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高三地理公開課教案

高三地理公開課教案

高三地理公開課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地理公開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地理公開課教案1

  【教學重點】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

  【教學手段】土壤標本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土壤是陸地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地理環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麼?土壤的含義是什麼?

  (閱讀教材“漢字‘土’的含義”示意圖思考)什麼是土壤?

  (板書)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閱讀教材“土壤在地理環境中的地位”示意圖思考)土壤在地理環境中能夠起到什麼作用?

  (板書)2.土壤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承轉)土壤與生物圈的關係體現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板書)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組成——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

  (觀察土壤標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體積比例”示意圖)土壤由哪幾部分組成?這些組成物質有什麼特點?屬於什麼物質形態?適宜農作物生長的理想土壤中各組成物質的比例是多少?物質組成與土壤肥力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板書)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養分、空氣、熱量

  3.土壤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閱讀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發育示意圖”思考)土壤的四種物質組成與其形成之間有什麼關係?哪種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類活動對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響?

  (板書)三、土壤的形成過程

  1.形成過程

  ①-露岩石風化→成土母質;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著→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著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類活動的影響

  【設計思想】

  由於學生對本節教材涉及的內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學中教師儘可能利用學生對土壤的感性認識,並遷移已有的關於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氣圈等知識,使學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學中透過對土壤標本的觀察,或實地土壤剖面的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教學中列舉例項的目的可以使學生將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絡,認識人類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以及人類應如何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關係。

  板書設計

  第五節 陸地環境的組成——土壤

  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2.土壤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組成——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

  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養分、空氣、熱量

  3.土壤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三、土壤的形成過程

  1.形成過程

  ①-露岩石風化→成土母質;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著→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著生→成熟土壤。

高三地理公開課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日本的輪廓圖。

  2、瞭解日本的地理特徵,掌握其地形、氣候、河流、礦產,並分析其特點與成因。

  3、瞭解日本的農業發展條件、主要的農作物及出口的農產品,並能運用高中地理知識與原理進行解釋。

  4、分析歸納日本的工業與城市發展的有利條件,工業分佈的特點等。譬如以日本臨海型工業佈局為例。

  5、運用高中地理知識分析日本的人口分佈、民族構成、人口遷移、城市化程序特點。

  二、本講重點、難點

  重點:日本的地理特徵。

  難點:1、日本的農業和工業發展的條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佈特點及其成因。

  三、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國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們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了解的呢?(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河流以及資源等;工農業發展的特點及其原因)

  日本(板書)

  【引入新課】今天我們來學習世界國家地理中的日本,還是跟上節課一樣從以上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自然地理特徵(板書)

  1、地形(板書)

  【讀圖】請大家把地圖冊翻到日本這一頁,找到分層設色地形圖。指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下面的問題。

  【提問】根據地形圖,來總結一下日本的地形狀況?(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間高,四周低,沿海地帶分佈著狹小的平原。由四個小島組成: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由此總結出其地形構成:)

  2、氣候(板書)

  【提問】根據它的海陸位置(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們來分析一下它的氣候特徵(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季溫和,降水較多;夏季涼爽,降水豐富,原因:四周環海,受海洋影響大,沿岸有強大的日本暖流)

  3、河流(板書)

  【提問】繼續看圖,看河流的數量,流向及其長短並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國土狹小)

  4、資源分佈(板書)

  【提問】從日本的資源分佈圖中我們可以獲取什麼資訊(森林、水利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貧乏。原因:水能-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森

  林-多山地,降水豐富;地熱能-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板塊的消亡邊界,火山地震活動頻繁;風能-處於季風氣候區)

  二、農業(板書)

  【提問】透過前面農業區位因素的學習,大家應該知道從哪些方面去分析一個國家的農業狀況(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政策,農業生產技術,工業基礎,勞動力,地價水平)引導學生利用之前所學知識分析具體例項,便提問邊進行補充,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然後得出如下結論。 板書:

  種植業:平原狹小,人多地少,稻米單產高,可自給。

  措施:小型農機具;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種等。

  漁業發達:遠洋、近海捕撈和近海養殖發達。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於此,形成的北海道漁場。

  其他:丘陵種果蔬,但仍需大量進口。

  主要農作物:水稻

  進口農產品:小麥、玉米、蔬菜和水果等

  三、工業

  【讀圖】指導學生閱讀日本工業分佈圖,並思考一下問題

  1、根據所學知識如何分析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狀況(板書)

  (結合所學過的工業區位因素,自然因素:普通影響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響因素如某些工業對礦產、水能、空氣或氣候等有特殊要求;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政府、

  科技等;其他社會因素)

  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業部門?(板書)

  (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

  3、日本發展工業的優勢與劣勢分別有哪些?(板書)

  (優勢:國土狹小,國內市場狹小,礦產資源貧乏;劣勢:勞動力充足,文化素質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優良港灣)

  4、日本的工業分佈區主要分佈在哪裡,為什麼?(板書)

  (主要分佈在: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狹長地帶。原因:這些地區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利於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產品)

  【引導】解決了以上幾個問題後,我們能不能總結一下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呢?

  5、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板書)

  (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後依靠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貿易 為主的經濟。缺陷:工業產品依賴國際市場銷售;工業原料嚴重缺乏;依靠國際市場進口)

  四、日本人口、城市的分佈特點及其成因(板書)

  【引導】讀課本內容,透過小組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1、人口數量與人口密度

  人口多,密度大

  原因:日本國土面積狹小

  2、人口問題

  老齡化嚴重

  原因:(1)隨著生活環境、飲食和營養狀況改善與醫療技術的進步,老年人死亡率在不斷降低

  (2)日本的人口出

  生率一直在下降

  3、人口分佈

  太平洋沿岸平原

  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積狹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區,所以人口和工業也多集中在這一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