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教師教案1
活動目標:
1、透過抱一抱、握握手等方式表達與同伴間親密友好的關係。
2、學習大膽介紹自己及同伴。
3、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並基本會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裡》。
2、幼兒每一帶一張自己的照片。
3、一棵畫好的“好朋友樹”。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我是誰”。
1、今天楊老師帶來了一個好玩的遊戲,想請小朋友們跟我一起來玩好嗎?
請一名幼兒上前,教師用眼罩矇住其眼睛,再請另一名幼兒到老師這裡來,你要對矇住眼睛的小朋友說說:猜猜我是誰?
2、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教師:被猜出名字的小朋友,你說說在我們班你的好朋友是誰?你為什麼喜歡他(她)?(引導幼兒說一個好朋友的優點或特點)
二、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裡”,讓幼兒感受同伴間表示友好的方式。
1、請小朋友隨著音樂一邊唱歌,一邊找自己的好朋友。想想他(她)叫什麼名字?長到後想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他(她)的友好?一會兒告訴大家。
(音樂結束後)“你的好朋友在哪裡?跟大家說說他叫什麼名字?”(讓幼兒多說,讓幼兒熟悉並基本會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裡》幼兒學習大膽介紹自己)
2、遊戲可以重複進行,提醒幼兒多找幾個好朋友。
三、請幼兒說說是怎樣表示與好朋友之間的友好的。
1、教師:你叫什麼名字?剛才,你找到的好朋友叫什麼名字?你們是用什麼方式表示相互間的友好的?
2、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同伴間交流表達友好的方式。
四、師生共同佈置“好朋友樹”。
1、教師:我們班新增加一棵樹,我們把自己和好朋友的照片在樹上找個位置貼一起,讓小朋友都知道。
2、幼兒拿出自己的照片,選擇和自己的好朋友貼在一起。
3、向同伴介紹自己和好朋友,並看看其他同伴與好朋友的照片。
4、教師:我們為這棵樹取個名字吧。(幼兒討論後,取名為“好朋友樹”。)
幼兒園教師教案2
活動目標:
l、瞭解教師的職業特點,知道老師的辛苦,老師愛小朋友,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師表達情感。
2、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理解老師過節和小朋友過“六一”是一樣的重要。
活動準備:
l、一張幼兒園畢業生給老師的賀卡。
2、一張老師送給自己老師的賀卡。
3、錄音機、磁帶。
活動步驟:
l、引起幼兒談話興趣。老師和小朋友圍坐在一起,猜一猜老師手裡信封中裝的是什麼,引起幼兒興趣。
2、出示賀卡,讓幼兒看一看賀卡上的內容,猜猜是送給誰的。
3、介紹教師節。
4、幼兒說一說自己對教師工作的看法,如教師是做什麼的?你喜歡什麼樣的老師?你覺得自己班上的老師有哪方面好,哪方面不太好?
5、你知道有幾類教師?列舉自己知道的不同層次、不同分工的教師。如幼兒園、中小學、大學、特長教師、家庭教師等。
6、將自己知道的教師用最簡單的圖畫表現出來。
7、每人講一句最想說的話,製作成磁帶,在幼兒園的廣播中播放。
活動延伸:
l、繪畫活動:《老師的微笑》或其他。
2、我為老師做件事:引導幼兒選擇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堅持做下去。
3、表演
活動:我是小老師。
幼兒園教師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老師工作的辛苦,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
2、能用較清楚的語言介紹自己送給老師的禮物。
3、透過送禮物、說祝福等形式、大膽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情感。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各種紙、水彩筆、膠水。
2、教學音帶《我為老師唱首歌》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錄音,引出教師節的話題。
(1)提問:歌曲裡說了什麼?今天是什麼節日?
(2)小結: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是全體教師的節日。老師在這一天都會和快樂,因為有很多的人會祝福我們。
2、幼兒回憶老師關愛自己的事例。
(1)老師平時都為你們做過什麼?
(2)你想對老師說什麼?你還想用什麼方法表達對老師的祝賀。
3、播放教師平時工作的課件,幼兒認真觀看,瞭解老師的辛苦。
4、幼兒製作禮物。
(1)請幼兒討論:你想做什麼禮物?
(2)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製作禮物。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禮物。
5、幼兒送禮物。
(1)在歌曲《我為老師唱首歌》的音樂中,請幼兒為老師送上禮物並向老師說一句祝賀的話。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將幼兒製作的禮物佈置成展示角,大家共同欣賞。
2、活動前可開展相關的社會活動,瞭解老師的辛苦。
3、可鼓勵幼兒將禮物送給園長,其他班的老師或保育員。還可以組織慶祝教師節的全園大型活動,請幼兒表演節目,說祝賀的花語,送上自己自制的小禮物。教師對幼兒的祝賀白哦是感謝並提出心中的希望。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表現的很活躍,大部分孩子們都知道9月10號是教師節,是老師的節日,要跟老師說節日快樂!此次活動中我也設計了許多問題來為目標服務。如你喜歡你們的老師嗎?你喜歡的老師是長什麼樣子的?你為什麼喜歡喜歡你的老師呢?等等。
小百科: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
幼兒園教師教案4
一、活動設計
教師節前的一天,欣欣小朋友手持一束鮮花,鄭重其事地送給我,並說:教師節到了,祝老師節日快樂,謝謝老師。
一句謝謝老師的話,讓我非常感動,似乎眼前的這群孩子都長大了,懂得了尊重、自信和感恩。於是,我設計了《謝謝老師》這次活動。目的就是引導、激發和培養孩子們對社會、對家庭以及對老師的情感。
二、活動目的
1、讓孩子們理解教師的工作,激發孩子們對教師的情感。
2、讓孩子們知道九月十日是教師節,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祝賀。
三、活動準備
1、準備配樂散文《謝謝老師》的錄音磁帶;
2、與《謝謝老師》散文詩歌內容相關的掛圖;
3、畫紙、彩筆、彩條等繪畫材料。
四、活動過程
懸掛圖片,同時播放配樂散文《謝謝老師》。
(在輕鬆活潑的配樂中,讓孩子們在感受音樂的同時,聆聽詩一般的朗誦,靜心感受其內涵,與孩子們的心靈產生共鳴。)
1、在後續輕柔的音樂中,請孩子們回答這首詩歌的名字。
(經過老師的引導和提示,讓孩子們回顧剛剛聽過的詩歌,觀看圖片,慢慢體會,回答出詩歌的名字。)
2、肯定孩子們的回答,用真情打動孩子們,讓孩子們記住教師節。
(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老師是辛勤的勞動者,就像園丁一樣,澆灌孩子們的未來。)
五、說講詩歌《謝謝老師》
1、帶領孩子們重複一遍《謝謝老師》,向孩子們說講其意義及其內涵;讓孩子們說一說老師的工作。
(透過孩子們的平時觀察,發揮孩子們的總結及其語言表達能力。)
2、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情感。與孩子們分享節日的快樂和祝願,產生共鳴,師生同樂。
(可以讓孩子們手工製作賀卡,或用說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平時給孩子們講了許多感恩的內容,現在給孩子們一個臨場發揮的機會,不要說誰好不好,關鍵要孩子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六、活動延伸
教師節是教師的節日,孩子們還知道什麼節日?以此來喚起孩子們記憶中的其它節日(例如國慶節、母親節、父親節?在這些節日裡,孩子們該做些什麼呢?(讓孩子們分別回答,讓感恩的情懷返回家庭,返回社會,讓家庭與社會的概念深刻在孩子們的心靈中。)
活動評析
在平時的教學中,孩子們做過不少手工,回答過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次活動是集中時間,集中統一話題和內容,讓孩子們充分發揮實踐,實踐一種親情、一份自信、一份創新和一份感恩。
我們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勞動帶來的快樂和回報;讓孩子們理解勞動、學會勞動,在勞動中學會互助,學會集體與統一,併產生快樂。在分享別人的勞動回報時,學會尊重、學會感恩、學會自信。
七、課後反思
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孩子們的愛心。愛心是一種情感,不是與生俱來的,她需要家庭、幼兒園,乃至整個社會的向上的、俱有情感的教育。
因而,在這個特定的節日裡,充分利用小朋友一次表達情感的行動,發揮這個主題的內涵,給孩子們一個集創造和語言於一體的活動,表達孩子們的心聲,激發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的靈感。
這次活動,採用發生在孩子們身邊的真人真事為典型,具有真實感,更能讓孩子們體會:表達自己的.心聲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是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做好的,最終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提高孩子們的愛心。
幼兒園教師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談話過程中引導幼兒學習主動進行交談,瞭解教師的意義。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印象,運用多種手段反映出簡單情節,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做記者證、紅色的紙、水彩筆。
經驗準備:佈置“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認識瞭解每一位工作人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透過參觀“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使幼兒初步瞭解幼兒園各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度,激發幼兒尊敬、熱愛他們的情感。
二、中間部分
(一)幼兒自由結伴參觀。
1、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響亮的聲音相互介紹自己熟悉的老師。
2、教師用語參考:請小朋友仔細看看照片上是誰?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你認識的老師,她姓什麼?她是怎樣工作的呢?她對小朋友的態度怎樣?
(二)師生互相介紹老師。教師提供紙筆等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繪畫出簡單情節,從而瞭解教師節的意義。
(三)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繪畫出和老師在一起的各種簡單情節,體驗老師的辛苦。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知道老師工作很辛苦,現在請大家把老師的辛苦畫出來,並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來尊敬熱愛老師呢?
(四)展示並講述繪畫內容。
三、結束部分
按照畫上的內容,給老師一個擁抱、製作一朵小花等等。
幼兒園教師教案6
活動目標:
觀察、發現物體在顏色或形狀等方面的排列規律,能按照"ABAB","ABBABB"的形式有規律的排列。
鍛鍊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主要領域:
科學健康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漂亮的項鍊》
顏色和形狀各異的珠子\繩子若干\展示架2個,按顏色“ABAB”“ABBABB”規律穿好的項鍊2條。
歡樂的音樂。
活動指導:
1.觀察發現
先後出示按顏色“ABAB”“ABBABB”規律排序的珠子項鍊,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找出項鍊的排列規律。
教師:看看這兩串項鍊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教師:項鍊上的珠子是按什麼規律排的?你想製作一串什麼樣的項鍊?
2.操作
教師交代製作項鍊的過程及要求:先在繩子的一頭打個結,保證穿好的珠子不會掉,然後把珠子一個一個往繩子上穿。串珠子時要動腦筋想按什麼規律穿,怎麼穿才能使項鍊更漂亮,珠子不要穿得太多,最後把繩子兩頭系在一起。
幼兒分組製作項鍊,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3.展示交流
請幼兒將自己製作的項鍊掛到展示架上,互相欣賞,看誰製作的項鍊最漂亮。
教師將幼兒園認為漂亮的掛在另一個展示架上,請幼兒說說漂亮的項鍊都有什麼排列規律。
一道幼兒仔細觀察的基礎上發現項鍊上的珠子的顏色,形狀規律,教師和幼兒一起分析排序規律,給有創意的幼兒以表揚和肯定。
教師小結:這些項鍊漂亮,是因為它們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穿起來的,有顏色,形狀的變化,請小朋友按顏色或者形狀的變化規律來穿一條項鍊,看看是不是比原來的漂亮。
4、再次操作
引導幼兒再次動手做項鍊,教師巡迴觀察指導,並適當提問。
教師:你是按什麼規律來穿的?
穿好後,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並和原來的項鍊做比較,讓幼兒發現新的排序規律,感受按規律穿的項鍊來穿更好看。
5、展示表演
讓幼兒戴上漂亮的項鍊,隨音樂進行表演。
6、操作
指導幼兒完成《幼兒操作》第9頁《漂亮的項鍊》,為小貓和小狗的項鍊按規律塗上顏色。
活動拓展:
引導幼兒將項鍊穿在一起做吊鏈,讓幼兒體驗到動手操作的樂趣。
請幼兒找一找日常生活有哪些東西是按一定的規律排序的。
在美工區引導幼兒按照顏色形狀等規律裝飾各種物品。
幼兒園教師教案7
設計意圖
9月1 O日是教師節,作為大班孩子也是最後一次為幼兒園老師慶祝節日了。三年的幼兒園生活,老師對孩子們非常瞭解和熟悉,而孩子們對老師又有多少了解呢?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透過充分回憶、表達,瞭解自己喜歡的老師,激發愛老師、尊敬老師的情感,並在頭腦中形成對老師的表象,用作品反映出來。在活動中提高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在講述中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本次活動把社會、語言和美術領域有機地進行了整合。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喜歡的老師,能用語言描述出來,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2.能用拼貼、添畫的方法表現出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形象。
3.激發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每人一份藍色底板紙,臉型(圓、瘦)、衣、褲、裙子圖片每人一份,相框每人一個。
2.膠水、勾線筆、蠟筆每人一份。
3.背景音樂《老師呀,老師》。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1.小朋友,你們班上有哪些老師?你們喜歡自己的老師嗎?
2.你最喜歡的老師是誰?你為什麼喜歡她呢?
3.教師小結談話內容,引導幼兒體會老師對小朋友的愛,教育幼兒要聽老師的話,要尊敬老師。
(評:匯入開門見山,一下子引發了孩子們的討論,都搶著要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老師。他們回憶著平時老師在生活上對自己細心地照顧、在學習上耐心地教導,對老師的熱愛情感
一下予就激發出來了。)
二、瞭解自己喜歡的老師,並能用語言描述出來
幼兒間相互交流: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心裡都有自己最喜歡的老師,那誰能說出你喜歡的老師長什麼樣子,喜歡穿什麼樣的衣服。(從外貌、服飾方面介紹)
(評:這一環節重點讓幼兒比較細緻地回憶老師的外貌和穿著打扮,並能用語言表述出來。但幼兒對臉型不會正確地表述,於是準備了圓臉和瘦臉兩種臉型,讓幼兒借鑑表述,也為下一環節作鋪墊。)
三、學習用拼貼、添畫的方法表現出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形象
1.講解作畫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老師,並選擇相應的圖片進行拼貼。
老師提示:
你喜歡的老師的臉型是怎樣的?這裡有圓圓的和瘦瘦的兩種臉型,哪個更適合你喜歡的老師?(請選擇並拼貼在紙的上面)
她喜歡穿衣褲還是裙子?(選擇並拼貼在頭的下面)
老師的頭髮是怎樣的?(進行添畫:長的、短的、直直的、卷卷的,還是扎辮子)
還缺了什麼?(眼睛、鼻子、嘴巴、手和腳,衣服設計好看的顏色和花紋)
2.如果把這添畫好,老師的一幅畫像就製作成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製作這樣一幅畫像?老師還準備了相框,製作完畫像後再裝上相框肯定會更好看。老師把材料都準備好了,大家開始行動起來吧。
3.幼兒學著製作畫像。(放背景音樂)
4.製作好的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猜猜對方畫的是誰。
(評:單用語言表達,還不能滿足幼兒的表現慾望,透過親手為最喜歡的老師製作畫像,讓幼兒體驗了成功感,也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在製作過程中,選擇了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幼兒提供了自由、寬鬆的氛圍,容易讓他們的情緒、情感產生共鳴。)
四、結束活動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是請大家一起猜猜幼兒作品上的老師。
2.討論、交流:你想對老師說一句什麼話?
活動延伸
把畫像贈送老師,並說一句祝福的話。
(評:最後環節,透過形式多樣的個別介紹、互猜、集體評價等,一方面讓幼兒學習同伴好的繪畫技能、表現形式,從而提高自己的作畫水平;另一方面也透過別人的評價,從內心品味成就感。在活動延伸中,孩子們帶著自己製作的禮物和祝福的話贈送給老師,在與老師的互動中情感得到了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