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安全教案集錦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此活動為健康《皮划艇運動》活動的替換活動。本主題活動的主題為《特殊交通工具》但整個活動中特種交通工具涉及的內容不是很多,所以將健康領域的《皮划艇運動》換為《特種汽車用處大》讓幼兒認識各種特種汽車。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認識各種特種交通工具和探索特種汽車的興趣。
2、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能力。
3、認識幾種特種汽車,知道幾種特種汽車的用途。
活動準備:
1、請家長與幼兒一起蒐集特種汽車的玩具、圖片、文字資料等。
2、多媒體課件《特種汽車》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對各種車的探索興趣。
(1)消防車:一位英雄,渾身通紅。平常日子,坐著不動;一見著火,發起衝鋒。
(2)灑水車:一路走,一路唱,早起喝了一桶水,全都灑在馬路上。
(3)救護車:無事我常住醫院,急事來了跑在先,來回奔波為病人,救死扶傷心裡甜。
2、聽故事《特種汽車用處大》後,透過提問了解幾種特種汽車。
(1)早上在馬路上灑水的是什麼車?
(2)車頂上有藍燈的車是什麼車?
(3)救火的車是什麼車?
(4)抓壞人的是什麼車?
(5)伸出長手臂讓人站在上面做事的是什麼車?
3、請幼兒看多媒體課件,邊看邊講解各種車的特殊功用。
(1)灑水車:車廂是個裝滿水的長圓筒,它向馬路兩邊噴水,把街道沖洗乾淨並使空氣變得溼潤。
(2)救護車:救護車裡躺著危重病人,醫生和護士守在旁邊進行急救。救護車闖紅燈不算違反交通規則,因為救人最要緊。
(3)消防車:消防車的警笛讓所有的人都為它讓路,在消防車的車頂上,有長長的水龍帶,有可以升降的雲梯,車身兩側站著消防隊員,他們個個都是勇敢的人。
(4)空中作業車:伸出長長的手臂,人們可以站在上面修路燈、修電線。
4、請幼兒拿己蒐集的資料,講述自己找到的特種車。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藥品是幼兒日常經常接觸的物品,花花綠綠的藥品會讓幼兒誤認為是糖而吃進肚子裡。近階段幼兒園吃藥的小朋友人數進入了一個高峰期,有些幼兒看見別人吃藥也會覺得很好玩,也有的幼兒感覺到老師喂藥是和老師一次親近的機會,因此出現有的小朋友在不生病時也拿一些藥來吃,針對這些事件,我覺得有必要讓幼兒瞭解一些藥品的常識和吃藥的安全,以此來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從而提高幼兒對事情的預見性,預防悲劇的發生。
幼兒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透過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變消極躲避為積極預防,就能夠把各種意外傷害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吃藥安全》的安全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
2、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不可多服或誤服,瞭解多服或誤服的危害性。
3、分享製作小藥箱的快樂。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2、製作小藥箱的材料:紙,固體膠,剪刀,彩色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教師:“春天來了,天氣一會熱,一會冷,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們的小藥箱裡都放著各種各樣的藥品。這些藥呢,都是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拿來給老師的,然後老師幫小朋友們做好服藥記錄,飯後給小朋友按量服用,這樣小朋友就不會吃錯藥了,可是有一個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卻亂吃藥,下面就讓老師給小朋友們牛牛亂吃藥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例項,引導幼兒分析例項
1、教師講述例項:牛牛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開啟家裡的小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時媽媽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我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牛牛拿起藥想吃。
2、幼兒討論:牛牛能吃這種藥嗎?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
(1)吃藥必須在大人的看護下吃藥
(2)因為病情不一樣,上次是感冒,這次是肚子不舒服
(3)吃下去會中毒的。
小結: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藥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但不能亂吃藥、亂用藥,用錯了藥、吃錯了藥,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麻煩,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3、如果你是牛牛,你會怎麼辦?
(1)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2)叫鄰居的叔叔阿姨帶你去醫院。
(3)打120。
三、教師講述亂吃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1、討論:生病吃藥時要注意些什麼?(要聽醫生的話,吃藥時要有大人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藥、自己吃藥)
2、請幼兒當醫生,說說怎樣吃藥才安全?
四、製作小藥箱
1、教師引導幼兒收集一些紙箱。
2、與幼兒一起製作小藥箱。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能正確應對與家人走散的問題。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幼兒樂於交流與分享,體驗正確應對與家人走散後獲得的成功感。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樂於交流與分享,體驗正確應對與家人走散後獲得的成功感。
活動難點:
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和家人走散時》。
2、設定回家路上街道場景 。
活動過程
一、"誰哭了"引出課題聲效:嗚…… 嗚……(小兔子的哭聲)師:"呀,是誰在哭呀?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這樣的匯入:
1、給予孩子一定的猜想空間,讓活動具有一定的神秘感。
2、用動畫事例中小兔哭聲的片斷匯出下環節,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觀看動畫事例 引發幼兒感知和家人走散的後果運用直觀法,請幼兒欣賞課件中的動畫事例"和家人走散的小兔"。
提問:"誰在哭呀?小兔為什麼哭呢?為什麼會和家人走散?心情是怎樣的?遇到了什麼危險?"討論:和家人走散後,還會遇到什麼樣的危險?"透過討論讓幼兒明白和家長走散後存在許多的危險,從而激發幼兒就"如何應對走散"積極想辦法做好鋪墊。
三、聯絡實際生活 討論走散後如何應對教師提出問題"如果我們和家人走散了,那該想什麼辦法來保護自己?"然後組織幼兒用討論法就以下四個情景問題進行自由討論:
1、在幼兒園附近,和家人走散了,你會怎麼做?
2、在馬路上,和家人走散了,你會怎麼做?
3、在超市裡,和家人走散了,你會怎麼做?
4、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人走散了,你會怎麼做?
討論時,教師適時適當的進行指導,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討論中,相互啟發、補充。使幼兒的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訓練,初步實現能力目標中的要求,活動的重點也得以體現。
小遊戲《誰對誰錯》,遊戲中有正誤兩組"應對走散"的圖片,請幼兒根據討論中獲得的經驗,選擇正確"應對走散"的圖片。選對了,會得到意外的鼓勵,反之……。此環節活動氣氛輕鬆、愉悅、趣味性強,能很好地為幼兒梳理、鞏固,正確應對走散問題的方法。讓幼兒更清晰、明瞭。
四、角色體驗 如何應對回家路上與家人走散最後環節讓幼兒在特定情境中體驗應對和家人走散的設計,讓活動動靜交替,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習得的經驗得以內化。同時,也是實現本次活動難點所在。
五、活動延伸在遊戲區進行"走散後,我有好辦法"主題角色表演。引導幼兒將活動生活化、遊戲化,讓孩子的經驗得到鞏固與提升。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2、認識紅綠燈,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安全。
3、學念兒歌,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已有生活中的交通經驗
2、PPT課件紅綠燈
3、兒歌《交通燈》
活動過程:
一、出示交通警察,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誰嗎?"幼兒回答。(警察叔叔)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交通警察叔叔今天來跟我們一起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二、引導幼兒怎樣過馬路,讓幼兒思考。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幼兒自由討論)"我會拉著媽媽的手過馬路""看看對面有沒有車來""我走斑馬線""看紅綠燈"
三、出示課件認識紅綠燈,提高幼兒興趣。
師:"我們小朋友太棒了,現在請小朋友們看看以下圖片,請小朋友們把小眼睛閉上, 3,2,1,好了,睜開小眼睛。"
師:"這是什麼呀?
幼兒回答。(紅綠燈)
師:"你們在哪裡見過紅綠燈呢?"幼兒回答。(馬路上、十字路口)
小結:真棒!這個就是紅綠燈,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可以看一看,馬路上、十字路口就有了。
四、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看紅綠燈,並判斷誰對誰錯。
師:"剛才我們知道哪裡有紅綠燈了,那麼,你們怎麼樣看紅綠燈呢?"(幼兒自由回答)"紅燈不可以走""綠燈就可以走了""看到綠燈就可以過馬路了""紅燈不能走,綠燈可以走"
小結:"馬路上的車輛很多,很危險。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知道怎樣看紅綠燈。看到紅燈亮了,表示很危險,不可以過馬路,看到綠燈亮了,表示安全了,這時候就可以過馬路。"
五、學習兒歌。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兒歌《交通燈》吧。""交通燈,會說話。黃燈說,請注意……(出示圖片)。"
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都知道紅燈是告訴我們小汽車該停下來,綠燈是告訴我們該前進了,看到黃燈就等一等,現在我們一起來玩遊戲吧!
開汽車嘍,小汽車嘀嘀嘀,開到東開到西,看到紅燈停一停,看到綠燈向前行。(2遍)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跟爸爸媽媽上街時候還要注意些什麼呀?"
(乘坐公車時先下後上,上街時要拉好爸爸媽媽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護欄等等)
附:兒歌
交通燈,會說話;
黃燈說,請注意;
紅燈說,快停下;
綠燈說,請走吧;
牢記他們說的話;
按照紅黃綠行動;
做個文明好娃娃。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就有了不少新發現,他們指出馬路上的車子有的開的快,有的開的慢;瞭解紅綠燈,斑馬線,交通規則,對與我們新生班孩子來說完成的真的很不錯。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掌握正確的自救方法。
2、能沉著、冷靜面對危險情景,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
3、激發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興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1、課件、泡沫板,地震影片。
2、急救箱及物品:手電筒、餅乾、水、跳繩、書、玩具、收音機、手套、口罩、哨子。
活動過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們,老師蒐集到一段錄影,讓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播放影片)提問:錄影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看到了什麼?(幼兒發言)小結:是啊!剛才錄影中大樓在搖晃,地面發出了劇烈的聲響,這就是地震。
2、地震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災難,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危害?。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教師走下去,聽一聽,問一問)再請個別幼兒起來說一說。
小結:地震發生後,出現房屋倒塌、大橋斷裂、山體滑坡,給我們的生命、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實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來了怎麼辦
1、如果地震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怎麼辦?
2、地面出現劇烈的震動,我們躲在哪裡安全些?
請個別幼兒說。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誰做的對,教師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區,讓幼兒明白什麼地方安全。
3、如果在這個教室裡發生地震,該怎麼辦?請小朋友找個地方躲起來,看看誰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勢最正確。教師一邊指導一邊給做對的小朋友貼上一個小標誌。
小結幼兒躲的情況。什麼時候往外跑?逃跑時應該注意什麼?(有秩序,沿牆角跑,保護頭部。)可以用什麼來護住我們的頭?
小朋友,聽!是誰的聲音?(放圖片)他沒有跑出去,被困在了裡面,他用什麼辦法讓別人知道被困在裡面?什麼時候喊?(有人時喊)為什麼沒人時不要喊?(保持體力)沒有勁喊了怎麼辦?(哨子、敲擊、尋找食物、想辦法自救)小結:如果地震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先躲後跑,如果被困住好幾天了,都沒有人來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會有人來救我們。
三、地震的預防
1、日本是一個多震的國家,他們的家裡準備了一個地震急救箱,以備急用。裡面有許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應該選什麼物品,用它來幹什麼?然後放到你們組的急救箱裡。選好了嗎?請把你們組的急救箱送到老師這,然後回到座位上。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麼?(提問:水和餅乾我們需要它嗎?手電筒能派上什麼用場?收音機也能幫助到我們嗎?小小的哨子有什麼用?手套能有什麼用處?)
小結:有了急救箱裡的這些東西,我們就可以利用它來幫我們渡過難關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們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時發生該有多好?但現在我們還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地震發生的前一兩天或幾個小時內經常會發生一些異常的現象,讓我們看一看。(請幼兒看課件)
小結:這些現象都是透過仔細觀察才能發現的,小朋友發現後可以告訴周圍的人。
四、地震演習今天,小朋友知道了這麼多關於地震的知識,讓我們來進行一次地震演習,看看小朋友會不會保護自己。
教學反思:
幼兒只有透過各種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瞭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節課中,透過影片、圖片的觀看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經驗討論和演習活動幼兒能積極地參與,獲得了真實的體驗,急救箱的小遊戲又讓幼兒懂得在生活當中應提前預備好急救物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遇到突發事件時,學生能及時快捷地撤離到安全地帶。
2、學生熟悉安全撤離路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學生、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誌、電視報道中有關緊急撤離的事例或圖片。
2、班級緊急撤離圖。
活動過程:
1、組織學生觀看圖片,讓學生感知遇到突發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煤氣洩漏、火災等)。
提問:“如果遇到突發事情時怎麼辦?”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明白遇到突發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學生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註的路徑?使學生了解圖中標註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學生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學生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學生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4、熟悉警報錄音,組織學生“實戰演習”。聽到警報聲音時,在老師的帶領下,按圖示路徑迅速撤離到戶外安全地
帶。如學生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學生查詢原因,再次演習,使學生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中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消防車、消防員,體會消防員工作的危險與艱辛。
2、明白火災帶來的危害,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識和技能,構成初步的消防意識。
活動準備:消防車圖片、邀請消防隊員攜帶常用的消防器材來園
活動過程:
1、邀請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共同參加活動。
2、認識消防員叔叔。
(1)觀察消防員身上的裝束,這些裝束有什麼用。
(2)請消防員叔叔講述因小孩玩火而導致火災的例項,以及一些滅火的經過。
(3)請消防員叔叔演示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4)請消防員叔叔講述自己日常訓練及工作的狀況,體會消防員叔叔工作的危險與艱辛。
3、消防車真厲害
(1)藉助圖片說一說消防車與其他的車有什麼不同。
(2)請消防員叔叔講一講消防車為什麼要漆成紅色,並裝有報警器。
(3)車上都帶有那些滅火器具,這些器具有什麼作用。
4、請大班的幼兒告訴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小朋友就應怎樣注意防火,怎樣做到不玩火。
5、感謝消防員叔叔能來參加活動,請幼兒一齊為消防員叔叔表演節目。
中班安全教案 篇8
班會目標:
1、使學生初步瞭解地震的成因分佈、危害及防禦措施。初步瞭解地震、各種災害間的關聯性。
2、增強學生的防火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讓學生明白防火人人有責,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班會準備:
1、收集有關地震的相關材料。
2、收集一些防火安全知識。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人民網北京9月20日電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9月20日5時37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交界5.1級地震,青海西寧有明顯震感。
此次地震的基本資訊:
發震時刻:20xx-09-20xx:37:01緯度:37.7°經度:101.5°深度:7千米震級:5.1
城市:涼州區(距震中約103.4千米)民勤縣(距震中約173.1千米)
世界各地的大地震,給無數人民帶來巨大的傷痛及損失,說一說你瞭解到了哪些地震知識?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地震是怎麼產生的,遇到地震應該如何防護?
二、介紹幾種可以簡單辨識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異常: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無雨水質渾,天旱井水冒。水位變化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2.動物異常:震前動物有預兆,密切監視最重要。騾馬牛羊不進圈,鴨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鴿子驚飛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魚兒驚惶水面跳。
3.地光和地聲:地光和地聲是地震前或地震時從地下或地面發出的光亮及聲音,是重要的預報。臨震前,一瞬間,地聲隆隆地光閃。
三、介紹幾種在震中緊急避險的方法
(1)緊急避險的重要性:經驗表明,破壞性地震發生時,從人們發現地光、地聲,感覺有震動,到房屋破壞、倒塌,形成災害,有十幾秒,最多三十幾秒的時間。這段極短的時間叫預警時間。人們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識,事先有一些準備,又能臨震保持頭腦清醒,就可能抓住這段寶貴的時間,成功地避震脫險。
有人調查過唐山地震倖存者中的974人,發現其中258人採取了避險措施。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脫險,佔72.9%。說明只要避險方法正確,脫險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則:破壞性地震突然發生時,採取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的方法是應急避險的好辦法。當然,如果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點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陝西華縣8級大地震的記載中也總結到:“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說,突然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時等待地震過去,還是有希望存活的。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緊急避震的一條重要原則。
除了“伏而待定”這一原則外,地震時還應注意不要顧此失彼。短暫的時間內首先要設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脫險,才可能去搶救親人或別的心愛的東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伏”在哪裡更安全呢?經驗表明:
a.如果你在室內,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傢俱下,如寫字檯、結實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牆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處。注意不要躲到外牆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
b.學校防震知識:桌椅擺放與窗戶、外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外牆塌倒傷人,留出一定通道,便於緊急撤離,年小體弱、有殘疾的同學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離的方位;加固課桌、講臺,便於藏身避震;檢查和加固教室的懸掛物;門窗玻璃貼上防震膠帶,防止玻璃震碎傷人。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教師應經常在課堂宣導防震常識,並教導學生避難事宜,舉行防震演習。
1.教室的照明燈具、實驗室的櫥櫃及圖書館的書架應加以固定。
2.地震時避於桌下,背向窗戶,並用書包保護頭部。
3.地震時切忌慌亂衝出教室,並避免慌張地上下樓梯。
4.地震時如在室外,遠離建築物。
5.地震時如在行駛中之校車,應留在座位上勿動,直至車輛停妥。
如果你在教室裡,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離,撤離時千萬不要擁擠。
c.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場或飯店,要迅速抱頭臥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臺或樂池下躲避;門口的觀眾可迅速跑出門外或體育場場內。
d.如果你在室外,要儘量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築、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牆建築、高架橋和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所。地震停下後,為防止餘震傷人,不要輕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築物內?
e.如果你在行駛的汽車、電車或火車內,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碰傷,同時要注意行李掉下來傷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護住頭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雙手護住後腦,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地震後,迅速下車向開闊地轉移。
(4)正確應付地震時的特殊危險:當遇到燃氣洩漏時,可用溼毛巾或溼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開關電器,注意防止金屬物體之間的撞擊;當遇到火災時,要趴在地下,用溼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匍匐轉移到安全地帶;當遇到有毒氣體洩漏時,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風方向跑到上風地帶。
四、班主任小結
地震可怕,因為它不可預測,威力大,但是如果我們做好了挑戰“天災”的思想準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生前降低了許多。冬季來臨,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是火災的多發季節,防火顯得尤為重要。同學們,平時看一些自我保護方面的書籍,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中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情景故事及遊戲的輕鬆愉快氣氛中感受交通標誌的作用,初步培養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適。
2、識常見的交通標誌,知道它們的分類及所代表的意義。
3、膽表述自己的想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重點難點: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知道它們的分類及所代表的意義。
活動準備:
1、動前請家長帶幼兒到馬路尋找各種交通標誌,並收集有關交通知識的資料。
2、記圖片若干儲存相機中
3、圖片若干:指示標記、警鈴標記、警告標記及高速公路上的標記,線路背景圖一張。
4、狗玩具一隻、小狗開車圖一張,指示標記四個。
活動過程:
一、引入:看電檢視片及線路圖。
1、透過故事,引導幼兒觀察說出小狗春遊時見到的各種標記。
2、以小狗春遊時遇見的標誌為主線,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助小狗,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3、引導幼兒回顧小狗春遊遇見的標誌,並把相應標記放線上路圖上,向幼兒介紹標誌的含義。
二、認識一些常見交通標誌及其重要性。
1、出示各種標誌,引導幼兒說出名稱及作用。
2、找標記的特點,給標記分類,介紹標記類別名稱。
3、引導幼兒討論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培養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三、遊戲:春遊去,感受常見的交通標記,知道其意義。
幼兒自己手拿方向盤開車,看老師手中的標記說出意義,並做相應的動作。
四、啟發幼兒討論還見過哪些交通標誌?
請幼兒在老師準備的標記中尋找一個自己熟悉的標記,去講給爸爸或媽媽聽。
教後反思:
在這節課中,幼兒找標誌、看標誌、製作標誌,過程中對標誌產生很大的興趣,在討論、交流中,把自己認識的標誌介紹給別人,讓幼兒們認識更多地標誌,對安全標誌有了一個正確地認識,同時,幼兒們瞭解生活中的安全標記和人的生命安全有著密切的聯絡的,並且在製作安全標記的過程中,加強對安全標記的認識,培養一定的安全意識。