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案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案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依據】

  閱讀教學要確立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直面文字,緊扣細節,與文字、教師展開平等對話,深入人物內心,感受人物情懷,在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實踐中,培養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提高語言素養。

  【前端分析】

  (一)背景分析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是篇記敘文,課文記敘了紅三軍團長征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槍殺充飢的事,全文情節豐富,細節動人,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感情,讚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紅軍長征的年代離我們日漸遙遠,可紅軍的精神卻像豐碑一樣永遠佇立在我們心中。讓現在的孩子去深刻體會老一輩的那份執著,那份如磬石般堅定的意志,真情的引導、情境的創設、細節的品味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人物內心,與彭老總,與戰士們同呼吸、共命運。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神情、動作、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3、挖掘課文空白點,聯絡課文展開想象,練習描寫彭德懷的心理活動。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憑藉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神情、動作、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2、體會彭德懷對大黑騾子既懷有深厚感情又不得不忍痛割愛的矛盾複雜的心情。

  【課前預備】

  1、蒐集相關長征的圖片和詩句多媒體教學課件

  2、課前活動:欣賞長征圖片,說說你的感受,可以是自己的語言,也可以是一個詞或是一句詩。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匯入,揭示命令,引發矛盾衝突。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1、《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讀題。

  2、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彭德懷非常愛他的大黑騾子,與它親如手足,(板書:愛)然而,他卻一次又一次地下令殺它,這是怎樣曲折的過程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彭德懷下令殺騾子的句子。

  交流:三個命令

  設計意圖:葉聖陶先生曾將一篇文章生動地比喻為一個環拱著圓心的圓球。那麼這篇課文的“圓心”是什麼呢?我想就是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誓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所以我把著力點放到彭德懷的身上,以彭德懷的三次命令為抓手,引導學生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深情、動作、語言等細節的句子,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二、直面命令,品味細節,走進人物內心。

  這三道命令中,到底飽含著彭德懷怎樣複雜的情感呢?出示要求:自由讀課文3-20自然段,思考:三次命令分別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下達的?圈劃彭德懷當時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的描寫,結合下令的背景,用心體會人物的內心。

  (一)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學生默讀課文,圈畫)

  (二)交流感悟:

  交流第一次命令,感受情況之迫

  1、出示命令:第一次命令是在什麼情況下下達的呢?

  (1)草地斷糧,情況緊迫。

  抓住“燃眉之急”理解當時環境的惡劣,情況的緊迫。

  2、過渡:每走不遠,就是一個戰士的屍體啊!播放紅軍過草地影片。看著這樣的畫面,作為三軍團長的彭德懷心情如何呢?

  3、對啊,他必須讓自己的戰士活著走出草地,這是他的責任和義務啊!誰能讀好這第一次命令?指名讀,齊讀。

  小結:彭德懷的話一出口就是命令,從這道“命令”中我們感受到了彭德懷的果斷和堅決。

  設計意圖:在教學第一次命令時,紅軍過草地的這段經歷離學生生活遙遠,所以我利用了電視劇《長征》中紅軍過草地的音像資料幫助學生體驗那種艱辛、困苦,更真切地感知情況的緊迫,戰士們的生命危在旦夕,感受到作為三軍團長的`彭德懷擔負的責任和義務。

  交流第二次命令,感受決心之堅

  1、第二次命令又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下達的呢?(學生交流因為戰士的一再請求)戰士們是如何請求的呢?誰來讀讀他們的請求?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戰士們也捨不得殺這立過功的騾子,所以著急流淚。更因為對彭德懷的愛,而不願殺他的坐騎。

  2、小結過渡:是啊,彭德懷是三軍的團長啊,他肩負的擔子非常沉重,這匹坐騎對他而言是多麼重要啊!面對這這樣一群寧可自己昏倒,也不願殺他坐騎的戰士,彭德懷是如何表現的呢?

  A 、交流出示句子:“彭德懷深情地望著拴在不遠處的大黑騾子,平靜地對警衛員們說……”

  過渡: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句話,你從中體會到彭德懷怎樣的內心了呢?

  (1)抓住“深情地望著”體會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深深的眷愛和不忍和痛心。(你讀懂了彭德懷的眼神,大黑騾子和他親如兄弟,殺它,不就像是要切斷自己的手足嗎?你能把這種情感讀出來嗎?)

  (2)質疑:既然充滿深情,既然滿懷不捨,那他為什麼還下令殺它,而且話說得如此平靜呢?

  抓住“只有”體會這是唯一的辦法,為了戰士他必須這麼做,這是理智的選擇。

  抓住“多一些人”體會在大黑騾子和戰士之間,他毅然選擇了後者,戰士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抓住“或許”體會只要有一線希望,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做出這樣的選擇。

  (3)小結引讀:同學們,在他平靜的外表下,隱藏的是痛苦和不捨,流露出的是對戰士的愛啊,所以他深情地望著,卻平靜地說……

  B、還有描寫彭德懷錶現的句子嗎?

  出示句子:彭德懷拍著老飼養員的肩膀說:“你們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經走過來了嗎?草地又算得了什麼!大黑騾子是為革命立了功,這次就讓它立最後一次大功吧!”

  (1)你從彭德懷的話語中讀懂了什麼?相機指讀句子。

  抓住“能……也能……”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決心!

  抓住“雪山不是已經走過來了嗎?草地又算得了什麼?”體會彭德懷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的英雄氣概。

  彭德懷僅僅是在表白自己內心的無畏嗎?聯絡“拍”體會對戰士的鼓舞。

  抓住“最後一次大功”體會彭德懷豪邁悲壯。

  (2)同學們,彭德懷的那種誓與戰士同甘共苦的決心和那無所畏懼的氣概已經完全飽含在了他那堅定有力的話語中,體現在他對老飼養員肩頭的一拍中。讓我們把這樣的體會融入我們深情的朗讀中吧!

  3、在戰士的再三請求中,彭德懷“不耐煩了”,出示第二次命令,齊讀句子。

  你從不耐煩中又感受到了什麼?

  (1)對,他做事向來雷厲風行,這是彭德懷鮮明個性的真實寫照。

  (2)他也不忍心殺這匹心愛的騾子。

  (3)真切地反映了忍痛割愛背後的堅定決心,源於對戰士的愛。

  這不耐煩中飽含著這樣複雜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對戰士的愛啊!齊讀命令。

  設計意圖:在教學第二次命令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展示和彭德懷的對話,用心品讀,在與文章人物、與文字用心對話的基礎上,展開師生交流,說中悟,悟中讀。從一個詞、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中體會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對戰士的無私大愛,感受彭德懷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人格魅力。

  交流第三次命令,感受割愛之痛。

  1、殺一頭騾子只需一槍一彈,然而,要殺這匹大黑騾子怎麼那麼難啊!這第三次命令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下達的呢?

  (在方副官長遲遲不肯開槍的時候。)

  這一遲就是多長時間啊!

  2、出示句子:二十分鐘過去了……

  (1)在這二十分鐘裡,出現了哪些感人的畫面與場景呢?

  重點交流:彭德懷背過臉去。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彭德懷這個“背”過去的臉,用心體會,你看到了什麼呢?

  (2)對彭德懷來說,這是怎樣的二十分鐘啊?(漫長、痛苦、難熬、令人窒息……)

  3、師:在這死寂般的二十分鐘過後,爆出了他的第三道命令,齊讀。

  這時,他雙手叉腰,顯然真的動怒了,你從這這“怒吼”聲中又體會到什麼了呢?(痛苦,想趕快結束,很急,再不開槍,戰士們將倒下得更多。)這怒吼中飽含的又是對戰士的愛啊,再讀命令。

  4、彭德懷已經下達了死命令,方副官長怎麼還能拖延呢?(教師配樂深情朗讀) “砰”一聲槍響,大黑騾子緩緩地、緩緩地斜倒下去,老飼養員猛地掙脫拉著他的人,撲上前去,抱住大黑騾子的脖子深深痛哭起來,狂風嗚咽,野草嘆息,在場地戰士個個淚流滿面,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此時此刻,他有多少知心的話想對它傾訴呀。

  彭德懷要對大黑騾子說些什麼呢?請聯絡課文內容,走進人物內心,以“大黑騾子啊……”開頭,為彭德懷寫一段真情告白。

  教師小結:縱有千言萬語,但卻一句話也沒說,這才是彭德懷,一個有情有義,卻剛毅果敢的將領,他把對大黑騾子的情感都飽含在了這摘下軍帽的動作中。

  在彭德懷的心裡,在三軍將士的心裡,此時的大黑騾子成了什麼?

  是啊,只有英雄才要致以如此崇高的軍禮啊,齊讀句子。

  5、引讀體會“發火”中飽含的情感。

  設計意圖:在教學第三次命令時,就抓住一個“背”字,充分想象,這背過去的臉上的神情,感受到彭德懷的割愛之痛,這樣的設計,其實為的是更好地襯托彭總忍痛背後折射出的對戰士的愛。此外,在教學槍殺騾子的這一感人片段時,我挖掘了“彭德懷向著寫到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摘下軍帽……”中“……”這一空白點,引導學生聯絡課文展開想象,寫出彭德懷的心裡話。此時學生能在已有體驗的基礎上根據課文展開想象,於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現在他們眼前,他們的思緒跟隨文中人物融進了一個個難以忘懷的場景,真切地感悟到了課文的意境。

  (三)迴歸命令,彰顯人物形象。

  在這三次命令中,彭德懷的情緒從不耐煩到怒吼,甚至是發火,但我們關注細節,聯絡下令的情況,深入到彭德懷的內心,收穫到的卻是一份深沉的愛,為了戰士、為了革命願意獻出一切的無私大愛。

  設計意圖:此時,學生自然地經歷了一個“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過程,那“悠然心會,處處難與君說”的感受雖然無法完全用語言表達的,但透過老師及時的總結回顧,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已完全為他們所心領意會,人物形象也完全在學生的眼前高大豐滿起來了。

  三、總結課文,昇華情感,凸顯文章中心。

  1、引讀“漫漫長征路…….”

  雖然身無……卻能……這是一支怎樣的隊伍?對,這樣的隊伍就是鐵流。

  是什麼融進了這支紅軍隊伍?讓他們能這樣的英勇無畏?

  2、這真是,“風雨蒼蒼,一路泥潭一路霜。征途茫茫,一把草根一把糠。絕處危情,戰士生死誰牽掛?痛殺愛騎,一腔熱血灑碧疆!”配樂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齊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3、是啊,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出示資料:

  設計意圖:根據這篇文章提煉出小詩“風雨蒼蒼,一路泥潭一路霜。征途茫茫,一把草根一把糠。絕處危情,戰士生死誰牽掛?痛殺愛騎,一腔熱血灑碧疆!”學生學到此,配上悲壯的背景音樂渲染,更好地讓學生領會到戰士們能“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的精神動力的來源,昇華主題,加深學生情感體驗。

  四、課後作業:

  長征途中還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倔強的小紅軍》《豐碑》《金色的魚鉤》等,嘗試著抓住細節,好好品讀。

  五、板書設計:

  21、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深情平靜

  不耐煩

  怒吼愛兵如子

  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