”獎章的頒發,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必將給予其進一步學好本門課的信心。而對於那些暫時落後的學生也起到了激勵作用。

  (四)回顧總結感悟昇華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